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成敏
(黔南州人民醫(yī)院 貴州 都勻 558000)
腦卒中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病,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的生活條件的明顯改變,現(xiàn)代化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目前腦血管病已成為危害我國中老年身體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高發(fā)病率的特點,對腦功能的損害表現(xiàn)為偏癱、失語、偏盲、癡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嚴重降低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本文對我院收治的88例腦卒中患者進行了研究,通過實證性分析來研究腦卒中危險因素的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如下所述:
選擇我院收治的88例腦卒中患者納入到本次研究對象當中,隨機抽取44名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其余44名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研究,研究對象納入時間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對照組44例患者中,包括了24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年齡在45~77歲之間,年齡均值為(54.3±3.3)歲;觀察組44例患者中,包括了26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齡在44~76歲之間,年齡均值為(53.8±3.2)歲。兩組患者進行基本資料的比較,差異較?。≒ >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針對危險因素護理干預:建立患者的入院檔案,實施高血壓分級管理,血壓降至<130/85mmHg;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與運動指導;合理控制血糖:空腹血糖<6.0mmol/L,隨機血糖4~8mmol/L,糖化血紅蛋白<7%;對高脂血癥進行干預,早期使用強化他汀類藥物,最好是在晚飯后服藥;對肥胖超重的干預:控制飲食,避免暴飲暴食,以低脂低鹽飲食為主,每日食鹽量<2g,脂肪含量<50g/d,保證每天足夠的營養(yǎng)攝入量[2];對生活習慣的干預,養(yǎng)成健康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戒煙戒酒,監(jiān)督控制患者吸煙[2]。
研究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有數據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t 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P<0.05時,表明兩組腦卒中患者的相關研究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較好,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如表一。
表1 兩組的治療依從性比較(分)
兩組患者分別對護理工作進行評價,觀察組患者的評價相對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如表2。
表2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迅速到來,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升高的趨勢,老年人群的身體功能逐漸減弱。引起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包括兩種,一是患者的年齡、性別、種族、家族史等不可改變的因素,二是吸煙、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可以改變的因素[1]。在護理工作中從這些可以改變的因素入手進行護理干預,來逆轉動脈硬化進程,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腦卒中患者大多患有高血壓,男性腦卒中患者有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護理人員應掌握患者的一手資料,針對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減少腦卒中后并發(fā)癥,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依從性。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率為56.82%、基本滿意率為36.36%、不滿意率為6.82%、護理滿意度為93.18%,對照組患者的滿意率為47.73%、基本滿意率為25.00%、不滿意率為25.00%、護理滿意度為75.00%,存在明顯的差異(P <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按醫(yī)囑服藥評分分別為(16.59±2.50)分、(11.20±2.04)分,合理飲食評分分別為(17.56±2.89)分、(12.23±1.98)分,規(guī)范鍛煉評分分別為(17.12±2.66)分、(11.22±2.58)分,疾病認識評分分別為(15.23±2.15)分、(10.56±2.85)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說明接受針對危險因素的護理干預后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治療依從性均明顯優(yōu)于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2]。
綜上所述,針對危險因素實施的護理干預在腦卒中患者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