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思
摘 要:教師應根據(jù)低段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為學生設計有趣的識字活動,讓學生通過豐富的識字教學方式增加對識字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減少小學生識字困難,文章制定了以下幾項教學策略,期望能提高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質量,讓每名小學生都能扎實地掌握每一個漢字。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識字;快樂學習
在小學語文的識字學習中,往往將識字范圍局限在教材中,而且教學方式生硬、死板,沒有將識字教學和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導致教學過程枯燥、乏味,沒有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同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其年齡多為6、7歲的小孩,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天性好玩、好動、對周圍事物有新鮮感、注意力難集中、記得快等特點。所以,教師應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可行的教學計劃,從而提高語文識字的有效性。
一、營造氛圍,生動教學
對剛入學的兒童來說,識字較為陌生,而且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因年齡較小,所以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所以,教師在教授學生識字時,應盡量多營造一些輕松、歡樂的學習氣氛。首先,教師可以將課本中的生字、難字編成生動、形象的口訣讓學生牢記,這樣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將“樹苗”中的“樹”字編成“村里的樹木對對齊”,將“山泉”中的“泉”字改為“白色的水”,將“懷念”中的“念”字編成“在今天用心讀書”等。
其次,教師還可以用編故事的形式讓學生識字。在教授小學生識字時,教師應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編排有趣的識字故事,不僅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揮,還能揭露漢字的造型原理,并幫助學生理清漢字中音、形、義之間的關系,教師通過生動、直觀地向學生講述故事,將生硬、死板的漢字編排成故事,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教授學生認識“陽”和“朵”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天陰了,云朵將太陽遮住了,太陽在哪呢?太陽被鎖在家里了,他出不來了,所以哭了,于是就下起了雨,原來太陽也會哭,看,雨水就是他的眼淚,后來,云朵打開了門,將太陽放了出來,于是他笑了,向大地灑滿陽光?!毙W生們深深地被這個故事吸引住了,從而掌握了漢字“陽”和“朵”。
二、寓識于讀,以識促讀
識字教學通常是針對低年級學生而言,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感知缺少理性思維,沒有從局部到整體的認知思想。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授學生漢字時,應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定,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制定教學活動,而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應變通思想,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使小學生牢牢記住生字。教師不能指定教材為唯一的閱讀材料,應從課外閱讀中取材,有針對性地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閱讀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還是學生整個語文學習中的重點內容,而且對學生的識字也十分有幫助。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生字閱讀較為困難,這是因為學生對文字的辨認速度慢,所以,學生還無法一一辨認生字。在讀課文時,教師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學生已經(jīng)能夠熟讀課文了,但是當教師指著課文中的一個生字問學生時,學生還是不認識,除非你將這個字的前后部分都呈現(xiàn)到學生面前,學生才會讀。由此可以看出,教師應堅決不能讓識字與課文相脫離,而應將正確、連貫作為重點來抓,重復強調,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借助拼音、聯(lián)系上下文的習慣,從而達到同步認讀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借助拼音初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然后教師讓學生將生字標出,并多讀幾遍課文,將文章讀順。接著教師開始教學生識字,先讓學生看課文的第一行“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教師問學生:“這行中有沒有詞語在讀音上有相同之處呢?”然后學生說“渴和喝讀音相近”,然后教師又說:“我發(fā)現(xiàn)這個‘喝’字與‘渴’字在文中出現(xiàn)很多次,你們能將相關詞語找出來么?請同學們用波浪線畫出。在此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會對閱讀產生反感,并能夠在閱讀中牢牢掌握生字,一舉兩得,從而提高識字與閱讀的教學質量。
三、結合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隨處看到漢字的身影,所以教師應通過課外拓展活動,鼓勵學生到精彩繽紛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認識生字,由此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主學習生字的習慣。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校園生活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識字氛圍,比如,校園中的板報、標語、宣傳欄等,都是學生認識生字的好幫手。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增設各種識字欄目,如,識字天地、識字樂園等。為學生相互交流、認識生字創(chuàng)造機會與條件。另外,教師可以和家長共同合作,讓學生認識家中買來的蔬菜、蔬果等商標上的生字,從而讓學生深刻感受到,認知生字和實際生活密不可分,進而提高學生認識生字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例如,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漢字學習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緊密聯(lián)系,在學習漢字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在教授學生認識“汽車”、“火車”、“飛機”等詞語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這些交通工具的照片,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在頭腦中形成清晰印象,這樣能幫助學生有效區(qū)分這些字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低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學應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愿望,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識字能力,從而為今后的閱讀打下良好基礎。教師應通過形象、有趣、生動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中牢牢掌握生字,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生字教學質量,這樣不僅有利于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還能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小紅.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J].甘肅教育,2018(01):95.
[2]杜蘊.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模式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9):31-32.
[3]程媛.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17(16):11-12.
[4]毛銳.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感悟與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7(17):61-62.
[5]趙娜. 字理識字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