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利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更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實驗效果有時并不理想,筆者對一些實驗做了一些改進,極大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升。本文介紹一些筆者的改進,給同行們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常規(guī)實驗 改進 創(chuàng)新
正文:
"耳聞不如目見,目見不如足踐”是對實驗教學在物理學習中作用的最好詮釋。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更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充分認識到實驗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實采取措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理化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好多實驗不能實施或者效果不明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科學思維和科學態(tài)度,筆者對部分實驗進行了一些改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做一介紹,僅供同行們參考。
實驗一:“觀察水的沸騰”。常規(guī)實驗為:燒杯中裝冷水,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現(xiàn)象得到液體沸騰的特點。缺點是時間太長,影響教學。如果水太少,氣泡變化現(xiàn)象不明顯,筆者的改進方法一是加大火力,用小號廣口瓶制作雙頭酒精燈來加熱,縮短時間。二用50mI的小燒杯盛30mI的水,不用加蓋,從90開始每隔0.5min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這樣加熱2min就可沸騰,現(xiàn)象很明顯,效果很好,學生很容易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總結出液體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的同時還要繼續(xù)吸熱才可以沸騰,而且沸騰的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這樣的該進,可以在課堂上有效的時間內快速但有效的得到規(guī)律,教學效率大大提升。
實驗二: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三節(jié)《照相機與眼球 視力的矯正》一課中,筆者用兩個套在一起的紙筒、一個凸透鏡、一塊毛玻璃簡單組裝自制了簡易照相機,讓學生通過用這個照相機在毛玻璃上觀看遠處的物體成像,來了解照相機的構造和理解照相機的工作原理,進而類比眼球結構與成像原理,降低了學習難度。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晶狀體自動變焦功能,用鼓起來的氣球模擬眼球觀察遠景和近景時睫狀體和晶狀體的變化,讓學生很直觀的感受眼球的神奇之處。在進行視力矯正的教學時,用保鮮袋裝水卡在透鏡外圈里自制水透鏡模擬近視眼與遠視眼的成因,探究矯正方法及原理,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使學生明白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是因為用眼不衛(wèi)生導致晶狀體變凸,折光能力變強,而使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遠視眼的形成原因是因為晶狀體變薄,折光能力變弱,使像落在視網(wǎng)膜后方,需佩戴凸透鏡進行矯正。自制器材在這節(jié)課里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突破了難點。
實驗三: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常規(guī)做法是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在水平木板、棉布、毛巾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出對應的摩擦力。實際操作時很難保證測力計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導致指針來回晃動,讀數(shù)不準確,筆者將此實驗改為將測力計的拉環(huán)固定在鐵架臺上,拉動木塊下方的木板,利用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讓學生明白木塊相對于桌面始終處于平衡狀態(tài),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實驗這樣改進后就更容易測量準確,而且在見到這樣的非常規(guī)測量法牽涉的考題時,學生答起來更順暢。
實驗四: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時,我們常用壓強小桌和海綿或沙子進行實驗,通過比較海綿或沙子的凹陷程度來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變化不是很明顯。筆者將此實驗改進為用液體壓強計和U型管進行,用氣球替換橡皮膜,增大承受力,給U型管里裝入紅色水,將金屬盒與U型管連接完好,將氣球膜豎直向上放置固定在鐵架臺的一定位置,U型管固定在另一個鐵架臺上,用4號和7號橡膠塞做施壓物體。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分別將4號橡膠塞和4、7號組合體放在氣球膜上,并且控制接觸面積為4號橡膠塞的上底面面積,比較U型管兩管液面的高度差。接著將4、7號橡膠塞的位置上下倒換,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實踐證明,實驗效果很明顯,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驗五:演示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時,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橡皮膜凸起不明顯,不利于學生通過觀察現(xiàn)象獲取物理知識。筆者用礦泉水瓶、玻璃導管、橡膠管、氣球、微小壓強計自制教具進行演示,用氣球代替橡皮膜使形變更明顯,礦泉水瓶去底,瓶蓋塞上玻璃導管倒置,用橡膠管將礦泉水瓶和氣球膜連接完好,往礦泉水瓶里注水,然后轉動微小壓強計的方向旋鈕,可清晰觀察到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實驗六:筆者用兩個礦泉水瓶、氣球、玻璃導管、1.5m長的橡膠管自制教具進行模擬帕斯卡裂桶實驗,只需400mI的水便可使氣球膨脹到脫落。
通過這幾個例子,可以看出平時的教學克服一切困難,改進實驗條件,創(chuàng)新實驗方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但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物理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科學思維和科學的態(tài)度,最終達到核心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海霞. 淺談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 新校園(閱讀), 2016(9).
[2] 陳協(xié)橋. 淺談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 2017(7):78-79.
[3] 代彥珍. 淺談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 新課程(中), 2015(3):52-52.
[4] 江新. 淺談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 新課程學習(上), 2011(8):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