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彪
(湖北省來鳳縣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 湖北 恩施 445700)
難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是指經(jīng)過適當?shù)乃幬铮輧?nèi)酯、洋地黃制劑、β受體阻滯劑、ACEI)治療后,心力衰竭仍難以控制須長期、反復住院;與嚴重心力衰竭的區(qū)別是部分嚴重心力衰竭患者更容易被藥物控制[1]。RHF患者有發(fā)紺、尿少、高度水腫、四肢厥冷、心率加快以及休息時有嚴重的心衰竭。RHF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綜合性最強、難度最高的疾病,臨床處理上應先明確診斷和病因并對可糾正的心衰病因和誘因進行積極處理。本文主要探究新活素在RHF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我院診治的90例RHF患者,入院時間段為2016年5月—2018年10月,根據(jù)雙盲原則均分為A1和A2兩組,已將惡性腫瘤、嚴重肝腎損傷、精神障礙、對本研究藥物過敏的患者排除。A1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48~76(58.1±5.6)歲,23例冠心病 ,9例肺源性心臟病,8例高血壓性心臟病,5例擴張型心肌??;A兩組中男27例,女18例,年齡50~75(58.3±5.4)歲,22例冠心病,10例肺源性心臟病,7例高血壓性心臟病,6例擴張型心肌病。A1、A兩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極其微小,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本研究實施研究前已征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知情并署名配合。
A1組和A兩組RHF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抗HF治療,包括臥床休息、強心劑、控制血壓、糾正酸堿及電解質(zhì)紊亂、利尿劑和吸氧治療。A1組施予患者培哚普利+新活素聯(lián)合治療,治療方法如下:按照2mg/次的初始劑量每天口服培哚普利1次進行治療,連續(xù)用藥2周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有無好轉,無好轉則調(diào)整劑量為4mg/次,連續(xù)用藥8周。新活素首先進行沖擊治療,負荷劑量為1.5μg/kg;維持劑量(維持劑量速率:0.0075~0.01ug/kg/min)靜脈注射在90s內(nèi)完成;然后靜脈泵入新活素,泵入速度控制為 0.1μg·kg-1·h-1,并維持3天,總治療8周。A兩組患者僅在常規(guī)治療上口服培哚普利進行治療,治療方法和治療周期與A1組相同。
治療前后均采集兩組患者晨起的空腹靜脈血,進行離心分離提取血清后測定TnT(肌鈣蛋白)、CRP(C反應蛋白)、NT -proBNP(N末端腦鈉肽原);測定兩組患者的CI(心臟指數(shù))、CO(心輸出量)、SI(每搏指數(shù))、SV(每搏輸出量)、LADD(左心房內(nèi)徑)、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D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
本項研究使用SPSS20.0版本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CRP、BNP、SV、HR、LVEF、LVEDD水平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A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水平均顯著優(yōu)于A1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如表1、表2所示。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CRP、BNP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CRP、BNP水平比較(±s)
組別 nBNP(pg/ml)CRP(mg/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A1組 453315.50±1533.202432.56±986.5822.38±8.8013.06±5.24 A兩組 453315.55±1533.221677.58±977.5222.40±8.788.00±2.3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SV、HR、LVEF、LVEDD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SV、HR、LVEF、LVEDD水平比較(±s)
組別 n SV(ml)HR(次/min)LVEF(%)LVEDD(mm)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A1組 4556.88±7.0860.55±2.88124.80±16.30112.40±9.7730.80±7.6838.50±7.8861.77±3.0558.64±2.84 A兩組 4556.85±7.1065.08±3.62124.85±16.2494.50±3.7630.80±7.7247.66±7.2462.00±3.0453.20±2.50
心臟病學泰斗Eugene Braunwald教授曾斷言:“心力衰竭是心臟病最后的戰(zhàn)場,正在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癥[2]?!睂HF此類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疾病,不斷探索有效、安全的藥物進行治療降低死亡率,已成為臨床的迫切需求。新活素是生物合成的BNP(腦鈉肽),新活素的作用機理是通過與A型利鈉肽受體結合后與鳥苷酸環(huán)化酶藕聯(lián),通過PKG(蛋白激酶)、cGMP(環(huán)磷酸鳥苷)途徑發(fā)揮擴血管作用[3]。人體肺動脈、主動脈以及上、下腔靜脈中均以利鈉肽A型受體為主,當與BNP結合后會對這些血管產(chǎn)生明顯的擴張作用。此外新活素還有選擇性血管擴張的作用,具體表現(xiàn)在可顯著降低冠狀動脈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的阻力,體循環(huán)阻力受影響較少。培哚普利屬于ACEI類藥物,可抑制AngⅠ(血管緊張素Ⅰ)產(chǎn)生從而降低AngⅡ在循環(huán)和組織中的含量,降低心肌再灌注損傷保護心肌功能,緩解血管收縮改善心功能和機體血流動力學[4]。
綜上所述,新活素應用在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有效糾正了心衰癥狀,明顯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