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梅
摘要:新《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依賴于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的共同發(fā)展。其中,情感態(tài)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要挖掘出學生潛在的情感,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得到和諧統(tǒng)一的發(fā)展。
關鍵詞:情感目標;情境教學;活動平臺;拓展視野
上海師大博士生導師盧家楣在《以情優(yōu)教——理論與實證研究》中提出,當前的教學理念便是以情優(yōu)教,即在充分考慮教學中的認知因素的同時,又充分重視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努力發(fā)揮其積極的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改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他認為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不僅包括認知方面的信息傳遞,還包括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建立情感目標
人的情感是伴隨對事物的認識過程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教學是形成正確概念,分清是非、美丑,形成良好情感的重要條件。經常進行正面教育,能使學生正確認識事物,發(fā)展積極情感。在教學實踐中,“吃透”教材,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德育因素,合理設計情感目標,寓德于教,讓情感教學成為一堂課的靈魂。
例如,五年級(上冊)Seeing the doctor第一課時storytime,教材內容是病人和醫(yī)生之間的對話。教學目標不能僅僅定位為學會醫(yī)生怎樣詢問,病人怎樣回答,而是要將課文的情感目標定位為:培養(yǎng)孩子從小懂得關愛他人,能對別人身體的不適提出合理的建議,并給予幫助。針對這一教學目標,課堂上將文本進行合理的拓展,模擬各種身體不適的場景,引導學生學會主動關心他人,并給出自己的建議,提供可能的幫助。
開展情境教學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的教學應盡量找到學生的興奮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帶著愉快的體驗去學習知識,從而獲得情感的滿足。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讓學生敢說,愿說,獲得一些英語初步的感性認識,為將來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語音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伴以積極的情感,達到以情優(yōu)教、以教怡情的效果,讓教學活動成為一個知情交流的過程。如在教授1B“Unit9 How old are you?”時,筆者把課堂設置成一個生日派對的場景,給當月過生日的學生舉行集體生日會。學生齊唱歌曲Happy Birthday,送生日祝福,詢問彼此的年齡,整堂課在快樂溫馨的祝福聲中結束,學生不僅學會了書本上的重點句型,還懂得了怎樣祝福和感謝別人,懂得了關心和愛護他人。再如,講“Would you like a pie?”這一話題時,筆者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食品和飲料,然后利用這些實物創(chuàng)設購物場景(shopping),進行“任務型教學”,在此基礎上對語言進行拓展運用,學生有了真實的情感體驗,學習過程成為了特別富有個性化的體驗過程。整節(jié)課學生都樂在其中,有效的情景,真實的演繹,學生感受到了英語學習的幸福感。
設計有效活動
小學英語教材集藝術性、形象性、趣味性為一體。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并揭示英語教材本身的魅力,去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英語課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具有實踐性和工具性。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設置各種形式的活動,通過歌曲、游戲、表演、競賽等形式,引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如,游戲就是我們英語課堂上一種常見的活動形式。游戲,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訓練學生聽說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新知。例如,在上完3B Unit6 “What time is it?”第一課時后,筆者要求學生每人制作了一個小掛鐘,自己撥出時間,相互之間詢問。還組織他們玩了“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在上“On the farm”一課時,讓一些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或表演動物的動作,其他同學用新學的句型“Are these ...?”來進行猜謎游戲。學生不厭其煩地用新學句型進行提問,變單調的讀為有意義地說,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
拓展學生視野
一方面,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根據學科融合、學以致用的原則,整合教材,引入新知,導致教學缺乏彈性和選擇性,限制了學生的視野拓展。比如,在學numbers時,可以通過one+one=two(one plus one equels two)這樣的模式將英語和數學知識融合在一起,拓展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英語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上,必須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把學習遷移拓展到生活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在實際生活中創(chuàng)造英語環(huán)境,鼓勵學生在課外以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與老師、同學、父母交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可以布置一些延伸課外的作業(yè),回家?guī)桶謰屪饕淮未髵叱?,并寫下自己的打掃過程,并用英語在下節(jié)課作一個報告,可先開展小組活動,如:I’m helpful now,I can clean the bedroom. I can...句子盡量多寫,作報告盡量多說。也可以布置學生回家做一些小調查,調查他人的興趣愛好、周末活動、喜歡的節(jié)日等等。這樣的作業(yè),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是英語學科學習與情感教育的有機結合。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豐利鎮(zhèn)豐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