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魁
[摘? ?要]近年來學校德育工作出現(xiàn)了一些需要面對的新情況,革新和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勢在必行。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教師應做到:認真研究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革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采用科學的德育工作模式,追求良好的德育效果。
[關鍵詞]學校;德育工作;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 G635?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21-0095-02
近些年來,學校德育工作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了許多“斷裂地帶”,一方面是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在形形色色的學生思想動向面前大范圍地失去了效能,而新的德育工作模式在反復的探索中難以得到確立;另一方面是新一代青少年學生在生活體驗和社會感知中產生的困惑難以在學校德育過程中得到解決??梢哉f“施”與“求”之間的矛盾給學生的頭腦留下了較大的空白區(qū)域。這個區(qū)域,“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社會大轉型期五花八門的各種思潮“隨風潛入”,讓教師覺得在學生身上發(fā)生的各種難以處置的現(xiàn)象并不令人詫異。因為一直以來對教育改革的探討一度偏重于對知識技能的傳授和培養(yǎng),相對忽視了德育工作的靈魂地位。近些年來,鑒于一些比較嚴重的校園事件的發(fā)生,人們開始重視德育工作并對德育工作進行了一系列反思,但仍然缺乏非常管用的應對措施,仍然難以找到特別有效的、非??茖W的學校德育手段和成體系的德育改革方案。本文就革新和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等提出幾點建議。
一、認真研究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著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需要相適應的德育目標。教育部發(fā)布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對德育目標進行了精到深刻的論述,為當代學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教育管理者與廣大教師理解、貫徹、施行的問題了。毛病大致出現(xiàn)在這些方面:由于部分教育管理者及大多數(shù)教師的懶于應變或應變不善,導致德育工作的滯后,“以己之昏昏,欲使人之昭昭”,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再加上許多政治教師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新鮮問題,許多教育管理者無法察覺正在發(fā)生的變化,許多教材的編寫總是不盡如人意,從而造成左堵右擋、被動應付的局面,不能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更無法達成德育目標。甚至有的學校、有的地方一味強調“考出去就行”“成績掛帥”,使得德育工作成了空白。那些自知考不出去或無意上進的學生會怎么樣呢?這些勉強完成學業(yè)的學生走向社會,無疑將成為社會問題的潛在制造者,甚至有的學生未出校門就問題不斷。校園是凈土,教師是校園的主宰,學校領導是校園的靈魂,更上一級的教育管理者是靈魂的靈魂。這些靈魂是否純潔和高貴,這些主宰是否管理得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面對外面精彩的世界,部分教師長期以來有著一種矛盾與浮躁,這使得他們在工作中缺乏熱情;部分教育管理者的管理力度不足,這直接影響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F(xiàn)在的青少年學生并不像過去那樣單純和稚嫩,他們雪亮的眼睛可以看到教育者身后所拖著的陰影。
所以,我們要明確,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應當以大面積提高教育者的素質為前提,對教育者的再教育和選賢任能都是不可忽視的?!吧碚钚小钡牡览硎侨吮M皆知的。
二、革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身既正矣,則有令必行嗎?也非盡然?,F(xiàn)在教師所采用的德育手段,仍大量地沿襲過去的“說教式”,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幾乎被打入冷宮。這一來是因為施教者的“懶”,二來也是因為舍不得投入成本。這樣便使得學校德育工作既缺乏精神上的主動,又缺乏物質上的有效投入,那么學生的德育“市場”被社會“新生事物”占領就不足為奇了。現(xiàn)在已經不是感嘆和惋惜的時候了,“防微杜漸”已顯得捉襟見肘,必須要進行全方位的修正,千萬不能等到情況更加嚴重的時候再去處理。
學校是一個小社會,大社會背景的底色必然會滲透到這一片天地中。正視這種滲透,不僅有利于教育者的“身正”,也有利于學生的“心潔”。學生是成長在家庭、社會、學校三種各具特色又彼此關聯(lián)的環(huán)境之中的,他們帶著家庭的烙印來到學校,最終又走向社會,并組合成新家庭,這個過程絕非是一個封閉的過程。那么德育工作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是豐富的,學校德育工作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目前,學生德育工作的復雜化無疑是上述三個環(huán)境的不協(xié)調造成的。因此,要達到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目標,就應該扣合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鏈條。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應該是一項由政府部門主導和實施的社會系統(tǒng)性工程,而學校德育工作是這項宏大工程的主體部分。凈化社會環(huán)境、優(yōu)化家庭教育應該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兩臺大戲,須通過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才能唱好?!皼]有健全的教育環(huán)境而能養(yǎng)成可貴的精神品質的例子,我連一個也沒有見過,或者反過來說,有了完善的教育工作而會產生墮落的性質,也是不會有的?!瘪R卡連柯說的大概也是這個道理。
三、對教師進行再教育,提高德育工作隊伍素質
現(xiàn)在的教師似乎不大明白德育的內容,比如說部分教師似乎認不得什么是理想和傳統(tǒng),什么是群眾觀念和集體觀念,什么是勞動觀念和辯證唯物主義觀念以及什么是社會主義公德等,因為他們自己也被實用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以及純粹的享樂主義等所困擾,成為“傳統(tǒng)觀念”和“現(xiàn)代理念”的騎墻派。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就是或者因為種種矛盾而放棄德育,成為一個傳授技能的“匠人”,只“教書”不“育人”;或者把“傳統(tǒng)的觀念”有意無意地與現(xiàn)實中的個別現(xiàn)象進行簡單對比,不下結論,給學生造成思想和選擇上的困惑,罔顧學生的迷茫和邪思。這固然是上文提到的矛盾和浮躁在實踐中的反映,但這里著重要說的,就是要盡快找到扭轉這種局面的辦法。教師要以崇高的使命感盡快地為自己的大腦充電,向自己的思想開刀,然后用豐足優(yōu)質的漿汁哺育學生焦渴的心靈。
四、采用科學的德育工作模式,追求良好的德育效果
教學與德育的關系十分密切,正如赫爾巴特所說:“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薄暗赖陆逃ɑ蛘咂犯窠逃┤绻麤]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苯處煴仨氁哉n堂為德育的主陣地,將德育因素滲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完成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教師不應在課堂上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要嚴肅、真誠、科學地進行德育。可以說,教師對學生的德育在新的形勢下應不斷滿足社會的發(fā)展需要,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不妨再去尋找其他的手段,比如分享適宜的影視資料,舉辦歌詠會,等等。教師要使用“隨風潛入夜”的方式,追求“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不要讓學生對德育產生膩煩之感。
總之,學校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不能令人滿意甚至令人大為憂慮?!皯n則思變”,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戰(zhàn)略必須加以調整,學校德育工作的戰(zhàn)術也須進行研究,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而且需要迅速地得到良好的解決。
(責任編輯? ?農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