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
摘 要?在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高中英語教學仍然存在語言教學缺乏實用性和交際性等問題,本文將在分析問題存在原因的基礎(chǔ)上,提出相應(yīng)的對策。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實用性和交際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4-0181-01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擴大,我們與世界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越來越重要。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目的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語言教學缺乏實用性和交際性的現(xiàn)狀
英語應(yīng)該作為一種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學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yīng)該注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但在平時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過分注重語法、寫作、閱讀和答題技巧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英語運用技能的發(fā)展,弱化了學生聽、說交際能力的訓練,使聽、說、讀、寫、譯這幾種英語學習要求變成了單純的讀和寫,完全違背了英語學習的過程,即先聽后說、先說后讀、先讀后寫,使學生進入了畸形的、沒有實用性和交際性的英語學習中,英語喪失了使人與人能夠更好溝通的作用。課改搞了好多年,學校教學仍以應(yīng)試教育為主,這種教學方向?qū)е铝撕芏鄬W生具有較強的英語應(yīng)試能力,在高考中能夠取得好成績,但學生不能自如地進行英語日常交流,甚至有的學生連最基本的日??谡Z也無法脫口而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語言教學缺乏實用性和交際性,這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高中英語教學問題的原因分析
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強調(diào)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式地進行學習,但受高考“指揮棒”的作用,在實際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成績,卻與新課改的要求相差甚遠。
首先,在高中英語課教學中,教師比較少甚至是省略了組織學生口語練習的環(huán)節(jié),即使有些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口語練習,但也是以學生背誦模仿為主。例如: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提高寫作能力,讓學生背誦英語作文或英語課文,這種口語練習方式比較單一,只是純粹地進行機械性的模仿,學生英語口語交流缺乏環(huán)境,很難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而另一方面,英語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水平不一,很多英語教師的發(fā)音不標準,帶有地方口音,久而久之就導致了學生的英語發(fā)音很不標準。其次,高考是學生人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上了更好的大學更多意味著將來會有好的工作,而高考錄取方式相對單一,主要看高考成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中教師和學生存在很大的升學壓力,導致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過于偏重學生對詞匯、語法的學習及解題思路的講解,忽略了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并且很多學校的課堂現(xiàn)在仍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為主,教師一味地教授高考英語考點,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時間久了使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壓抑了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再次,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較差,也有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有些學生存在自信心不足、懼怕開口說英語的心理。由于學生對英語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在用英語表達時產(chǎn)生畏懼心理,怕自己說錯而被其他人嘲笑,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huán)--越怕越不敢說,越不敢說就越不會說。或者學生在用英語進行表達時出現(xiàn)過錯,有些教師習慣性地打斷其發(fā)言,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這樣會使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心理壓力,打擊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三、高中英語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要正確理解英語學習的定義,它不僅僅是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要為了學習英語而學習英語,或是為了應(yīng)付考試而學習英語,應(yīng)該理解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從而將它作為一種交流工具來學習。除此之外,教師也不要僅僅為了考試而教授英語,進行填鴨式的教育?!敖處煈?yīng)該創(chuàng)設(shè)適合的文化教學情境,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將英語教學與文化教育有機聯(lián)系起來,使教學充滿趣味性,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二)對高中學生的英語教育,不要一味地追求分數(shù),讓其死記硬背英語的語法、詞匯等。要讓學生靈活地學習英語,注重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教育。尤其是在高中的英語課本中,可以適量地增加對中國文化描述的文章?!霸谟⒄Z教材編寫中充分考慮中國文化和中國英語的文化教學功能?!碑斎唬膊⒉皇且晃兜貙W習中國文化,我們學習英語,就要相應(yīng)地學習一些英語文化,了解英語所處的文化背景,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學習英語。可以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文化進行對比,讓學生們對比二者的差異。
(三)學生不僅僅在課堂上學習英語,更要將英語學習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比如在周末,以春游等活動組織學生文物參觀時可以注意對應(yīng)的英語表達;鼓勵學生閱讀與文化現(xiàn)象有關(guān)的書籍;在旅游參觀時可以主動向一些外國人介紹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并且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媒體形式的多樣化,學生不僅可以通過書本來學習英語,更能通過電視、網(wǎng)絡(luò)等媒體形式尋找描述中國文化知識的英語文章或視頻并進行學習。
(四)教學內(nèi)容也要相應(yīng)轉(zhuǎn)變,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階段,由于高考的壓力,學生注重語法和知識的練習,而忽略了聽、說的練習。事實上,學生學習英語的初衷是希望能夠把英語作為一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交流的語言,但很多學生學了近10年的英語,還是聽不懂不會說。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聽、說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組織互動活動增加學生聽、說英語的機會,同時教師也要構(gòu)建相應(yīng)的英語口語評價體系,要體現(xiàn)出學生課堂口語應(yīng)用情況,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練習口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