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宇
摘要:初中階段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其對學生的知識累積、能力發(fā)展等會產生巨大影響。初中的數學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尋求更好地教學方式變成了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隨著社會的進步及教育改革的推進,教師的教學也由從前的“填鴨式”變成了越來越活潑的教學方式,其中,“情境教學”的方式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本文將從情境教學角度出發(fā),探討如何更好地營造一個更為活潑的、生活化的初中數學課堂。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數學;生活化
情境教學是指利用生活中的某些情境作為信息載體,創(chuàng)建一個易于被學生接收和理解的問題情境,將教材內容代入其中,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引起他們的思考及討論,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情境教學可以使數學教學更加生活化,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主動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1 利用生活化情境激發(fā)學習熱情
相對小學來說,初中的數學學習更為深奧,且略顯枯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組建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教材中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這樣既可以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例如,在進行《事件的可能性》這一課程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可能性發(fā)生的條件,教師可以制作一個轉盤,模擬商場的抽獎活動。轉盤共分為5個色區(qū),每個色區(qū)設置不同的抽獎條件,分別為“鉛筆一套”、“筆記本一個”、“鉛筆盒一個”、“鋼筆一支”以及“無效”,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6組,每組都享有3次轉轉盤的機會,由同學們統(tǒng)計每組可能拿到不同獎品的可能性。在進行游戲之前,教師先組織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討論,然后再進行實際操作驗證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確,是否有哪些條件及結果是遺漏的。通過這個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及思維邏輯能力,還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舉兩得。
2 利用課堂提問引起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真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保證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有所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教材內容問題化,提出與教材內容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使學生學會以用數學的思維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圓的基本性質》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關于“圓”的相關知識,同時,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圓形,并布置以下問題:“怎樣才能做好一個完整的圓?”“圓心角應該處于圓形的哪個位置?如果位置偏移會使圖形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垂徑定理對制作圓有效果嗎?”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一邊動手一邊進行思考,這也在無形當中鞏固和了解了所學知識,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3 利用實際操作增強學生的想象力
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在于能夠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最重要。因此,教師可以布置一些需要運用數學思維解決的課外作業(yè),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與滿足感,還可以使學生真正愛上數學。
例如,在教學《簡單幾何體的表面展開圖》這一課程時,由于教材中的幾何體圖形比較抽象,僅憑想象可能比較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由學生自己發(fā)揮想象,表明并記錄不同的幾何體展開以后的具體形狀。然后,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3個小組,并要求小組內的學生進行合作,分別制作圓錐、長方體、正方體三種不同的幾何體,并在制作過程中,對幾何體的每一面加以標記。幾何體制作完成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展開,并觀察幾何體的不同的表面形狀,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這個幾何體中,哪兩面是相鄰的?哪兩面是相對的?并通過實際動手操作來驗證自己所想是否正確。通過這一系列的動手操作,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幾何體的平面組成,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4 利用總結引導學生的思維擴展
在每堂課結束之前,教師可以用幾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對整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做一個回顧和總結。這樣能夠使學生及時掌握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除了課堂內容的總結,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如“你覺得本節(jié)課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學完這一課程,你有什么感想嗎?”等,這樣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疑問,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掌握所學知識。
5 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建合理的教學情境,將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 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工作中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好習慣,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從而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 沈萬華.用生活化的教學打造精彩數學課堂——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之研究與實踐[J].新校園(中旬),2017(03).
[2] 王金陵.構建生活化的初中數學課堂[J]. 素質教育論壇月刊,2011(10).
[3] 李丹.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J].吉林教育,2015(17).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建德乾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