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麗娟
【摘要】中學生正處于從少年向青年的轉(zhuǎn)型期,其思想轉(zhuǎn)變、心理轉(zhuǎn)變波動較大,加強對這類學生的思想狀況研究對開展德育教育十分必要。其中充分挖掘利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人物、優(yōu)秀品德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失為一種有效途徑。
【關(guān)鍵詞】民族文化;教育;道德修養(yǎng);概述在傳承民族文化教育中滲透道德素養(yǎng)
在傳統(tǒng)民族文化中加強德育教育也有助于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利于使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培養(yǎng)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有利于培養(yǎng)人性真善美和自尊自重之心,更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在傳承民族文化教育中滲透道德素養(yǎng)的策略
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視對學生各方面的培養(yǎng),因此,課程設(shè)置更加豐富和全面,在我國教育中政治課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增強對我國民族文化的認識和認同感,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
在我國的課程中,不僅僅政治課中擁有相應(yīng)的民族文化、中華文化的知識,在其他學科中也有這方面的知識,如:語文學科中的漢字、古詩詞等,數(shù)學學科中的圓周率、天圓地方等,還有其他學科也都體現(xiàn)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這些都有益于學生對祖國的理解,提升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思想感情,讓學生體會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從燦爛的中華文化中感受我國文化的多樣性,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學科教學,時刻向?qū)W生滲透中華文化,使學生增強愛國情感,教師也可以開展一些教學活動,使學生從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感受我國文化的多樣性,如:在地理、歷史等學科中,讓學生通過中國地圖認識國家,感受不同文化的多樣性,如:蒙古族的摔跤、傣族的潑水節(jié)、藏族的酥油燈節(jié)、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等工藝制作等不同的民族文化,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這些民族文化,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時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通過學習對我國不同的文化有所了解,不斷提高科學文化素養(yǎng)。
(二)結(jié)合教材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在教學中要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深入挖掘教材內(nèi)容,并將教材內(nèi)容中的知識再升華,并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以等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好地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也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讓他們自發(fā)了解我們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教師在教學中,也要積極備課,以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從教材中尋找切入點,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如:在語文學科中小學教材《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該課文的學習能更好對民族國家有一個更好的了解,使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使學生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語文初中高中教材中很多知識也都反映了愛國主義,在此不一一列舉,除了語文學科中,其他學科的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充分結(jié)合學科內(nèi)容,將民族精神與愛國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等滲透到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逐漸增強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師發(fā)揚榜樣和示范作用
教師不僅要結(jié)合教材講解,還要用實際行動為學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引導學生不斷提高思想不道德修養(yǎng),如:指導學生熱愛集體、積極參加班級活動,與同學互幫互助、友好協(xié)作,教師也要與學生積極溝通,更好地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yīng)為學生積極引導,如:教師遵守職業(yè)道德觀念,在教學中積極發(fā)揮教師的作用,給學生以更好的幫助,積極解答學生困惑,教師在課下也要與學生多交流,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問題。在生活中,教師也要與學生友好相處,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好地幫助他人,也讓學生將在教學中學到的正確的價值觀應(yīng)用于實踐生活中。
(四)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無論是什么學科的教學,教師都要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更好地堅持正確的行為,在生活中積極幫助他人,熱愛集體、熱愛班級、熱愛祖國,更好地學習,樹立遠大理想,引導學生堅持積極的價值觀,讓學生用實際行動提高德育教育,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讓學生始終堅持良好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制力,讓學生學會約束自己,這也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更好地提高個人修養(yǎng),更有易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
二、總結(jié)
通過傳統(tǒng)文化教育開展德育教育是一條有效的教育途徑,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各個學科中逐漸滲透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同時讓學生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這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正確的作用,讓學生在生活中堅持正確的行為,杜絕不良誘惑,堅持正確方向。教師在教學中也要與學生多溝通,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對學生的困惑及時解答,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中的問題,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同時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從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感受文化的多樣性,教師與學生一起學習,在教學中穿插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品德,使學生在不斷學習中增強對民族和文化的認識,更好地熱愛國家、熱愛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