陳彰灝
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
說到《紅樓夢》,無人不稱其為四大名著之首,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所匯聚成的璀璨結(jié)晶。有人說,看完整本書,就好似大夢初醒,每個角色似乎都出現(xiàn)在身旁,活靈活現(xiàn)。多少人為寶黛的愛情故事惋惜,多少人又為其他姑娘的身世抱有遺憾。形形色色的人,為我們編織出了如此美麗又可惜的夢,更是一種對種種人性的解讀。
大人物往往需要更多的篇幅,大家都為他們的故事所感嘆??墒钦尽都t樓夢》一百二十回,總共出現(xiàn)了近千人,又有誰記得他們。他們也許沒有什么戲份,但卻為了這個傳奇故事貢獻(xiàn)了一份精彩,我想這是蔣勛老先生寫《微塵眾》這本書的初衷,讓人們?nèi)ゼ?xì)聽人性的故事。
是否還記得賈環(huán),那個賈寶玉同父異母的弟弟?你也許會說,賈環(huán)這個人真討厭,不僅長得賊眉鼠眼,還心胸狹窄,打小報告,妥妥的反派人物。如果你再細(xì)讀他的故事,你會發(fā)現(xiàn):賈環(huán)的母親趙姨娘在賈府根本不受待見,他自己也不受賈母的寵愛。他從小生活在賈寶玉的陰影下,連大多數(shù)的丫鬟都不尊重他。慢慢地,他開始恨賈寶玉,將燈油濺在他的臉上;賈政正在氣頭上就去打小報告……人性本善,一個人生命的最初就好比一塊純白的布料,當(dāng)它經(jīng)過沼澤地、污水塘,它是否還能保持原來的純真?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賈環(huán)的性格也不應(yīng)遭來那樣多的唾棄。這好類比現(xiàn)代肥皂劇的那個女二,每個人都不是真正的壞人,這些只是人性的演變。
我又想到了妙玉,一個出身于官宦之家,寄身于賈府大觀園櫳翠庵的女子。有一回劉姥姥進(jìn)大觀園,去妙玉那里喝了一杯茶,那杯子就被嫌棄在了外面。但像妙玉這樣清高的女子居然把自己日常所用的綠玉斗給寶玉倒茶喝,對釵黛二人更是另眼相待。她的心機(jī)之深由此可見。我們不妨把這個處心積慮看作處事圓滑,把妙玉就看作許多公司的職員。本身寄人籬下,擁有兩面人格,是很正常的。大觀園就像一個小型社會,你想要生存,時常也是要考驗演技的。久而久之,這就成為了生存法則,人人都必須得遵守,不然就死路一條。
微塵眾,他們的人生,也許不會有更多的聚光燈,但更多不同的人性在他們身上演繹著。人性的復(fù)雜,人性的本質(zhì),在賈府的蕓蕓眾生都有體現(xiàn)。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又有誰能說這只是一場夢。這也許是曹雪芹想要告訴后人的,整本書不僅是最后走向的悲劇,還是一代名府的沒落,都點醒了夢中人和那些活在童話故事中的人。真實的社會就是這樣的一個輪回,人性就是這樣的百態(tài),不是每個故事都能大圓滿。
正是這一個個碎為微塵的紅樓眾生,串起一部不朽巨著的荒涼百態(tài)。我們從中看到了這個社會千千萬萬人的縮影,讀懂了他們,也就讀懂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