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瑞 張譯文
呂叔湘先生曾說過:“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闭Z感是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鍛煉出來的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它是理解一切語言文字的基礎。培養(yǎng)語感,對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讀書、感受,并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
一、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
無論是語感實踐,還是語感分析,都離不開朗讀。朗讀是學生接觸和感受語言最常用、最重要的方式。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課文作為語感材料,指導學生調動多種感官,潛心誦讀,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
如在教學《五彩池》一課時,我以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初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初步感知五彩池的美;再讀,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五彩池,理清文章的脈絡;精讀課文三、四自然段,品味作者是如何展現五彩池的這些特點的,體會各種描寫方法的精妙;誦讀,展開想象,結合圖片,嘗試背誦課文重點段落。
詩詞的教學更離不開朗讀這一“法寶”,在教學《如夢令》時,我設計了以下幾步讀:初讀,讀出停頓和節(jié)奏,感受詩詞的音韻美;二讀,讀懂詩文為我們描繪的畫面,完成對詞意的理解,體會詞中的“詩情畫意”;三讀,讀出意境:指導讀詞的前兩句,詞人為什么而“醉”呢?指導讀最后兩句,這時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在這樣細細地品讀中,我們不僅能品出畫面,甚至還能聽到聲音,更能體會到詩人當時的情懷;四讀,補入詞人后期作品《武陵春》,在對比讀中了解詞人的人生經歷。在這樣一輪一輪的朗讀下,學生自然完成對詩詞意境及情感的理解,并做到熟讀成誦。
另外,朗讀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分男、女生讀,可以師生合作讀,可以針對重點,采取循環(huán)上升式的引讀,還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語句在班上以打擂臺的方式展示讀……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揣摩品味語言,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訓練學生“出于口,明于心”的語感,多種朗讀形式的綜合運用,更能使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思。
二、在品味中訓練語感
咬文嚼字,品味語言是語感訓練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葉圣陶先生講到語感訓練時曾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引導學生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梢娬Z感訓練的關鍵是“了解一個字,一個詞的意義和情味”。由此,我們在課堂上要著力引導學生推敲詞句,品析文本,通過文字這座橋梁與作者會面,在文本、師生、作者和編者間形成平等的對話,感悟用詞的準確性,感悟語句的意境,體驗語句的情感,增強語感的靈敏度。
《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有這么兩句話:“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人民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調個位置?學生通過調序朗讀,通過思考,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較,就知道這兩個詞不能換位置。因為,是由于他們與日寇英勇頑強的搏斗,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已安全轉移,“眺望”寫出了五壯士心中充滿的無比自豪,和對人民對部隊的無比熱愛、留戀?;仡^“望望”向上爬的敵人,表達了五壯士對敵人的無比蔑視。
在教學《窮人》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從物質貧窮、精神富有這兩個方面抓重點語句去體會,學生很快就能找出文中的關鍵語段展開研討,如桑娜在抱回孤兒后忐忑的心理活動——“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边@里“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與“非這樣做不可”看似矛盾,更說明了這是出于桑娜的一種本能,這是她善良的體現;漁夫的神態(tài)及語言描寫,其中一個“熬”字更是表現出他已做好了收養(yǎng)兩個孤兒后過更艱苦的日子的準備。通過對這些重點語句的品析,學生漸漸領悟出語言文字所蘊藉的豐富而深刻的含義,從而體會到人物“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精神品質。學生的語感也在探究之中悄然形成。
三、在閱讀中提升語感
廣泛地開展課外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又一途徑。“為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闭Z感是學生在反復不斷地感受實踐中產生的,而大量的閱讀實踐則為學生奠定了提升自我的基礎。因此,閱讀教學中,可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以彌補只學教材閱讀量的不足。如學習《草船借箭》后,可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的有關故事;學習了《將相和》,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史記故事》;學習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可以拓展讀《一面》、《有的人》、《魯迅與蕭紅》、《懷魯迅》、《悼魯迅先生》等一系列描寫魯迅先生的文章……同時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記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等。也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自己喜愛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讀物,以開拓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低年級的學生喜歡鮮明的形象、活潑的內容,可推薦他們看童話、寓言等有趣的讀物;中年級學生喜歡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可推薦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等引人入勝的讀物;高年級學生喜歡文質兼美的內容,可推薦讀名篇佳作,歷史名著等。大量的課外閱讀能使學生在反復感受語言材料的過程中,豐富語言,提高表達能力,增強語感。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漸漸能駕馭文字?!痹诮虒W中,我們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機,有意識地引導,從而有效地訓練學生的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