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建
離高考結束已經(jīng)有三個星期,離高考成績出來已經(jīng)有一個星期,下面,我對這學期來的成績做一次分析總結,給自己一次激勵,為以后的工作積累經(jīng)驗,也給有類似經(jīng)歷的班主任一次參考,希望大家都有所成長。
這次的高考成績出來后,我收集了每位學生的高考成績,有歡笑也有淚水,有驚喜也有沮喪。其實每年高考都是一樣的,總是哭一批笑一批,但不管是怎樣的結果,我都希望他們以后的人生更加精彩。現(xiàn)在我就九位學生的高考成績進行分析報告,分別用代號表示這九個人,并分為三類:A類、B類、C類,他們的五次重大考試成績排序和高考成績如下表統(tǒng)計:
A類學生的高考成績都上了一本線,這是我意料中的事情。這三位學生的共同特點是:成績優(yōu)秀,基本都穩(wěn)定在班級前10名;積極配合參與學校的各項工作,比如集會、運動會、跑操等集體活動;心態(tài)好,從不覺得參與學校活動或承擔班級事務是在浪費他們寶貴的學習時間;自主學習能力、主動學習的意志力強。他們的努力付出換回了可喜的成績。
B類學生的高考成績都沒有上一本線,差了一點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以他們平時的考試成績和理科的思維能力,考上重點應該沒問題。但是,偏偏他們就是沒有考上重點,事后想想,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心態(tài)不好,他們都是理綜高手,但是這次數(shù)學試卷的難度大,影響了他們的心態(tài),第二天的理綜測試只能以慘敗告終。
其二,他們平時都有點不愿意參與學校各項活動,特別是每天堅持的跑操和眼保健操,他們總會為自己短暫的勞累找借口。
B1學生的成績是班級最穩(wěn)定的,應該可以算是班級第一。他考不上重點,我很惋惜。在高考的最后一段時間里,我找過他聊天,平時有意無意地都會提醒他不要講閑話,要坐得住、靜下心,但是他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時常和同桌以及后桌講閑話(以前他學習很認真、自覺)。級段的屏幕上也寫著這樣幾個大字:“只有坐得住,才能考得好!”我一直很贊同這個觀點,但是,B1學生堅持不住,三年苦讀,功虧一簣。
C類學生的高考成績都上了重點,這出乎我的意料,雖然我把他們當作重點邊緣生,細心呵護著、幫助著,希望他們能考上重點,但是又覺得沒有那么大希望,結果他們卻給我了驚喜,考上了重點,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分析他們的特點如下:
C1學生很聰明,但是在高一、高二不認真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25~35名次之間。他在高三開始發(fā)力,特別是高三下學期,他先開始強攻生物,做了天利38套的所有生物題目,對于不懂、不會、模糊的題目,統(tǒng)統(tǒng)要求我?guī)退敿毥獯?。很快,他的生物成績突飛猛進,沖到了班級前5名,基本不會變動太大。生物成績上來之后,他的理綜也跟著上來了,我再叮囑他,抓好物理和化學的同時,希望他有更多的時間抓數(shù)學,因為數(shù)學是他一直的弱課,他欣然地聽了我的意見,到最后,雖然數(shù)學進步不是很大,但是也有了小小的提升。
C2學生以中考班級第一的成績進入學校,他的特點是話很多、心態(tài)好,很喜歡和旁邊的同學講話,但是每次都要遭到我的批評。同時,他也有很強的抗批評能力,所以他一直來的成績都在班級的重點邊緣,不算差,也上不去,他對自己也有點沒信心。每當他跟我聊天,說自己的困境的時候,我都會指出他話太多的特點,但是他總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在最后的幾個星期里,他也一直在聽我以及任課教師的嘮叨,因為平時我有求助任課教師找重點邊緣生聊天。最后,他似乎有點覺醒,決心再次拼搏,在我覺得他不可能考上重點的時候,他考上了重點。
C3學生是我班的黑馬。以她的5次成績來看,只有一次在20名內,其余四次都在20名外,而這次高考居然在班級10名內,所以她成了我班名副其實的黑馬。但是,學生們也都知道,C3學生在高三很認真,對她來說,雖然考上重點的希望是那么渺茫,但是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從來沒有懈怠過,一直認真學習,認真地參與學校活動,參與班級事務,認真聽取教師的意見,同時會綜合自己的想法再做決定,而且她的心態(tài)非常好。有學生對我說:“老師,你真厲害,她是被你猜中的黑馬。”聽了這話,我心里很竊喜。為了鼓勵后面的學生不要放棄拼搏重點,我在一次班會課上講起了每次高考都會有黑馬的事,我報了她的名字,并不是我多么期待她考上重點,只是因為我想鼓勵她,給她安慰。我說:“我相信我們班級也有黑馬,是不是C1學生呢?是不是某某學生呢?”我記得,當時被我點名的有五六位努力學習而幾乎與重點無緣的學生,結果C1學生考上了重點,我很開心。恭喜她,用汗水換來了成功。
縱觀這九位學生,結合其他學生的經(jīng)歷,我更加清楚:高考時,心態(tài)很重要。希望每位學生都有一個好心態(tài),希望每位班主任和教師都能成為很好的心理調節(jié)師。當然,這也需要學校重視,并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讓學校的心理教師們進班級與學生溝通。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