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 目的:研究和探討醫(yī)護一體化干預對自然腔道內鏡手術后患者飲食和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2018年1-8月收治自然腔道內鏡手術患者4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醫(yī)護一體化干預,并對兩組患者的飲食情況、胃腸功能恢復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飲食情況對比,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胃腸功能恢復對比,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自然腔道內鏡手術后患者進行醫(yī)護一體化干預,可以對患者的飲食情況進行很好的改善,可以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速度,也可以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到提升,醫(yī)護一體化干預應該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自然腔道內鏡手術;醫(yī)護一體化;飲食情況;腸道功能恢復;影響
伴隨現代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自然腔道內鏡手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技術,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和探索之后已經在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被廣泛應用。自然腔道內鏡手術是以軟式內鏡為治療工具,不對皮膚進行切口,而是經過口腔、陰道、結直腸等自然腔道來對腹腔疾病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這種治療方式不會在患者的皮膚上留下瘢痕,并且這種治療方法對內環(huán)境的影響相對較小,對于患者的恢復也具有好處。對自然腔道內鏡手術后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以對患者疾病的康復、胃腸道功能的恢復等帶來積極的影響[1]。為此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討醫(yī)護一體化干預對自然腔道內鏡手術后患者飲食和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現將本次研究的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8年1-8月收治自然腔道內鏡手術患者4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20例。對照組男11例,女9例;年齡27 - 75歲,平均(45_8±3.7)歲。試驗組男8例,女12例;年齡26 - 77歲,平均(45.9±3.5)歲。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性護理,常規(guī)性護理措施主要包括術后禁止患者進食、對患者進行補液、胃腸減壓等。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實施醫(yī)護一體化干預。醫(yī)護一體化干預:把科室的醫(yī)護人員分為若干個醫(yī)護一體化小組,醫(yī)護一體化小組的成員主要包括主任醫(yī)生1名、主管醫(yī)生1名、責任護士1名、內鏡護士1名。每個醫(yī)護一體化小組負責3-5例患者的治療和護理。(l)手術前:患者入院以后,主管醫(yī)生與責任護士需要對患者的既往病史、疾病情況以及健康情況等進行評估。隨后醫(yī)生需要將本次疾病治療的方法詳細地講解給患者,同時護理人員也需要將注意事項講解給患者。與此同時,責任護士還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健康知識宣傳等,讓患者及其家屬緊張、恐懼的心理狀況得到緩解,從而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和樂觀的心理接受疾病的治療。(2)手術中:在手術進行的過程中,內鏡護士要對患者的情緒進行安慰,要不停地叮囑患者淺慢呼吸。與此同時,也需要在手術中對患者的心跳、呼吸、脈搏以及血壓等生命指標進行嚴密觀察,一旦出現異常,就應該立即停止,并及時處理。(3)術后: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的征兆,及是否出現血壓下降、嘔血、黑便等異常癥狀,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就需要及時報告主治醫(yī)生,并進行及時的處理。與此同時,主管醫(yī)生需要對患者術后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根據患者術后恢復的情況對治療方案進行及時、科學、合理的調整[2]。(4)出院指導和隨訪:①出院指導:醫(yī)護一體化小組需要根據患者病情恢復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并對患者進行宣教和指導,然后對患者掌握康復知識的情況進行評估,并且需要將出院之后應該注意的事項告知患者。②隨訪:在患者出院以后,責任護士需要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確保每周對患者進行2次電話隨訪,進行電話隨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患者出院康復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對患者進行科學的康復指導。同時需要叮囑患者及時進行復查。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飲食情況、胃腸功能恢復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文所有數據都將使用SPSS 20軟件來進行處理分析,本次研究中的所有計數資料都采用百分率來進行表示,并采用x2檢驗;本次研究中的所有計量資料都采用(x+s)進行表示,并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飲食情況對比:對照組患者飲食情況良好率25.0%(5例),正常率55.O% (ll例),飲食狀況較差率20.O%(4例);試驗組依次為45.0%(9例)、50.0%(10例)、5.O%(1例)。其中優(yōu)良率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對比:干預后試驗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21.91±8.49)h,肛門首次排氣時間(45.18±17.09)h,上述兩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31.72±12.36)h、(60.71±25.6l)h,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討論
伴隨臨床護理模式的不斷發(fā)展,醫(yī)護一體化干預已經在臨床中得到廣泛的使用,對于患者疾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醫(yī)護一體化干預是由醫(yī)生和護士所組成的一個治療護理小組,醫(y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的既往病史、疾病情況以及健康情況等進行評估,也需要將本次疾病治療的方法詳細講解給患者。同時護理人員也需要將注意事項講解給患者,從而為患者提供高質量、全面的護理服務,在很大程度上讓傳統(tǒng)癥狀護理模式所具有的缺陷得到了改善[3]。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對自然腔道內鏡手術患者實施醫(yī)護一體化干預,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效果,為患者疾病的康復打好基礎。
總之,在自然腔道內鏡手術患者中實施醫(yī)護一體化干預,為患者提供高質量、全面的護理服務,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飲食情況和胃腸功能,對于患者疾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玉英.醫(yī)護一體化模式在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g后患者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4,13(10):9-11.
[2]汪娟.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干預促進食管癌患者快速康復的效果[J].中國現代護理雜志,2014.18(3 1):3740-3742.
[3]楊輝.兩種不同護理方法對腹部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J].現代護理,2015.12(21):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