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茂榮 曹俊杰 夏志華
(廬江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 安徽 廬江 231500)
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中食管癌具有極高的發(fā)病率,具有較差的治療預后[1]。通過分析相關研究資料得知,及時確診食管癌疾病,并制定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案,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5年生存率。所以,是否能夠及時確診疾病,和患者的治療預后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病理檢查作為食管癌疾病確診的金標準,食管癌臨床以X線檢查作為基本的治療方法,但容易出現(xiàn)漏診的情況。最近幾年,伴隨著數字化成像技術發(fā)展速度逐漸加快,數值化鋇劑造影開始在臨床中全面應用,并可使早期確診食管癌疾病的診斷率明顯提升[2]。本文對我院食管癌患者分別采用X線鋇劑造影、病理檢查進行診斷,現(xiàn)將兩種診斷的準確率對比如下。
資料調查時間: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集此階段內通過手術病理確診為食管癌的患者48例,男患者28例,女患者20例,最小年齡為51歲,最大年齡為88歲,平均年齡為(72.32±10.58)歲;其中5例混合癌,18例小細胞癌,25例鱗癌。所有研究對象在檢查之前均知情同意,并自愿接受病理檢查以及X線鋇劑造影檢查。
病理檢查:通過胃鏡開展直觀的檢查,若患者病變位置出現(xiàn)疑似的情況,則通過活檢開展病理組織檢查,明確疾病診斷。
X線鋇劑造影:采用東芝800mA數字X線胃腸機作為檢查儀器,選擇硫酸鋇混懸液(水:鋇比例為1:3,濃度為200%)作為檢查的試劑。要求所有患者在接受檢查前8h要嚴禁飲水、嚴禁飲食,采用站立位體位,將硫酸鋇混懸液吞服之后,通過X線機對食管黏膜變化、鋇餐排空情況、鋇餐通過情況、食管充盈等進行觀察,能夠最佳顯示病變位置的情況則開展攝片操作,通過常規(guī)的方式對黏膜圖像以及充盈圖像進行拍攝。
對比病理檢查、X線鋇餐造影劑對食管癌早期、食管癌中期、食管癌晚期的診斷符合率。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各項數據作分析統(tǒng)計,采用率(%)表示計數數據,以卡方檢驗,若P<0.05,則表示各項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病理檢查食管癌早期、食管癌中期、食管癌晚期分別為35例、10例、3例,X線鋇劑造影診斷食管癌早期、食管癌中期、食管癌晚期分別為33例、8例、1例,診斷的符合率分別為94.29%、80.00%、33.33%,總符合率為87.5%,見表。
表 X線鋇劑造影診斷符合率及漏診率統(tǒng)計
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中食管癌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老年患者是疾病常見人群[3]。食管鱗狀上皮是食管癌疾病常見的發(fā)病位置,臨床表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劍突下疼痛、胸骨下疼痛、身體消瘦、進行性吞咽困難等方面。因為食管癌疾病具有較為快速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診斷治療的難度,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命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及時明確食管癌疾病,能夠為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良好的依據,可促進患者的治療預后得到明顯改善。
X線鋇劑造影用于食管癌臨床診斷中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對于病灶瘺管形成、是否穿孔、潰瘍深度、潰瘍大小、梗阻程度、病灶長度、病灶位置等可直接觀察,還可對食管動力學的變化以及食管黏膜的變化進行觀察,其可發(fā)揮價格低廉、簡單便捷等優(yōu)勢[4]。但是食管癌中期、晚期患者通過X線鋇劑造影進行檢查檢出率較低,本次結果漏診率分別為20.00%、66.67%;主要是因為X線鋇劑造影在診斷中晚期淋巴結轉移、周邊器官侵犯等具有較差的敏感度。食管癌患者通過X線鋇劑造影進行檢查的影像學特征主要體現(xiàn)如下幾點:①鋇劑于病變位置局部明顯減少留空速度,同時少部分的鋇劑會在食管壁滯留從而造成管壁缺乏正常狀態(tài)的柔滑邊緣;②小鋸齒狀變化或者局限性管壁僵硬:食管管壁局部出現(xiàn)痙攣收縮的情況,且呈凹陷狀態(tài),明顯降低管腔結構的局限性舒張度,于低張的情況下,管壁相對柔軟,且出現(xiàn)鋸齒狀變化或者邊緣毛躁等表現(xiàn);③出現(xiàn)局限性充盈缺損的情況,通常情況下,正常狀態(tài)下的食管管壁與缺損上下緣的邊界較為清晰;④于增粗狀態(tài)的食管黏膜表面發(fā)現(xiàn)多發(fā)類型或者單發(fā)類型的小潰瘍,管腔發(fā)生局部痙攣癥狀;⑤改變食管黏膜皺襞,以局部黏膜皺襞不連續(xù)、紊亂、增粗等表現(xiàn)為主,出現(xiàn)地圖樣扭曲的情況,具有毛躁的鄒壁且缺少規(guī)則性的特征[5]。據分析本組研究結果得知,X線鋇劑造影用于食管癌疾病中共有42例確診,6例漏診,可作為初步診斷及早提供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食管癌通過X線鋇餐造影進行檢查具有一定的確診率,若患者疾病需要,應聯(lián)合X線鋇劑造影以及病理檢查等進行診斷,可使食管癌疾病確診率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