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寧
摘要:在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只要教師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就可以有效利用各種時機、多種形式開展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241-02
1.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意義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具備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在各項交際活動中傾聽、表達與交流,并初步學會文明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然而,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語文教學基本注重課文知識的教授,常常重視“讀、寫”而忽視了“聽、說”。因此,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以生為本、以學生主體”的教育思想的良好體現(xiàn),也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將來負責的態(tài)度,還是學生自身發(fā)展、國家社會進步的需要。
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對新課程改革發(fā)揮了推動作用,也促進了素質教育的實施。語文素養(yǎng)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的前提,而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又對其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當前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更應高度重視口語交際教學,并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以突破傳統(tǒng)教學思想與模式的限制,促進語文教育的長遠發(fā)展。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采取的是知識灌輸?shù)姆绞剑瞄喿x課都是以教師的知識講解為主,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互動非常少,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完全來自教師,很少有機會發(fā)表自身的看法和見解,這不但壓抑了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還不利于他們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講解輕口語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深,加上評價體系的不健全,導致教師把閱讀教學的主要精力放在語文知識的講解上。應試教育下對學生語文學習情況的評價是以考試成績作為依據(jù)的,小學語文考試是以筆試的形式進行的,沒有涉及口語交際能力,因此教師普遍比較忽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強,這個時期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有利于學生未來的進步和發(fā)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做好閱讀和口語的整合。
3.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
3.1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口語交際的情境,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1)注重課本插圖的有效應用,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小學語文課本的主要特點是插圖多,這是由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決定的。教師要充分挖掘課本的這一教學資源,利用課本的插圖進行語文教學。在低年級的語文學習的時候,看圖說話是學生的一項重要能力。它可以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語言能力。圖片雖然是靜止的,但是圖片往往有著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深刻的內涵。教師可以訓練學生觀察圖片,發(fā)掘圖片中的含義,并用語言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運用課本中的插圖進行看圖說話,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特點。例如在學習《狐假虎威》時,在學習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能夠觀察課本中的圖片,通過圖案想象故事情節(jié),然后學生可以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的想法,然后在課堂上展示。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圖片中的情節(jié)表演出來,學生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道具進行輔助。
(2)有效利用網(wǎng)絡資源,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深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例如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可以找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圖片,投射在屏幕上,學生先進行觀察然后看圖說話。教師還可以利用視頻資源,視頻是動態(tài)的,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例如在學習有關景色描寫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收集一些展現(xiàn)自然風景的視頻資料,學生觀看視頻,然后用自己的話描述視頻中的景色。視頻相較于圖片更加生動逼真,使學生身臨其境,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口語表達的熱情。
(3)模擬生活情境,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從口語表達的角度來說,有過親身體會、思考過才會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小學生的經(jīng)歷經(jīng)驗有限,強行讓小學生說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不熟悉的場景或事物,學生自然無話可說。教師在進行口語訓練的時候可以模擬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讓口語課堂接近現(xiàn)實生活,生活化。例如教師可以結合當下社會熱議的“中國式過馬路”的現(xiàn)象,讓學生角色扮演,有的學生扮演路人,有的學生扮演記者,然后進行對話,學生在規(guī)定的情景中進行對話不僅可以提升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
3.2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改變觀念,加深教師對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的重視,該變他們意識中交際能力是學習成長中日積月累自然形成的看法。首先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地課堂環(huán)境,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的緊張情緒,保證在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時,學生能夠不緊張,不害怕回答錯誤,同時表述的過程中能夠較為連貫,富有邏輯性。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在營造環(huán)境上面可以采用教學游戲的形式,幫孩子放下心里面的包袱,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等形式進行導入,給學生播放一些與將要學習的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等內容,放松他們緊張的情緒同時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3.3進行寫作訓練。
小學語文的課本中存在許多優(yōu)秀的文章,可以通過對這些文章進行續(xù)編、改編的形式鍛煉學生的較大能力。續(xù)編和改編既可以讓他們寫到紙面上來,也可以通過口頭敘述的形式進行,在進行表達的過程中,若出現(xiàn)了問題,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改正,避免語言上的錯誤二次發(fā)生。在進行續(xù)編和改編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列一個提綱,之后再根據(jù)提綱進行續(xù)編和改編,在避免表達發(fā)生錯誤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邏輯能力。對課文的續(xù)編和改編具有很大的趣味性,鍛煉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讓學生對表達的熱情更加強烈。記日記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通過記日記的形式,學生可以將一天發(fā)生的事情根據(jù)事件的順序進行敘述,模擬人與人之間的敘述過程,當真是進行敘述時就能更加流利。
3.4老師評價要合理客觀。
學生都喜歡被鼓勵、被表揚,那么老師的評價如果足夠客觀、正確,就非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友好參與、傾聽以及交際的熱情,這就需要做好以下幾個工作。首先,氛圍一定要民主和諧。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老師和學生互動評價,讓公平性更好展現(xiàn)。其次,采用多樣化的評價。評價方式并非單一不變的,可以通過自評、互評、點評等方式使得評價方式多種多樣,讓學生在互動評價中體會到評價的樂趣。另外,要發(fā)揮激勵機制。學生在口語表達之后,老師要對有點積極給予肯定,對于缺點,老師要積極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改正。表揚和批評都需要客觀合理進行,一刀切的方法不可取,在合理客觀的評價機制下,幫助學生可以學到更好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口語交際是現(xiàn)代社會需求的一項重要能力,小學生作為口語交際學習的啟蒙階段,老師應該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讓他們學會口語交際的正確方法和手段,不斷的提升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林修輝.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8(02):104-105.
[2]張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學苑教育,2017(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