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移動互聯時代各類工具和媒體的迅猛發(fā)展,高職院校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在黨員教育培訓中,不僅要更新觀念、提高認識,還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zhàn)。充分發(fā)揮移動互聯網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黨員信息化教育培訓方法,增強黨員教育培訓的實效性,促進黨員教育培訓邁向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提升黨員教育培訓科學化水平。
【關鍵詞】新時代 基層黨組織 信息化教育
黨員教育培訓是黨的建設中一項基礎性和經常性的工作,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發(fā)展壯大,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戰(zhàn)斗力,與它時刻保持黨員的先進性教育分不開。傳統(tǒng)教師和學生黨員教育主要通過聽黨課、集中學習、社會實踐、訪談以及民主討論等途徑完成,在新媒體時代這些傳統(tǒng)方法依然有其價值,但不能完全滿足需求,不利于實現個性化培養(yǎng),不利于激發(fā)師生黨員學習的主動性,也同社會實踐有所脫離。這就要求必須改革黨員教育的路徑,使得新時期教師黨員的教育方式方法能夠與時俱進,要與中心工作相結合,黨建才會邁上新臺階,且怎樣有效利用移動互聯技術開展黨員教育成為新時代高校黨員教育的最新最熱話題。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黨校如何開拓思維、積極創(chuàng)新途徑,更好地發(fā)揮陣地熔爐作用?湖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各級黨校通過藍墨云班課、借助問卷星平臺等方式,讓黨課走下三尺講臺,來到指尖上。
一、藍墨云班課“點燃”學習興趣
近幾年,湖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各級黨校均利用新媒體開展網絡教學。培訓班開班前,均先在藍墨云班課上建設班級。一方面,將黨課的所有資源上傳至藍墨云班課上,用學習積分激發(fā)學員的學習欲望,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提升學習興趣效果明顯;另一方面,利用藍墨云班課進行培訓班的管理,如考勤、作業(yè)、課堂討論、發(fā)言等,精確地掌握每一名學員的平時表現,客觀和公平地評價學員。
2018年,學校黨校藍墨云班課上傳資源191個,資源使用6179人次;各分黨校入積極分子藍墨云班課上傳資源1958個,資源使用33699人次。學員在零散時間登錄學習,獲取積分,營造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今年上半年的發(fā)展對象與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考試的通過為99%。云班課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成功應用,不僅迎合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黨員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也符合黨中央關于加強黨建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信息化助推基層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讓黨的旗幟在互聯網上高高飄揚。
二、紅色教育資源開發(fā)助燃學習熱情
根據省委遠教辦《關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微黨課視頻創(chuàng)作競賽活動的通知》精神,湖南省將在全省范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微黨課視頻創(chuàng)作競賽活動。以此為契機,結合學校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職教行的承辦單位,要進一步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黨建教育結合,將地方紅色旅游資源、行業(yè)企業(yè)文化與黨課培訓資源結合。學校組織了各二級學院與職能部門紛紛展開了紅色教育資源開發(fā),各部門根據所收集的材料成立專業(yè)團隊,拍攝了反映隨時代發(fā)展迎來巨變的鐵路行業(yè)系統(tǒng)宣傳片《時代車輪滾滾向前》;拍攝了以本地紅色資源黨史上著名人物揭示他們時代價值的《走進羅學瓚》與《一代驕楊--楊開慧》;拍攝了聚焦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時代先鋒,展現學校教師生動案例和先進事跡的《高鐵守望者》與《和學生在一起,我最快活》。并作為黨支部書記培訓與學生黨校培訓的教學資源進行使用,受到廣大學員好評。
三、專業(yè)網絡平臺提升學習質量
隨著網上課堂越辦越火,學校各級黨校積極開拓黨員、黨務工作者、黨員干部的培訓方式,依托“全天候、開放化、菜單式”的權威學習平臺,利用國家行政學院的大師級師資與優(yōu)質課程,提升學校黨校學員的學習質量。如結合學校新任干部的實際情況,在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訂制了《高校管理干部業(yè)務能力和素質提升》專題網絡學習課程;通過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大學生網絡黨校對基層黨支部書記和教師黨支部書記開展專題培訓;組織學校優(yōu)秀教師參加師德師風在線網絡學習。將學員的學習時間在線計時、學習體會實時上傳,實現對學員學習情況的量化考核和真實統(tǒng)計,深化“碎片化時間”學習,提高學習的自由度,實現“全天候學習”效能最大化。
四、問卷星強化學習效果
為了應對廣大黨員業(yè)務忙,平時很難有系統(tǒng)時間進行集中學習與培訓的特點,利用了新時代新青年都愿意利用手機實時獲取信息的特點。為迎接建黨97周年而舉辦的新黨章知識競賽,就充分利用了網絡學習的方式,將十九大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擬制出近300道試題,全部上傳問卷星網站,全校一萬多名師生共同在網上學習、練習。為了學好新黨章,有的黨員在凌晨“刷題”練習,有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練習,在全校形成了“萬、千、百”人共同學習新黨章的良好氛圍,全面掌握新黨章的總體結構和各項內容,引導廣大師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切實增強廣大黨員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崗位、履職盡責,為推進學校創(chuàng)新發(fā)展,爭創(chuàng)“雙一流”和“特高”校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組織保障。
參考文獻:
[1]“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黨支部與教工黨支部共建的研究[J].張威.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23).
[2]“兩學一做”視域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思考[J].鄧晗,張輔松.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6(24).
[3]高?!盎ヂ摼W+黨建”工作模式的實踐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11).
作者簡介:羅偉(1979-),男,湖南株洲人,教授,湖南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軌道交通機車車輛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