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榮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開放性”教學的開展轉變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開放性”教學就是通過對網(wǎng)絡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讓學生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有效的開展學習,從而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新性進行充分發(fā)揮。而小學數(shù)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通過“開放性”教學,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以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高效開展。
一、聯(lián)系實際生活
數(shù)學學科具備較強的應用性,其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材只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一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教材具備相應的滯后性,通常沒有辦法對知識的生成、發(fā)展進行明確反映,缺少有效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對一些學生喜歡,并與實際生活具備緊密聯(lián)系的教學素材進行應用,進而將實際的生活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以顯著提升學生開展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并對教學內容所具備的現(xiàn)實意義進行有效明確,增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自主性。例如:對“按比例分配”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實際生活為基礎,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開放性的教學情境,在體育課上,教師將班上的同學分為男女兩組,并打算將16個籃球分配給兩組開展練習活動,教師應該怎樣分配?有的學生立刻就說,每個組分8個籃球,但是有的同學認為這樣分不合理,需要依照男女比例進行分配。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新的分配方法進行思考,進而對教學內容進行引入。而教師可以在所提出的開放性問題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與學生共同對按比例分配方法進行研究。舍棄按照教材內容開展教學,通過對相關素材的運用,引導學生對教學知識產(chǎn)生切實感受,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提升學生開展學習的積極性。
二、重視實踐
新課標要求,教學需要充分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引導學生在體驗中進行學習,有利于加深知識印象。通過多種形式有效調動學生的探索、研究意識,并對其創(chuàng)造力進行培養(yǎng),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動手,使其能夠在相應的探索活動中獲得親身經(jīng)歷,感受探索的樂趣,進而對教學知識進行生動、形象、具體的展現(xiàn)。例如:對“軸對稱圖形”進行教學時,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含義與特征進行掌握。教師就可以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讓學生先對與軸對稱圖形相關材料進行自由準備。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身準備的材料進行展示,并對其所具備的特征進行觀察。通過觀察學生可以對其特征進行輕易說出。為了知道所學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過的圖形畫在紙上,并用剪刀剪下來,然后進行折疊。通過實際操作,學生不僅可以所學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進行了解,還能夠對其所具備的對稱軸數(shù)量進行明確,以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可以將教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的對抽象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可以在學習中隨時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對學生的探索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進行確切培養(yǎng)。
三、合作學習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面對面授課是必須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通常無法為學生提供開展自主學習的機會,十分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fā)揮,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開放性”教學時常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教學。依據(jù)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情況、性格特點等對學生進行分組,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座位進行多樣化安排。這樣學生就可以不再只是面對教師,而每個小組構成一個合作群體,從而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創(chuàng)建有力條件。合作學習就是在小組中,同學們共同對教學任務進行完成,通過明確分工,開展有效的互助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幫助,各小組之間相互競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以及競爭意識。同時通過小組合作教學還可以對因材施教進行落實,對現(xiàn)實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有效彌補,以促進每個學生的良好發(fā)展,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素養(yǎng)。例如:對“元、角、分的計算”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對相應的購物情境進行模擬,并對若干小商店進行設計,教師說:“商店里有許多好玩的玩具,同學們可以自愿的對售貨員、顧客進行扮演,我們要看看哪個商店的生意最紅火?!币猿浞终{動學生進行嘗試的欲望,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同學們對售貨員、顧客進行自由扮演。在購物、付款的過程中,學生對“元、角、分”產(chǎn)生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三者之間的兌換擁有了初步體驗,而活動的開展使“元、角、分的計算”變得水到渠成。在教學中對學生開展學習的動機進行有效激發(fā),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高效開展。
四、開放性習題的設置
“開放性”教學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還可以給予學生充分自由,使其以自身能力、興趣為依據(jù),促進自身的良好發(fā)展。這讓課堂教學能夠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進行充分挖掘,并對其個性進行有效展現(xiàn)。同時每個學生都擁有參與、展現(xiàn)的機會,能夠各抒己見,對自身觀點進行表述,這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可以對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對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目標進行落實。通過對開放性習題的設置,可以引導學生由多個角度解決問題。例如:“(? ? )+(? ? )=1,請問括號中可以填什么”,有的學生寫0.3+0.7=1,有的寫0+1=1,甚至還有30分鐘+30分鐘=1小時。開放性的習題可以讓學生由多角度進行思考,突破常規(guī)限制,充分挖掘學生潛能。
五、結束語
“開放性”教學是推動新課改落實的重要手段,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有效變革,其靈活性、針對性、實用性較強,可以在實際教學中進行廣泛應用。所以教師需要重視對“開放性”教學的開展,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