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徐素萍
(三江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江蘇南京 210012)
在口語和書面語體中,程度副詞的使用具有不同頻率和層級差異性。在該文涉及的封閉語料中,程度副詞標記在典型書面語中出現的頻次明顯低于典型口語中的使用頻率。在科技語體中,程度副詞標記客觀實現了傳知功能,并在層級差異上體現出典型書面語的特點;自然口語中的程度副詞主要實現了主觀語義程度的評價功能,在內部的層級差異上比科技語體中的程度副詞更加細膩多樣。程度副詞標記是程度標記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而其層級性既具有明確的客觀差異,又顯現了主體對其認知的模糊性與相對趨同性。
為了證實并詳細比較程度副詞內部的層級差異性,該文作者在導師的指點下,制作了相關調查表,其制定依據是:在比較不同或相近層級的程度副詞時,其出現的語句條件是一致的,以防被多余的變量擾亂。調查表主要有兩項內容:
第一項是比較科技語體中,在同一言語條件下,兩類不同程度副詞的程度語義等級大小;
第二項是對每一組內部級別(包含5類)進行比較時,以1為最高,0.75為次高,0.5為中級,0.25為次低,0為最低,以此來細化不同組別的程度副詞內部的語感差異性,從而根據調查數據推斷出所涉及的副詞標記的程度差異性,另外第二項內部也針對不同程度結構加以調查,下文將做出詳解。
調查發(fā)現程度副詞內部其級別有高低之分,該文的角度則是在客觀計量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并分析產生層級差異性的原因。
首先,書面語體中的程度副詞具有認知客觀性和相對穩(wěn)定性。程度副詞內部的級別差異性是該文研究的重點之一,總體來說,書面語體的程度標記不及口語豐富,將每個具體的程度副詞都算作一類程度標記的話,經過對比,典型書面語體即科技語體中共出現26類副詞性程度標記;而典型口語中則出現36類副詞性程度標記。
該文作者已收集并窮盡梳理了典型書面語的10萬字語料,其中出現的程度副詞如絕對程度副詞包括:超量級程度副詞“太”有9項,25項高量級的極高級程度副詞“極”、4 項“極為”、8 項“極其”、1 項“極度”、13項“非?!薄? 項“相當”、1 項“絕對”,高量級中的次高級程度副詞共有96項“很”、18項“十分”,低量級程度副詞“幾乎”有11項。
相對程度副詞如多項比較程度副詞:162項“最”、5 項“至”、15項“特別”、10 項“尤其”、2 項“尤為”。雙項比較程度副詞包括:44 項“更”、4 項“更為”、6 項“更加”、2 項“還”、47 項“較”、21 項“比較”、4 項“較為”、3項“稍”、1 項“略”、15 項“甚至”。雙項異時比較程度副詞(一個對象不同時點比較):65 項“越”、1 項“愈加”、17項“愈”。
表達理性態(tài)度是科技語體的典型特點,即表達求知以及傳播知識的科學態(tài)度,強調學術性的典型書面語往往不需要表達情感??萍颊Z體中出現的程度副詞標記也體現了這一特點。
為了保證數據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被調查的受眾達95人,他們均為該文作者所執(zhí)教的大四本科生,語言文字能力也較為成熟,并具有基本的關于程度副詞的辨識能力,回收的有效調查問卷有95份。調查表的第一項即根據科技語體中出現的程度副詞標記層級大小來展開考察。調查結果發(fā)現,程度副詞的內部級別具有普遍的認知客觀性和相對穩(wěn)定性。
其次,書面語體程度等級認知差異具有模糊性和相對趨同性。第一項調查兩類程度副詞(以“a”和“b”代替)在同一句式中的程度意義等級差異,問卷設計了四種可能性讓被調查者選擇,即“a>b”“a
從表1可以得出如下幾點結論,第一,不同程度副詞內部的層級比較趨同度具有差異性。綜合其選擇趨同度較大的幾組結果為:太<極、極其>非常、非常<相當、相當>很、十分>很、最>特別、特別=尤其、還<更、較>稍。
且綜合表1數據,可以推斷出“極其>相當>非常>十分>很”這一結果??梢钥吹剑吡考壍臉O高級程度副詞“極其—相當—非?!钡礁吡考壷械拇胃呒壋潭雀痹~“十分—很”,構成一個相對客觀的由高到低的連續(xù)統(tǒng)。其中比較趨同度最大的是多項比較程度副詞 “最>特別”,為 94.7%,例如:
(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2)生物圈是特別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可見“最”級位于多項比較中的最高端,而“特別”僅表多項比較中需要突出的一項。多項比較程度副詞“特別”沒有“最”高,且未出現單音節(jié)“特”的用法。而在口語語體中,也傾向于使用雙音節(jié)“特別”而非“特”,這與漢語雙音節(jié)化的趨勢保持一致。
第二,極高級程度副詞的語感層級高于超量級程度副詞。極高級程度副詞“極其、極”處于極高級的最高一端,而在語感層級上,80%的多數人選擇了“極”高于超量度的“太”,這一點出乎我們的意料,例如:
(3)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性太大。
(4)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性極大。
由此,超量度的“太”在等級上弱于極高級的“極”,“太”凸顯某一性狀的超出常規(guī),但不一定達到該性狀的極端。但是由于“太”具有較強的口語性的評價意味,不宜與高量級混為一談,因此可單獨列為一類。
第三,兩類程度副詞的級差沒有絕對差值。從表2可以看出,9組兩類程度副詞的比較中,在主觀認知上沒有一組是完全統(tǒng)一地僅就一項進行選擇,在同一類型且級差相近的程度副詞中出現的選擇差異性也最大,如“非?!迸c“相當”,例如
(5)蛋白質對人的生長發(fā)育非常重要。
(6)蛋白質對人的生長發(fā)育相當重要。
95人中選擇“a>b ”的共 25 人,選擇“a
在比較二者的級差時,并沒有一個可以依據的客觀標準,這也造成了使用主體選擇時的搖擺與困惑。二者的共同語義是程度高,但具體的層級差異不好界定,從而使得程度相近的程度標記其認知分歧度也較大。由此,該調查表可從使用主體的趨同度大小上解決這一問題。
以下重點研究了典型口語中的程度副詞內部的層級性問題,并發(fā)現語氣詞與部分程度副詞共現結構的接受度高。我們詳細計算并總結了程度副詞程度義的平均值,其中論述了絕對程度副詞的程度值、相對程度副詞的程度值等問題。
口語語體多用生動式,以加強情感表達,追求形象性,有時具有夸張意味,并在已有表達式上不斷更新,且程度等級更細。典型口語10萬字的語料中出現的絕對程度副詞如超量級或高量級程度副詞為:“太”共86項;高量級的極高級程度副詞如:“極”共12項、“非?!惫?9項、“好”共 26 項、“多么”有 5項、“相當”共 10項、“透”有 1 項、“無比”有 2 項、“極其”有 1 項、“絕對”有 5項、“萬分”有2項;高量級中的次高級程度副詞如:“很”共 322 項、“大”有 15 項、“滿”共 3 項、“挺”共 90項、“夠”有6項、“十分”有6項;低量度程度副詞如:“有點”有 3項、“幾乎”有 5項、“有些”有 1項。
相對程度副詞中如多項比較程度副詞包括:“最”共 114項、“頂”有 2項、“特”有 1項、“特別”共 20項、“最為”有1項、“尤其”有4項;雙項比較程度副詞包括:“更”共 12 項、“稍微”有 2 項、“較”有 2 項、“稍”有 1項、“比較”共 46 項、“更加”有 2 項、“略微”有 1 項、“甚至”有3項,雙項異時比較程度副詞如:“越發(fā)”有1項、“越”共 19項。
在調查中,對于每組5個程度副詞的程度級別比較,該文作者綜合每一個被收集而來的程度副詞的集體數據,將其加以累加,如“太”一詞的程度級別包含“0”“0.25”“0.5”“0.75”“1”5 個選項,“0” 為最低,“1”為最高,計算時先算出總程度值,即“0×2(人)+0.25×25(人)+0.5×21(人)+0.75×31(人)+1×16(人)=6.25+10.5+23.25+16=56”,然后再除以總人數95人,最后得出該程度副詞的程度義平均值為0.589。(為保證比較的精確度,語義程度值設定為小數點后3位,后四位四舍五入),文中使用平均數的通用符號“x”(讀作 x bá)。
2.2.1 絕對程度副詞的程度語義值
首先,我們分析匯總了“絕對程度副詞+性質形容詞”做謂語時的程度副詞程度語義值。在第一組,絕對程度副詞的程度語義值分別如下。
一是“太2+性質形容詞+了”做謂語時“太2”的程度語義值。
在這一語句中,根據語感,共有31人選擇了程度副詞 “太”的程度級別為0.75,21人選擇了居中的0.5,16人認為其程度級別高達1,僅有2人選擇級別最低的0級。我們將不同級別與對應的人數相乘后,再相加并得出程度語義總值為56,再除以95人,得到“太”這一程度副詞在此句條件下的程度義平均值,約等于0.589??傮w看,認知主體大部分都認為絕對程度副詞“太”的程度級別較高。
二是“極+性質形容詞+了”做謂語時“極”的程度語義值。
在上例中,共有62人認為“極”的程度為最高級別的1,21人選擇了較高的0.75,6人選擇了居中的0.5,6人選擇了較低的0.25,無人選擇最低值。按照如前所述的計算方法,最后得出的語義程度總值為82.25,而“極”一詞的語義程度均值約等于0.866,超越了之前同一結構中“太”的程度義。
三是“非常+性質形容詞+了”做謂語時“非?!钡某潭日Z義值。
在該組條件下,通用程度副詞標記“非常”的語義程度級別低于“太”和“極”,共有43人認為“非?!闭Z義程度是居中的0.5,28人傾向于較高的0.75,7人選了最高級別的1,14人選擇了較低的0.25,僅有3人認為程度級別為0。經過計算,95人對于“非?!钡恼J知語義程度總值為53,而人均認知程度語義值為0.558。
四是“好+性質形容詞+了”做謂語時“好”的程度語義值。
程度副詞“好”具有較強的口語情態(tài)性,多達77人認為其程度級別為0,14人選擇了較低的0.25,4人選擇了居中的0.5,無人選擇較高和最高級別。因此,“好”的程度語義總值僅為5.5,而均值很低,僅為0.058。
五是“相當+性質形容詞+了”做謂語的程度語義值。
共有34人認為程度副詞“相當”的程度語義值為較低的0.25,24人選擇了居中的0.5,18人則傾向于較高的0.75,13人選擇了最高級別1,6人認為級別為0。經過計算,“相當”一詞的語義程度總值為47,而均值為0.495。
第一組設定的語句條件為 “作業(yè)+絕對程度副詞+性質形容詞‘多’+了?!?,將副詞“太”“極”“非常”“好”“相當”分別代入句中,最后統(tǒng)計并計算出的程度義平均值如下表2所示。
其次,第二組中,“絕對程度副詞+性質形容詞+的”做謂語的程度語義值分別如下(見表3)。
(12)老張家夠亂的。
總值=0×3(人)+0.25×4(人)+0.5×7(人)+0.75×18(人)+1×63(人)=1+3.5+13.5+63=81
平均值=81÷95≈0.853,為行文簡潔,以下計算過程均從略。
(13)老張家挺亂的。
(14)老張家好亂的。
(15)老張家滿亂的。
(16)老張家蠻亂的。
表3 絕對程度副詞“夠、好、滿、挺、蠻”的程度義平均值表
對比一下第一組和第二組中同一個程度副詞“好”,其語義程度完全不同,第一組中“好”在“作業(yè)好多了”中的程度均值為0.058,而第二組中“好”在“老張家好亂的”中的程度均值為0.580,由此可以推測出“絕對程度副詞+性質形容詞+的”比“絕對程度副詞+性質形容詞+了”可能要強數倍。程度副詞“好”的程度語義值在兩種不同的結構中正好相差十倍。以上5例中,句末語氣詞“的”均可刪除且不改變基本句義,但“程度副詞+性質形容詞”的程度語義值一般不及“程度副詞+性質形容詞+的”的程度語義值高,其原因在于句末語氣詞“的”加強了確信意味,從傳信的角度加深了程度意義。
在第二組的言語條件下,語義程度強弱排列為:夠(0.853)>好(0.580)>滿(0.471)>挺(0.329)>蠻(0.266)。
有一位被調查者認為“滿”和“蠻”其程度相同,但是在給出數據時,她又用了不同的數值,這一點說明使用主體在選擇時仍然有偏向性?!靶U”多見于南方方言中表述程度。另外從上表可見,程度義最高的程度副詞“夠”的認知趨同度也是最大的,共有63人在本組中選擇了最高級別。
再次,“絕對程度副詞+性質形容詞”做補語時,程度副詞的程度語義值分析如圖1所示。
第三組的語句條件設定為 “他穿得+絕對程度副詞+性質形容詞‘好’+啊! ”,我們將副詞“相當”“多么”“十分”“極其”“絕對”代入句中,95人做出的程度認知等級選擇如下圖:
關于每個程度副詞的程度均值,最終統(tǒng)計結果見表4。
表4 補語中的程度副詞(絕對、極其、相當、十分、多么)程度語義均值表
圖1 “絕對程度副詞(相當、多么、十分、極其、絕對)+性質形容詞”做補語的程度等級認知差異圖
這一組中程度語義等級為:絕對 (0.889)>極其(0.824)>相當(0.416)>十分(0.347)>多么(0.15)。
再對比一下“極其”與第一組中的“極”,“極其”的程度值為0.824,“極”的程度值為0.866。高量級中極高級程度副詞“極”為主要構詞語素的副詞,如“極”“極其”,二者的程度語義是比較接近的,都在0.8的高程度徘徊。而口語中使用單音節(jié)的“極”(12項)比雙音節(jié)的“極其”(1項)頻率更高,其一是因為音律協(xié)調,其二是因為其表義更強烈。
程度義的高低,受到構詞語素意義的影響,同時也與其構詞能力相關。如“絕對”與“極其”相比,除用作程度副詞外,還可作為形容詞使用,其基本義表示“不受任何限制的,沒有任何條件的”,因其兼實詞類別,其獨立性比“極其”更強,“極其”僅可作為副詞使用。程度副詞標記“絕對”在該組中的語義程度值最高。
另外,絕對程度副詞做補語的程度語義值統(tǒng)計結果如下,第四組的程度副詞直接出現在補語的位置,補充說明中心語的程度級別(見圖2):
(17)小李激動萬分。
(18)小李激動異常。
(19)小李激動無比。
(20)小李激動非常。
(21)小李激動得很。
圖2 絕對程度副詞(萬分、異常、無比、非常、很)做補語的程度等級認知差異圖
“異常”除程度外,表達一種“異于尋常”的心理感受。在程度標記的不同組別中,人們關于某一程度標記的心理程度級別會有所偏移。如“非常”一詞。(在表2的一組中,“非?!钡某潭日Z義均值為0.558)。
而在程度副詞直接做補語的結構中,其程度級別為:無比(0.771)>萬分(0.684)>異常(0.642)>非常(0.316)>很(0.108)
副詞中的具象化語素影響了該副詞的程度值。《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一詩中的“可憐體無比”,其中“無比”指沒有誰能夠與其相比,早在漢代這一形式實為狀中結構的最小短語,另外成書于東漢的 《漢書·霍去病傳》中的“於今尊貴無比”已經開始虛化,“無比”表達“無與倫比”之意,這說明在漢代“無比”一詞在用法上虛實并存。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中第四十一回中,出現了“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的句子,“無比”在句中做程度補語。在現代漢語中,“無比”最初的“沒有什么實體可類比”的基本義仍然影響了其作為副詞的抽象語義,使得其認知程度義較高。
2.2.2 相對程度副詞的程度語義值
首先,該組選取有關雙項比較程度副詞例句如圖3、表5所示。
(22)他比較胖。
(23)他略胖。
(24)他有點胖。
(25)他有些胖。
(26)他稍胖。
圖3 雙項比較程度副詞(比較、略、有點、有些、稍)做狀語的程度等級認知差異圖
表5 雙項比較程度副詞(比較、有些、有點、稍、略)程度語義均值表
該組的語義程度大小為:比較 (0.932)>有些(0.642)>有點(0.405)>稍(0.258)>略(0.189)。
其次,選取關于多項比較程度副詞的例句如圖4、表6所示。
(27)人特別多。
(28)人尤其多。
(29)人越發(fā)多。
(30)人更多。
(31)人更加多。
圖4 多項比較程度副詞(特別、尤其、越發(fā)、更、更加)做狀語的程度等級認知差異圖
表6 多項比較程度副詞(特別、尤其、更加、越發(fā)、更)做狀語的程度語義均值表
最后得出的程度級差為:尤其 (0.803)>特別(0.792)>更加(0.432)>越發(fā)(0.366)>更(0.197)。
推測“更加>更”并不是因為音節(jié)之故,而是由于另一語素“加”加強了多項比較程度副詞“更”的語義程度。
綜上所述,程度副詞的內部層級是在客觀基頻上的主觀微量偏移,偏移度取決于該程度副詞出現的語句條件。那么有沒有一個最理想的語義環(huán)境,在同一語句條件中,將所有的同類型程度副詞代入,然后得出最終所有的客觀的程度級別呢?
在人工環(huán)境下,不太可能做到這一點,其一是因為程度副詞本身類別眾多,具有相近語義的程度副詞標記也很多,同一語句條件下,如果代入過多的程度副詞,其混淆度會大大增加;其二,人腦辨別信息度有限,國內常見的選擇題一般至多4項;其三,計算機的人工智能通常能解決結構良好問題,而此類結構不良問題難以做出判斷。
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努力在同一語句條件下,盡可能多地比較出程度副詞的級別,從而得出其程度語義的近似值;另一方面,利用系統(tǒng)語法的宏觀方法論,分析同一程度副詞在不同條件下的語義值遷移,明白語言是一個系統(tǒng)運作的過程,程度副詞的程度級別會在不同條件下具有一定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