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芳
精彩語句
蝙蝠是在夜里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么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么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選自《蝙蝠與雷達》)
老師賞析
這段話講述了蝙蝠能在夜空中靈巧地飛行。仔細閱讀,我們會發(fā)現,作者用了不少的關聯(lián)詞:還,而且,無論,即使……
也……關聯(lián)詞能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意義上有密切聯(lián)系的句子組合在一起,這樣的句子叫關聯(lián)句。
關聯(lián)詞像橋梁一樣,把兩句話連接在一起,使句子變得更加通順,意思更加明確。文中第一句話講述了蝙蝠的兩種能力,一是它是在夜里飛行的,二是它能在夜里飛行的同時捕捉飛蛾和蚊子,第二種能力比第一種更加了不起,所以用上“還”,表示遞進關系。如果去掉“還”字,就變成“蝙蝠是在夜里飛行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不僅前后變成了并列關系,而且句意變得非常模糊。
關聯(lián)詞有固定搭配,不能隨意變換。如“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一句,我們不能改成“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但是它能靈巧地避開”或“如果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之類。不同組合的關聯(lián)詞表達不同意思,準確使用關聯(lián)詞,才能使表達更加順暢準確,我們要根據它們在句子中具體的作用來合理運用,使這座橋梁起到神奇的作用。
對比小課堂
“響尾蛇”導彈
響尾蛇是一種蛇的名字。然而,導彈怎么會和響尾蛇連在一起了呢?
這是因為,科學家發(fā)現響尾蛇有一個特殊的本領:即使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里,它們也能準確無誤地捕捉到小動物;用布蒙上它的雙眼,響尾蛇照樣能捕到食物。原來,在響尾蛇兩只眼睛的前下方,各有一個漏斗狀的小窩。這個小窩是一個極強的“熱感受器”,科學家稱它為“熱眼”。這種“熱眼”能看見紅外線。紅外線是一種熱的、看不見的光線,很多物體都放射紅外線。
“響尾蛇”導彈就是把根據響尾蛇“熱眼”的原理制成的“人造熱眼”裝在導彈上。當導彈從飛機上發(fā)射以后,“人造熱眼”就緊盯著高溫目標——敵機的噴火口,導彈就直朝敵機沖去,跟蹤追擊,準確無誤地擊中目標,使敵機“粉身碎骨”。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特殊( ? ? ?)根據( ? ? ?)
跟蹤( ? ? ?)目標( ? ? ?)
2.根據短文內容,想想下面說法對不對,正確打“√”,錯誤打“×”。
(1)響尾蛇在黑夜能準確無語地捕捉小動物,用的是它銳利的雙眼。( ? ? ?)
(2)“響尾蛇”導彈能準確無誤地擊中敵機,是因為它速度比敵機快。( ? ? ?)
3.根據短文填空。
響尾蛇利用( ? ? ?),能準確地看見并捕捉到( ? ? ?)。而“響尾蛇”導彈安裝( ? ? ?),也能緊盯并擊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