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英
(濱州市沾化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 山東 濱州 256803)
乳腺增生治療過程容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會對治療及預后造成消極影響。高效的護理工作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保障其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1]。本文分析了心理護理干預對乳腺增生癥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臨床療效的影響,報道如下。
本文抽選2017年的3月至2018年的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4例乳腺增生癥病患。本次研究對象均是女性,按照隨機方法,將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有42例患者。干預組患者年齡27~55歲,平均年齡是(41.5±3.5)歲;病程3個月~8年,平均病程是(3.4±1.4)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20例,高中以上1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57歲,平均年齡是(41.8±3.7)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病程是(3.1±1.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19例,高中以上17例。對比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不明顯,P >0.05。
患者在院明確診斷后,予以個體化治療。對照組在治療期間實施基礎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護理方法:①提高患者心理舒適感,完善治療環(huán)境,保障病情安靜、整潔,加設書報架、綠植,準備拷貝有歡快歌曲、相聲的播放設備。關注患者的睡眠狀況,指導患者規(guī)律作息,確保有充足的睡眠,若患者睡眠狀況不佳,予以適當?shù)母深A手段,促進其睡眠。在治療過程實施各項操作時關注患者的反饋,提前做好解釋工作,告知配合要點,操作過程保持動作輕柔、準確,以免患者產(chǎn)生不適。②加強認知心理干預,為患者普及乳腺增生疾病知識,說明治療重點,告知配合要點,講解患者關心的疾病轉(zhuǎn)歸方面情況,說明各項指標代表的意義,耐心回答患者存在的疑問。將科室印制的健康資料方法,主要包括疾病的保健常識、食療方法等。④心理干預和情緒調(diào)節(jié),強調(diào)乳腺增生并非乳腺癌,不必過于緊張。治療過程多與患者溝通,重視護理細節(jié),比如表情、動作、眼神,多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問題,及時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起伏,予以及時的干預。鼓勵患者主動表達自身的想法和訴求,予以足夠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幫助患者轉(zhuǎn)移對疾病的專注,傳授其進行正確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正確方法,鼓勵其進行積極的自我調(diào)節(jié)。⑤社會支持干預,對患者存在的錯誤管道進行糾正,引導其盡快走出心理陰影。鼓勵患者日常多接觸外界,動員同一病區(qū)的病友多做交流,促進孤獨感減輕。指導并鼓勵患者適當?shù)膮⑴c功能鍛煉,以促進心情放。和家屬做好配合,給予患者家庭的溫暖,幫助患者建立信心。
分別采用抑郁及焦慮自評量表評估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心理狀況,兩類量表總分均是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差。
患者乳房疼痛等癥狀消失,病灶消失,為治愈;患者乳房疼痛等癥狀改善,病灶縮小,為有效;患者乳房疼痛等癥狀依然存在,病灶無變化,為無效。
本文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士s 表示,實施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組患者接受護理后抑郁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均更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心理狀態(tài)
干預組患者獲得了更高的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 <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
乳腺增生發(fā)生后,患者多是因乳房疼痛,存在腫塊來院就診,主要特征是患者的乳腺內(nèi)主質(zhì)和間質(zhì)有不同程度增生存在,進而導致乳腺的結(jié)構(gòu)在數(shù)量與形態(tài)上發(fā)生異常[2]。乳腺增生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其病情會隨心緒變化加重。但大多數(shù)乳腺增生患者的心理狀況并不理想,分析原因,多在于乳腺增生癥狀和乳腺癌相似,一些患者在還未明確診斷時會誤認為得了癌癥,這在很大程度加重了其心理負擔,因此產(chǎn)生不良情緒;也有患者由于認知程度受限,可能擔憂預后,害怕乳房功能存在障礙使生活、婚姻受到影響,容易有不良情緒產(chǎn)生,如自卑、焦慮、抑郁等,進而影響參與治療的配合度,甚至是治療效果。由此可見,在治療過程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積極干預,是提高療效的關鍵。
本文予以干預組心理護理干預,獲得結(jié)果:干預組患者接受護理后抑郁及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均更低;干預組患者獲得了更高的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 <0.05。充分證明,乳腺增生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臨床療效,保障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