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團體保險作為員工福利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人們對自己權益的保護意識的增強,人們的對于保險意識不斷增強,但是現有的團體保險制度的獨有性已經嚴重加重保險人的經濟負擔,應此就需要在團體保險中引入再保險制度,它可以很好的分擔保險人的責任和風險。相反之處,再保險制度也同時存在利與弊。本文旨在探究團體保險中再保險制度,通過分析該制度的不足,希望可以尋求最佳解決方案來保障團體保險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團體保險;再保險;比例再保險;非比例再保險
一、團體保險和再保險制度的關系
團體保險是指投保人一方為團體向投保人投保的一類保險的總稱。團體具有特殊性,即已經存在的團體,是為了防止以購買保險為目的而組成的團體來購買團體保險,這樣會讓團體保險發(fā)展緩慢,導致保險行業(yè)的惡性發(fā)展。團體保險合同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分支,具有《合同法》的基本屬性。而再保險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是隨著保險制度的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隨之而發(fā)展的,隨著各類風險的出現,單個的保險公司可能已經不能夠承?;蛘邌为氋r付大額的保險額,因此再保險就隨之而出現,它不僅僅是保險制度本身的自我完善,而且也是人們智慧的結晶,對于保險制度的發(fā)展起到了深遠的意義。再保險公司通常是由投保人投保的保險公司去向另一個保險公司投保一定份額的保險合同,當出現合同約定的保險賠付事由的時候,再保險公司有向先保險公司賠付約定的金額的義務,先保險公司亦有義務向被保險人支付保險合同中約定金額的義務以彌補被保險人所遭受的損失。然而團體保險中的再保險的金額是否應當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本文主要探究的,希望可以在分擔風險的范圍之中尋找最好的平衡以達到再保險制度對于團體保險的積極意義。
二、團體保險再保險的種類及問題
現有觀點是把再保險分為比例再保險和非比例再保險兩大類。非比例不值得探究,比例再保險亦可以細分為以下幾種情形:溢額再保險是指當出現團體保險合同約定的事由的時候,由保險公司向被保險人賠付所有直至到達一定的數額損失,這個數額即是留存的數額。這種情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無形的加重了先保險公司的義務,讓再保險公司在賠付中減輕了其責任;成數再保險是指先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事先協(xié)商和訂立合同約定,當出現需要賠付情形的時候,雙方都需要按事先約定好的各自份額去賠付,這種制度的優(yōu)勢在于解決了溢額再保險的不足和弊端,讓中小保險公司難以存活,使保險公司專業(yè)化和精英化。唯一弊端就是讓中小保險公司難以存活,無法滿足各式各樣人民的需求;溢額再保險和成數再保險同時運用到公司的大小業(yè)務之中,是當下最好的方法。把那些風險較小的業(yè)務,在自己留存限額的范圍內獨自承保,風險較大的和再保險公司一起承擔,這樣等同于將自己的可期待利益達到了最大化,同時也很好的分擔了自己的責任。
三、團體保險再保險的改進及完善
對于團體保險中的再保險制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完善和改善現在的狀況。首先.確定合理的分保方式,現在的社會上主流的觀點是溢額再保險、成數再保險、溢額和成數混合再保險。其次,我國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從事務和現實的情況中出發(fā),再保險公司和先保險公司在訂立合同的時候,都是有明確的份額分擔方法,但是如果再保險受到來自先保險公司的惡意投保的話,那么再保險公司就會遭受經濟上的損失。就需要去確定合理的分保方式,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為將來可能發(fā)生的一切未知數尋找最快的解決方法。如果按照《合同法》的約定的話,那么顯然有違背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需要按照一定的份額去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從我個人的觀點,先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之間訂立的合同同樣是保險合同,也需要受到(保險法》的監(jiān)督,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需要對先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之間訂立的合同進行監(jiān)管,以做到更好地限制保險公司為了自身的利益去逃脫責任,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去規(guī)范我國保險行業(yè)的發(fā)展。先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是兩個不同的保險公司,因此需要的是從多方面去監(jiān)督他們,再保險公司雖然不是投保人和保險人的當事人,所以不需要直接對投保人承擔責任,這時對于它的現在就需要讓先保險公司去盡保障投保人和自身利益的監(jiān)督義務,但是這樣顯然是無形中加大了先保險公司的義務。投保人在所要賠償的時候,無法代替保險公司成為當事人,有時就無法快速地向被保險人賠償損失,這樣就與保險的宗旨相違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團體保險中再保險的發(fā)展,需要變革和完善,行業(yè)發(fā)展和經營銷售進行限制和監(jiān)管,把重要的條款進行約束和限制,同時放寬保險行業(yè)的發(fā)展,減少惡性競爭,為公共福利和社會穩(wěn)定發(fā)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方少男.我國團體保險發(fā)展策略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8.
[2]段然.我國團體健康保險發(fā)展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7.
[3]孫學濤.力促縣域團體保險業(yè)務轉型升級[N].中國保險報,2017-11-30(6).
[4]程哲.我國團體保險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安徽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張於華,揚州大學法學院,江蘇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