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文
摘要:現(xiàn)階段,被運用到田徑訓練當中的方法較多,但間歇法作為一種田徑中長跑項目的主要訓練方法,所能夠發(fā)揮出的作用不容忽視。本研究將關(guān)注的焦點放在田徑訓練的中長跑項目的訓練層面,對間歇法及其應用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該方法的應用策略,將其應用到中長跑的短距離、中長距離以及變幻間歇距離的訓練當中,做到因項施訓,順應田徑運動的訓練規(guī)律。
關(guān)鍵詞:田徑訓練;間歇法;中長跑項目;運用策略
伴隨著田徑運動的快速發(fā)展,中長跑項目的訓練方法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狀態(tài),但間歇法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訓練方法,所展現(xiàn)出的訓練效果顯著。基于此,將間歇法運用其中,促進和推動田徑訓練的有效性,為田徑運動的快速發(fā)展奠定基礎,培養(yǎng)大量的優(yōu)秀田徑運動員。
一、間歇法及其在田徑訓練中的運用現(xiàn)狀
(一)間歇法概述
對間歇訓練法進行概述,結(jié)合調(diào)查內(nèi)容與筆者的理解。間歇訓練法,即在進行田徑訓練的過程中,控制好每組訓練之間的間歇時間。但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恢復訓練需要在運動員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進行下一次的訓練,既展現(xiàn)出訓練間的間歇,也能夠?qū)崿F(xiàn)訓練內(nèi)容之間的有效銜接。該方法的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在多年的實踐和應用的過程中,發(fā)揮出了其應有的價值和優(yōu)勢。具體包括對運動員心臟功能的強化、運動員機體機能與項目的適應性、運動員的代謝能力、技術(shù)動作的鞏固以及持續(xù)運動的能力等等。
(二)田徑訓練中間歇法的運用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已經(jīng)被應用田徑訓練當中的間歇法,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慢速的間歇訓練,而另一種則是快速的間歇訓練。不同的訓練形式所展現(xiàn)出的效果不同,但核心都是圍繞田徑運動員來實現(xiàn),使得運動員在不同的訓練形式中,既能夠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也能夠保持每一個訓練階段的精神飽滿。對于中長跑的訓練,按照距離的不同,將其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短距離、中長距離以及變幻間歇距離。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訓練的有效性,為田徑運動員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
二、田徑訓練中間歇法的運用策略
本研究主要是以田徑運動的中長跑訓練為主,由于項目的自身特點所決定,具有一定的專項性。這就要求將間歇法應用到中長跑訓練當中的不同階段,達到因項施訓的目標,并綜合各項指標要素,包括訓練距離、訓練強度、間歇時間等等。
(一)短距離間歇訓練
在中長跑短距離間歇的訓練,主要是以I型短距離間歇訓練為主,該訓練方法的作用主要是以發(fā)展速度能力為主。在該要求下,通常將訓練距離控制在100-200m之內(nèi),次數(shù)控制在15-20次,訓練的強度為85-95%,運動員的心率為180-190次/min,每一次的間歇時間控制在13min,組間歇為15-20min。從整個間歇訓練模式來看,在訓練距離、訓練強度以及間歇時間等方面的控制較為嚴格,符合短距離間歇訓練的要求,使得運動員能夠更全面的去了解和感受間歇訓練法的應用有效性。除此之外,在II型短距離間歇訓練方面,主要是培養(yǎng)速度耐力、乳酸耐受能力以及乳酸供給能力三個層面,需要教練員做好訓練過程的全面優(yōu)化,為訓練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二)中長距離間歇訓練
中長跑中長距離的間歇訓練上,訓練方法主要是高混養(yǎng)代謝能力訓練以及低混養(yǎng)代謝能力訓練為主。前者,對于運動員而言,主要是800、1500跑運動員的專項耐力。訓練距離控制在800-1500m之內(nèi),訓練的強度為85-92%,運動員的心率為175-185次/min,每一次的間歇時間控制在10min的等時間歇,當運動員的心率恢復到130次/min之后,再進行下一次的訓練;后者,訓練的重點則是發(fā)展運動員5000-1000m跑運動員的專項耐力。訓練距離控制在5000-10000m之內(nèi),訓練的強度為80-90%,運動員的心率為175-185次/min,每一次的間歇時間控制在10min的等時間歇,當運動員的心率恢復到130次/min之后,再進行下一次的訓練。這種間歇性的訓練方案,以運動員每圈的成績作為專項水平的衡量標準。
(三)變換間歇距離訓練
變換間歇距離的訓練,對于中長跑運動員的專項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該訓練方法的訓練重點主要是放在消除乳酸的能力、沖刺能力以及5000m的專項能力。在消除乳酸能力方面,將變換間距訓練方案確定為:300m快+300m快+400m慢+300m快+400m中,在確定該變換間距之后,訓練的組數(shù)控制在3-8組。在沖刺能力方面,將整個專項分為若干段的距離,并且確定距離在400-800m,完成沖刺跑,間歇距離方案確定為:300m中+400m中+400m中+500m快。而在5000m的專項能力層面,設置間歇距離方案為:400m快+400m快+400m中+1000m快+400m中+2000m快。對于不同能力采取適當?shù)刈儞Q間歇訓練,所產(chǎn)生的作用顯著。
總之,田徑訓練法中間歇法的應用,要結(jié)合中長跑不同的專項來做好訓練計劃的制定。將關(guān)鍵點放在訓練要素層面,確定訓練方案,最終為中長跑訓練有效性奠定堅實基礎。間歇法的應用效果良好,但依舊需要堅持因項施訓,順應田徑運動的訓練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谷巖.青少年課余田徑訓練的基本原則[J].田徑,2018 (10):17.
[2]孫一,裴晶晶,李丹,等.積極性和消極性恢復對青年男子田徑運動員不同間歇時間高強度間歇訓練效果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18,54 (02):80-86+116.
[3]張泳華.業(yè)余田徑運動員采用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對其運動耐量的影響研究[J].體育科技,2015,36 (0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