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靜
摘要:活動設計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通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進一步掌握專業(yè)科學活動設計的方法、理論、技巧等知識,提升其對活動設計的掌握能力。但因課程定位不明確、缺乏實踐等原因,導致學前教育學生存在教學內容不明確、教學方法設計不靈活、教學管理及評價能力不足等情況。為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專業(yè)科學活動設計的教學效果,本文嘗試應用項目教學法,取得較好教學效果,報道如下。
關鍵詞:學前教育 科學活動設計 項目教學法 教學效果
學前教育主要培養(yǎng)擁有扎實的現(xiàn)代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基礎,具備學前教育行業(yè)教學、管理、科研等能力的人才??茖W活動設計是學前教育的重要課程,但部分學生因興趣不大、輕視非專業(yè)課等原因,對這一課程的重視程度較低,且教師在教學以傳統(tǒng)講授法為主,學生學習較為被動,難以提升學生的活動設計能力。為提高中職學生對于活動設計課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可將項目教學法引入到學前教育專業(yè)科學活動設計中。項目教學法是指教師與學生聯(lián)合實施某一項目的教學方法。教師將教學任務轉化為項目形式,采取分組合作完成的方法,指導學生依據(jù)項目實施程度,擬定項目實施計劃,采用分工合作或共同完成的方法完成教師布置的項目。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需真正參與到創(chuàng)造性實踐中,在實踐活動中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其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使其真正掌握專業(yè)科學活動設計方法、技能。
1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科學活動設計中存在的教學問題
1.1課程定位不明確
在開展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科學活動設計的教學中,普遍上將這一課程劃歸到專業(yè)理論可能中,以理論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課堂學習的文化學習為主,弱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課程結束后,學生無法掌握真正有效的活動設計方法。且學生對于文化課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2教學內容與實際脫離
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無法與幼兒園實際相聯(lián)系,學生所學的活動設計方法、理論等與教學實際需求之間不符,導致無法通過活動設計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學生因缺乏對實際教學的認識,導致其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與幼兒間互動方法、問題處理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學生的實踐能力被進一步限制。
1.3實踐教學不到位
當前學生常用的實踐教學方法主要為見習觀摩學習,如學生前往幼兒園實地觀摩幼兒園的活動設計課展開情況,其本意在于通過實地觀摩了解當前幼兒園教育在活動設計課的現(xiàn)狀、方法等,增強學生對課程的了解。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是,見習活動缺乏有效的指導,學生僅觀摩而不實踐,其教學能力無法提升。
2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分析
2.1實施方法
2.1.1明確項目
教師為講解活動項目設計方法,使學生能夠掌握項目的教案設計原則,引導學生依據(jù)要求、步驟進行教案設計,并采取討論法明確項目實施所需搜集的材料、采用的方式。如設定活動目標為通過觀察分析法對幼兒園教案進行分析,學生在掌握項目基礎目標情況下,通過教師引導分析,發(fā)現(xiàn)在幼兒園教案設計中,同一主題在不同年齡的班級教學中存在差異,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應當依據(jù)教學實際合理設置,并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身心發(fā)展、認知能力等特點。
2.1.2擬定工作計劃
明確項目后,根據(jù)項目性質,由學生組成小組或以個人為單位,根據(jù)項目主題擬定工作計劃。在擬定工作計劃的過程中,教師統(tǒng)一指導后,鼓勵學生自主完成方案設計,在學生展開設計的過程中,注意提點計劃實施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促進計劃的進一步完善。
2.1.3實施工作計劃
小組或個人依據(jù)工作計劃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指導學生通過網(wǎng)絡、圖書館等途徑查找教學資料,并依據(jù)項目擬定的計劃、要求展開各項工作。如在完成教案設計的過程中,應當根據(jù)活動目標,完善活動的執(zhí)行過程,在教案設計完成后,對教案設計情況進行評估,根據(jù)實際需求完善具體的教案要求,最終得到完善、具體的教案。
2.1.4評價反饋
教師對學生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交換展示項目成果,由學生之間展開互相評價,最后得到綜合性評價,學生則根據(jù)評價反饋進行活動設計總結,以此提升其活動設計能力。如項目屬于幼兒活動設計,學生在展示成果時,應當模擬幼兒園實景,教師與其他同學共同觀看后,根據(jù)教學活動安排的合理性、工作組織性等方面對該項目進行評分。
2.2實施注意要點
2.2.1從實際教學中挖掘教學項目
學前教育教師在開展項目教學時,應當依據(jù)幼兒園實際工作任務擬定項目,使學生能夠了解、掌握幼兒園教學工作中的方法、知識、技巧。故教師首先要加強自身與教學一線之間的聯(lián)系,了解幼兒園教學工作的現(xiàn)狀。在實際中發(fā)現(xiàn),幼兒園教師除開展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設計外,還需為幼兒園的教學發(fā)展擬定相應的工作計劃,以時間段為界限,分做周、月、學期工作計劃,這也是學生走向教學一線所學具備的基礎技能。故教師可將這一教學項目納入到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資料查找、實地考察等方式,擬定教學計劃。
2.2.2綜合考慮明確項目內容
教師在確定項目內容時,應當綜合分析活動設計課的教學性質、目標、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定恰當?shù)捻椖績热荩苊忭椖窟^難或過易,導致學生積極性受損。項目一方面應當兼顧調動學生的興趣、積極性,另一方面應基本囊括活動設計課的教學要點。如在設置幼兒園活動課項目:秋天的故事,要求學生明確設計意圖,完成教案編寫,組織活動并展開教學評價。指導學生在明確設計意圖過程中,將其與教材設計思路聯(lián)系起來,學生對這一內容的熟悉度較高,故對剛接觸教學設計的學生而言,其掌握能力較快,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2.2.3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項目教學法是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在開展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項目中心。如學生在開展教學活動組織項目時以小組作為單位模擬幼兒園活動后,小組進行內部討論評價,后再次實施,后由教師與其他學員對活動情況進行再評價。綜合性評價方式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綜合評價中加深對組織教學活動的認知,進一步提升其對活動設計的主動、積極、創(chuàng)新性。
3結束語
項目教學法將實踐、理論相結合,通過個人或團隊合作的方式,展開項目設計,展示設計成果,加強評價反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的活動設計能力,提升活動設計課的教學效果。在開展項目設計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選取項目,做到依托教學內容,以幼兒園教學實際為項目基本材料,囊括教學知識點,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教師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題地位,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展開自評、他評,促進活動設計的順利實施。教師在項目設計中主要擔當指導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討論氛圍,引導學生在組內、組間對項目展開討論,點出項目計劃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實踐指導,使學生在實踐中提升活動設計能力,促進其未來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慧霞.項目教學法對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效果的初探[J].未來英才,2016(23):1-2.
[1]譚雪嬌,項目教學法在高專兩年制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課程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4):253-253.
[2]王沖.談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6(14):110-110.
[4]孫麗影,劉獅,宋麗雙.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法課程模擬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263(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