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世界不太平,日本和韓國在貿易摩擦中吵吵鬧鬧,美國的總統(tǒng)也是指了天、畫了地,接著朝盟友來一刀——全世界都對不住他美國。這樣的環(huán)境讓資本市場焦慮難安,美股震蕩不前,滬指圍繞2800點拉鋸。
A股不是沒有利好,兩融標的股增加到1600只、證金公司下調轉融資費率80個基點、兩融取消最低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于130%的統(tǒng)一限制等,可市場就是盯著世界而不能“心領神會”。
美股和A股到底哪個有上漲空間,到底哪個現(xiàn)在值得入場?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略過數據顯示的A股整體低估這個事實,來看看另外兩個事實。
一個是世界頭號對沖基金橋水在本周表態(tài):現(xiàn)在是加倉中國的好時候。其實,橋水基金在二季度就加倉了中國股票。
另一個是本刊接觸的國內某百億級私募介紹說,不少外資借道國內的資產管理公司加倉中國股票。
外資不見得更聰明,但他們也不是股市“活雷鋒”,可他們是典型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他們知道中國市場在世界資本市場中的比較價值。
和國內散戶風格不同的是,外資更愿意在基本面和長期投資的邏輯中,發(fā)現(xiàn)和等待一個市場、一只股票的價值兌現(xiàn)。
而且A股也的確有大批值得加倉的股票,這包括那些大白馬“偽爆雷”股。所謂的“偽爆雷”股,就是這些公司盡管在某個季度業(yè)績遭受挫折但基本面依然良好。
就像貴州茅臺,去年10月曾因三季報業(yè)績增速不如預期迎來跌停,但公司旋即恢復增長,股價隨之步步走高,本周更是連創(chuàng)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