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我校(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大學英語精品課程不僅是一年級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公共必修課,更是學生大學期間英語能力培養(yǎng)與提升的第一基地。大學英語課程經歷校內數年發(fā)展沿革,逐漸形成適應我校學生情況的課程體系,并能隨著外界發(fā)展及時革新,以求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好英語。
【關鍵詞】大學英語;精品課程;課程體系;應用能力
【作者簡介】馬越澗(1987.11-),女,河南周口人,碩士,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基金項目】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2018年立項“質量工程”項目《大學英語精品(示范)課程》(編號:CC-KC1805)。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核心任務。”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要求我們?yōu)楦咝4髮W生提供優(yōu)質外語教育。高校開設大學英語課程,一方面是滿足國家戰(zhàn)略需求,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另一方面是滿足學生專業(yè)學習、國際交流、繼續(xù)深造、工作就業(yè)等方面的需要。
一、大學英語精品課程作用
我校著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努力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而大學英語課程所屬的學校二級學院即通識教育學院,定位為基礎教育學院,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從文化經典與文化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科技進步與科學精神、生態(tài)環(huán)境與生命關懷、藝術創(chuàng)造與審美體驗六個維度加強學生在知識融通、科學理解、文化傳承、中西交流和為人處世五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而這正與大學英語課程的課程性質不謀而合,大學英語課程是高等學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學校推進校內精品課程項目,主要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教師能力,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管理。大學英語精品課程面向非英語專業(yè)一年級新生,著力于讓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增強其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著重提高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二、大學英語精品課程體系
根據我院學生情況,大學英語課程努力照顧到學生的不同起點,既要照顧起點較低的學生,又要給起點較高的學生有發(fā)展的空間。目前大學英語課程的主要內容是通用英語,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同時提升綜合文化素養(yǎng)。
1.課程流程。大學英語課程每學期56學時,共兩個學期112學時。以大班課堂教學為主,班級平均人數在70人以上,學生通過課堂講授完成重點知識的學習,課后完成線上線下各項作業(yè)以及小組項目任務。本課程成績評定方式為平時成績60%+期末書面考試40%,平時測試重點檢測學生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期末考試重點檢測和評估學生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2.課程內容。目前課程使用的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教程,包括讀寫教程,視聽說教程以及長篇閱讀教程。此外,還使用本套教材所提供的unipus學習平臺及U卡通的數字教程和移動學習資源作為教材的有效補充、擴展和延伸。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根據我院學生特點,大學英語課程形成了以讀寫教程和視聽說教程為核心的“讀寫面授課程+互動視聽說課程+網絡自主視聽說平臺+U卡通拓展學習+批改網寫作訓練”的教學新模式。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機APP等方式主要講解文章文化背景、語言點、課文結構、寫作技巧、聽說技巧以及四級專題等,并且根據單元主題,設置相關項目任務,如調查報告、情景劇表演、主題辯論賽等,給予學生充足時間進行小組合作,在課下做好準備,最后在課堂上展示,使學生在可控框架內互動,積極參與教學,盡情展示,以達到對語言靈活運用的目的。學生課堂外通過網絡可利用手機APP完成自主視聽說平臺學習任務、批改網四級作文任務及U卡通拓展學習任務。教師定期檢查輔導學生網絡學習。此外,為了提高四級應試能力,學生在課下還需進行四級題練習。以上這些學習任務納入學生平時成績統(tǒng)計范疇,以此督促考核學生的學習。
3.網絡教學平臺。為更好建設精品課程,學校特意依托超星爾雅平臺建立了我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大學英語精品課程借助此網絡教學平臺,建立了與教材相配套的網絡課程資源庫,輔助和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該網絡教學平臺包括教學大綱、教案等教學資料,且公共英語教研室教師錄制了課程視頻,豐富完善大學英語兩個學期讀寫課程教材共16個單元的課堂輔助補充學習資源,內容涉及語法、文化背景、項目介紹、閱讀寫作技巧及相關習題等,還向學生推介適宜學生的網絡學習資源。學生可利用電腦或手機APP登錄該平臺,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三、問題和啟示
大學英語課程根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要求,利用互聯(lián)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互動式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對語言的運用。結合學校通識教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知識,緊隨國家大學英語教育改革潮流。這樣的教學理念需要學生自主課下完成更多學習任務。但很多學生學習興趣不大,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效不明顯,應考四六級有難度,更不樂于學習英語。這也是對公共英語教研室提出了挑戰(zhàn),怎樣更好地銜接課堂課下,使課堂學習起到激發(fā)促進作用,同時引導監(jiān)督學生的課下學習,反過來,學生的課下學習也是課堂學習的基礎,輔助完成課堂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打牢基礎,逐步培養(yǎng)起英語學習興趣。本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方面離國家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還需進一步探索適合我院學生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楊偉燕.開放大學英語導學教師創(chuàng)新之路[J].天津電大學報,2016 (0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