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西院區(qū)外一科 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普外科患者越來越多[1],影響患者愈后主要原因為感染和疼痛,感染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感染對患者生存質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2],延長住院時間。疼痛導致患者產生焦慮、害怕等一系列負面情緒。為了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我們在一直探索有效護理措施,減少疼痛和感染的發(fā)生,有利于患者盡快康復,充分利用醫(yī)療資源。精細化護理管理特點為護理精細化[3]、完整性,屬于全新的護理模式,保證每項護理措施都落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護理質量。常規(guī)護理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在本次研究中,分析普外科實施精細化護理管理對控制患者術后疼痛與感染的效果,現將具體護理方法應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共76例,本次實驗與研究均為患者自愿參加,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平均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設為對照組,該組共有38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齡介于16~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8±6.13)歲。進行精細化護理管理設為觀察組,該組共有38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介于15~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51±6.45)歲。對比兩組患者的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做好手術準備,配合醫(yī)生手術治療,手術結束后給予日常護理,避免感染發(fā)生。
觀察組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管理,①無菌管理:手術使用的器械派專人管理和嚴格消毒滅菌。②空氣消毒:對手術室和患者接觸的器具,空氣消毒大概30分鐘左右在手術前。③心理護理:大多數患者會出現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和患者溝通,及時疏導患者不良情緒,傾聽患者擔心的問題并且耐心地給予解答。分享手術成功案例,增強患者自信心,主動配合手術。④設置責任護士和手術護士共同監(jiān)督,嚴格執(zhí)行消毒制度。⑤手術結束后,為患者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注意保暖,清理干凈血漬,回病房過程中注意保護引流管和切口,告知患者家屬手術后注意事項。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后感染和疼痛的情況。疼痛評分采用數字評分法,滿分為0-10分,分數越高代表疼痛明顯,分數越低代表疼痛不明顯。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后最后所有的數據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相關處理。處理數據時計量資料一般用t 值檢驗,計數資料一般用X2檢驗,對比兩組數據,數據差異通過P 值來判定。
2.1 對比兩組患者疼痛情況:對照組在手術后24小時、2天、3天的疼痛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且P<0.05,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疼痛情況
2.2 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生感染的概率:對照組發(fā)生感染的概率(23.68%)明顯多于觀察組(5.26),且P<0.05,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感染發(fā)生的情況(%)
研究發(fā)現,普外科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較高,常見的有疼痛和感染,感染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宣告著手術的失敗,嚴重甚至會威脅患者的生命。普外科病人病情差異大,精細化護理管理得到廣泛的應用[4]。普外科手術后疼痛在24小時內比較明顯,會牽連其它內臟疼痛,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精細化護理有明確的目標,把護理流程都規(guī)范化和精細化,嚴格無菌操作,減少感染發(fā)生,及時和患者溝通,疏導患者負面情緒,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復。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緩解醫(yī)護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手術順利開展,改善患者負面情緒,護理效果較為明顯。
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在手術后24小時、2天、3天的疼痛評分顯著高于觀察組,且P<0.05,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發(fā)生感染的概率(23.68%)明顯多于觀察組(5.26%),且P<0.05,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普外科實施精細化護理管理對控制患者術后疼痛與感染的效果良好,減少感染發(fā)生概率,改善患者疼痛情況,患者住院所用時間縮短。
總而言之,普外科實施精細化護理管理對控制患者術后疼痛與感染的效果顯著,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較大的改善,具有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運用的優(yōu)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