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二
【摘? ? 要】應用題在小學數學中是一個難題,也是學生最難理解的知識,應用題的教學也是滿足教學課程標準要求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因此,需要讓學生接受應用題,熟練應用題。本文通過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和教師在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入手。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 應用題? 教學工作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035
應用題主要特點是要求學生在文字描述中判斷題目的意思。判斷意思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意識地圈出關鍵字和關鍵句,目的就是縮句,剔除無關緊要的成分,長句變短句,快速找到題目所給的條件和要求。能用短句的就不要用長句,能用一個字的就不要用兩個字,只留下主謂賓。圈關鍵字和縮句能讓你快速看懂題目,避免很多低級錯誤,是學好數學應用題的第一步。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比绻谟龅綉妙}的時候教師一味地告訴學生這個題目應該如何求解可能學生只會解這一道題,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把解題的方法、步驟告訴學生的話,那么學生很有可能再遇到類似題目時就知道如何思考了。首先教師要告訴學生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通讀一遍題目——篩選有用的條件和關鍵詞——對題目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確定每一步應該如何解答并列出式子——檢查。教師讓學生每次遇到應用題的時候先默念一遍步驟再進行解題,這樣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有著一定的幫助作用。另外教師在進行應用題的教學時不要針對一個題目進行教學,而是要針對一類,例如在遇到一個“相遇”的應用題時,教師講解的時候一定不能只說這個題目。
可以用舉例子的方法來進行授課:用形象來解釋抽象。我們老師在講某個概念的時候,通常會通過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引入,通過例子來分析背后的原理。概念是抽象的,而例子是形象的。通過形象例子來解釋抽象的概念,是一種融會貫通的能力。舉例子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有代表性,即舉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例子,不能只是你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例子。二是通俗易懂,即通過這個例子很容易得解釋清楚背后的原理。如果一個學生能舉出一個例子來解釋所學概念,說明他已經達到老師的水準。沒有深刻理解概念和原理是沒辦法舉出通俗易懂的例子的。為什么有的老師上課學生很喜歡,能用大白話把枯燥難懂的概念講得生動有趣,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能舉出學生易于接受的生動實例,進而分析背后的原理。數學的基礎知識很多,但它們之間也有著聯系,通過他們彼此之間的聯系來“連鎖記憶”也是一個打好基礎的好方法。例如從整數四則運算到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從觀察物體到認識平面、立體圖形……把一個個知識串成一條完整的知識鏈,有助于孩子們更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
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本中,有許多應用題的背景題目設置的比較枯燥難懂,學生不僅在第一時間難以理解題目信息,并且對于解題沒有太大的興趣,進而影響學生的解題效率。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引入一些切實的生活實際例子,讓學生接觸生活中會自然遇到的“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解題興趣。這些生活實際問題與課程內容的結合是進行應用題講解十分有效的一個方法。
變無形為有形,再一步一步引導到無形,變抽象為具體,再一步一步引導到抽象。學生不會做應用題的有兩個原因,一是文字理解能力有限,沒有讀懂到底表達什么意思;二是邏輯能力有限,沒有有效的找到條件和條件,條件和結論之間的關系。那么這個方法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通過自己去變換條件結論,既可以提升對文字運用和問題理解能力,又可以熟悉條件和結論之間內在聯系,一舉兩得。
也可以把題目用一個或幾個互相關聯的式子表示出來。所有的公式其實就是關系式的一種,它強調的就是數與數之間,量與量之間的關系。方程也是關系式的一種,它強調的是等量之間的關系。而函數強調的是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系。比如:兩把椅子和三張桌子一共180元;三把椅子和四張桌子一共270元,求椅子和桌子的單價是多少?如果直接來算,你會發(fā)現很難入手,這里就可以列出兩個關系式,通過等式之間的關系和性質進行比較求解。再比如:甲比乙的4倍少5,甲是95,求乙是多少?你可以列出關系式:甲=4×乙-5,帶入數字,通過關系式來輔助計算。
如何來找關系,列關系式?一是圈關鍵字縮句;二是在此基礎之上行進斷句。復雜的題目都有很多文字,并不是所有的數量之間都有關系,斷句就是為了找到誰和誰之間有關系,它們的關系到哪里為止。把一個題目分成幾句話,一句話對應一種關系,再根據這句話所包含的關系列出式子,就是關系式。
列出關系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明確數量之間,條件之間的聯系。這也是數學的精髓所在:它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的學科。算出答案是最后一步,反而簡單;會找關系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梢哉f數學思維很大程度上就是找關系思維。在這方面多下功夫,會讓你的學習立竿見影,事半功倍。
利用圖表的方式使大家更容易接受知識點的方法是最常見的把問題通過圖表的形式展現出來。比如:線段圖,流程圖,樹狀圖,條形圖,折線圖,思維導圖以及各種表格。圖表的特點是化繁為簡和一目了然,一個班的學生成績只要一張表就夠了,多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可以輕松地用一張表表示出來。圖表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處理多步驟問題。人的工作記憶區(qū)只有5格,一個題目你不可能同時記住5個以上的條件或關系,有的人可能記3個條件就已經暈頭轉向了。
畫圖側重順序,按照順序依次畫出相應流程,然后行進正推或是逆推。列表側重分類,先確定分成幾大類,然后把同類的數據填入相應的表格中,通過類比來解題。(上下比較,左右比較)碰到一個題目,有意識地畫圖列表,簡化條件,教師要盡量讓學生獨自完成。越到中年級,畫圖列表的能力就越重要。想拿新的東西,舊的必須要丟掉,因為只有那么幾個空格。你記住了這個就忘記了那個。結果一個稍復雜的題目拿到手,不管你看幾遍,最后腦子還是一團亂麻,完全不知道題目的意思是什么。利用圖表就可以把各個步驟和多個數量關系表示出來,化繁為簡。有效地幫助你記憶和理解題意。如何畫圖列表:先確定是畫圖還是列表,畫圖適用于多個步驟,列表適用于多個數量。
多做課外題,思路和方法是一點點積累來的,一天做五道應用題,堅持下來的孩子也能逐漸找到做題的方法。所以,積少成多,久而久之孩子對應用題的理解能力和方法都會有獨到的見解。以上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快地消化應用題解題的知識點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