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芳
輸了怎么辦?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對于孩子來說挫折是真實存在的,我們開展挫折教育就是循序漸進地讓孩子直面挫折。
然而挫折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作為教育者,我們要激發(fā)不同年齡幼兒的“逆商”,讓孩子在挫折—成功—再挫折—再成功中螺旋前進。
我和中班的孩子們玩過一個“晉級”游戲,重點讓孩子體驗:挫折,共情,積極應(yīng)對挫折。在這個過程中既展現(xiàn)了不同孩子面對挫折的態(tài)度,也讓孩子們找到應(yīng)對挫折的方法。
孩子們兩兩一對,通過猜拳晉級,誰獲勝了誰晉級,剩下的孩子繼續(xù)猜拳,直到剩下最后一對,這時猜拳獲勝的孩子會特別高興,因為他獲得了最后一個晉級的機會,而剩下的一個孩子就面臨一次挫折。第一次被留下的是小女孩雙雙,她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接著眼圈就紅了。
我知道她在強忍著不哭出來。我急忙走過去,蹲下來摟住她,看著其他小朋友們說:“孩子們,還有一個人被留在這里,她是什么心情?”我的話引發(fā)了孩子們的關(guān)注和換位思考,善良的孩子們開始安慰雙雙,雙雙的眼淚不再強忍著。我又說:“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行動讓她開心點?”話音剛落,萌萌跑上來抱住了雙雙,緊接著又有三個小朋友團團圍住了雙雙。雙雙的眼里還含著淚花,嘴角卻掛上了笑意。我抓住這個機會:“有沒有猜拳的竅門教給雙雙?”“先猜猜對方出什么你再出拳。”“你變著拳出,不能總出一個。”……一個個巧妙而善意的建議說了出來,雙雙一邊認真聽一邊點頭。我問雙雙:“你敢不敢再挑戰(zhàn)一次?!彪p雙點點頭,孩子們都開心地說:“再來一次!”
接下來的游戲更加有趣,結(jié)合了孩子們的智慧和愛心,游戲變成了一種有趣的體驗。這次留下來的是一個男孩強強,只見他生氣地說:“什么破游戲,我才不玩呢?!蔽覇栃∨笥眩骸皬姀姳涣粝铝?,他很生氣,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讓他平靜下來么?”一個叫小賀的男生“騰”地一下站起來,走到強強面前,我們都以為他會擁抱一下,結(jié)果出乎意料,小賀伸出一只手,拍在強強肩膀上狠狠地說:“你干嘛呢!你得像個男子漢!”那語氣像極了一位恨鐵不成鋼的父親。強強被他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倒是很快平靜下來。緊接著雙雙站起來說:“每個人都可能不晉級,你再玩一次就該晉級了?!睆姀娹D(zhuǎn)身對我說:“老師咱們再來一次?!笨粗淖冃囊獾膹姀?,我意識到孩子們已經(jīng)明白這個游戲的真正意義了。
我們又接著玩,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小朋友被留下來,雖然每個人表現(xiàn)不同,但是在集體的鼓勵下他們面對挫折的表現(xiàn)也越來越好,方法也越來越多:有的人甚至愿意替換被留下來的人,也有晉級的小朋友愿意與沒有晉級的小朋友再猜一次拳幫助對方晉級,還有人提出新的規(guī)則:如果最后兩個人出拳一樣就算一起晉級……也許對于中班孩子來說,猜拳被留下來就是一個不小的挫折,會讓他們氣憤和哭泣,而不斷的游戲讓孩子們學會正視挫折、克服挫折,從挫折中學習怎樣想辦法。我們要讓問號變成諸多辦法的省略號:想辦法、求助、再次嘗試、思考、合作……變成充滿力量的感嘆號!
在逆境中奮起的人,往往能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成功。勇于面對困難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能夠更多地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和快樂。對孩子來說,挫折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挫折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單位:北京市東城區(qū)崇文第三幼兒園)
責任編輯:趙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