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辦華東師大二附中紫竹雙語學校 夏紅波
上好一堂復習課絕非易事,需要做很多的課前準備設計工作,教師要帶著思考,結合知識,融入方法,選擇適合學生并能更好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認真準備編輯復習課內容,不斷提高復習課的教學質量,以達到最佳的復習效果。
復習課要通過充分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和思考,而問題的開放性能較好地充當復習課的潤滑劑,能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xiàn),點燃學生熱情。如《銳角三角比》的復習課可以開放設問,教師的情景引入如下:
1.在Rt △ABC中,∠C=90°,sinA=,BC=8,你可以獲得哪些結論,依據(jù)分別是什么?
2.在△ABC中,sinA=,AC=6,BC=8,你可以獲得哪些結論,依據(jù)分別是什么?
3.在△ABC中,AB=AC=13,BC=10,你可以獲得哪些結論,依據(jù)分別是什么?
4.在△ABC中,∠A=60°,∠B=45°,AB=8.你可以獲得哪些結論,依據(jù)分別是什么?
該片段通過開放設問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思維都活躍起來,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回憶、歸納。以上四個開放性問題的編排潛藏了思想和方法,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獲得了能力。
在復習階段如果僅僅是簡單的知識梳理,然后就進行大量的習題練習,這樣易讓學生心煩,學習效率低下,能力得不到發(fā)展。依據(jù)教材和概念的核心進行資源變式,可以增強學生的思辨力,進而在復習課中使能力得到錘煉與提升。
例1:如圖1,在等邊三角形ABC的邊BC上任取一點D,以CD為邊向外作等邊三角形CDE,連接AD、BE,試說明BE=AD的理由。
變式1:如圖2,已知點B、C、E在一條直線上,△ABC、△DCE都是等邊三角形,連接AE、BD,試說明△AEC、△BCD全等的理由.
變式2:如圖3,已知點B、C、E不在一條直線上,△ABC、△DCE都是等邊三角形,連接AE、BD,試說明BD=AE。
圖1
圖2
圖3
通過幾道類似題目的設計,幫助所有學生體會感悟,在精講和精練中學生都有所收獲,形成初步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在初中數(shù)學復習課中,教師要做的不是一題題的呈現(xiàn)和眾多練習題的堆砌,而是結合學生情況挑選教學資源進行有效變式,提煉問題的精華,這樣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得到鍛煉,復習效果事半功倍。
分析:該習題是一道典型的點坐標的求法問題,通過知識的轉化方向不同,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解題方法,解法如下:
若將垂直轉化為三角形的高,則可以用等面積法算出OC長來進行解答:
此類問題都是化歸思想的運用,化歸資源將“未知”轉化為“已知”,其核心就是將有待解決的問題轉化為已有明確解決程序的問題,以便利用已有的理論、技術來加以處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聯(lián)系、發(fā)展、運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認識問題。有了這些,學生才能真正做到聰明學習,減負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