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玲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高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忽視了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這種割裂讀寫教學的做法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圍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1
前言
在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讀寫結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則是閱讀的延伸,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讀出新意,寫出樂趣,這樣才會吸引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然而,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讀寫結合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诖耍瑖@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讀寫結合教學的主要意義
1.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對他們后期的語文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都非常重視文本的解讀,希望通過文本閱讀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讀寫結合教學通過將閱讀與寫作相互聯(lián)系起來,與單一的閱讀教學相比,這種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方式更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2.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讀寫興趣
學生閱讀以及寫作的興趣高低,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語文學習水平。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扮演一言堂的角色,忽視了學生對問題的看法,這挫傷了學生的讀寫興趣。但是,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去閱讀文章,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讓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寫作之中[1]。這樣一來,就能夠吸引學生的讀寫興趣,使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讀寫教學活動之中。
3.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較為重要,從側面反映了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但是,許多教師更重視對寫作技巧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在寫作之時僵硬的套用教師所講述的寫作技巧,而缺乏對文章的謀篇布局,缺乏將個人的情感注入到寫作之種。若教師采用讀寫結合教學,那么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與思考,就會對作者的謀篇布局,對作者的寫作情感以及詞匯運用等有著深入的了解,然后再引導學生去進行寫作,那么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當前讀寫結合教學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存在著重讀輕寫的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更重視閱讀教學,對寫作教學有所忽視。之所以存在著這方面的問題,與教材的編訂有著一定的關系,因為教材中每個單元的閱讀文章占大多數(shù),寫作訓練較少。課文閱讀幾乎每天都上,而寫作課幾乎一周才上一節(jié)課,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弱。
2.存在著讀寫分離的問題
當前,還有一些教師沒有認識到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意義,他們的教學存在著讀寫分離的現(xiàn)象,也即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只負責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只注重對教材知識點的灌輸,使學生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2]。而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講述。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的讀寫能力的提升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礙。
三、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應用分析
1.以教材為依托展開讀寫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里面的文章是經(jīng)過了千挑萬選的,所以每一篇文章都是閱讀精品。因此,在讀寫教學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教材為基礎來展開讀寫教學。例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然后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如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為什么說它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在描寫春天的景色是,作者抓住了哪些事物來描寫,這些事物有什么特點?通過講解使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思路,以及作者所運用的寫作技巧有所了解。當講述完畢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家鄉(xiāng)著手,或者以自己曾經(jīng)旅游的景點著手,讓他們?nèi)ミM行寫作。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學以致用,就會將上課時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接下來的寫作之中,從而達到了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共同提升。
2.以課外名著為依托展開讀寫教學
雖然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的文章非常適合學生的閱讀,但是限于篇幅、體裁的限制,所以如果教師只依賴于教材,那么反而會制約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適時進行拓展,要以課外名著為依托展開讀寫教學[3]。例如,小學生非常喜歡童話類、科幻類書籍,那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讀其中的著作,再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例如,當學生閱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童話故事之后,他們對小女孩的悲慘經(jīng)歷非常的同情,甚至幻想自己進入到小女孩的世界去幫助她。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進行續(xù)寫或者改寫,這樣學生就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改寫故事。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讀一些名著,然后每周留出一兩節(jié)課給學生,讓他們上臺講述自己所閱讀的名著或者故事,并分享自己對文章的看法。這樣一來,就使得班級的閱讀氛圍變得更加的良好,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及寫心得感悟,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得到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也會得到增強。而且這種方法就如同聽故事一般,也非常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這一讀寫活動之中,從而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
綜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讀寫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增強他們的寫作能力,繼而使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如存在著讀寫分離以及重讀輕寫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重視讀寫教學的開展,要以教材為依托展開讀寫教學;并且適時進行拓展,以課外名著為依托展開讀寫教學。如此一來,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就會得到提升,從而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赟.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9(3):45,47.
[2]魏長瓊.讀出新意? 寫出樂趣——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57-58.
[3]陳碧云.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探究[J].名師在線,2019(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