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軍
【摘 要】目的:探討溶栓后進行血壓管理對急性腦梗死治療的作用。方法:選擇2016至2018年,在我院進行急性腦梗死治療的患者40例,按照在溶栓后是否進行血壓管理來對患者實行分組,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不進行血壓管理,觀察者患者進行血壓管理,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經過對兩組患者的對比觀察顯示,溶栓后進行血壓管理的管理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未進行血壓管理的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腦梗死患者在溶栓后進行血壓管理,明顯提高了治療效果,有效的促進了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值得被廣泛地推廣與運用。
【關鍵詞】血壓管理;溶栓;急性腦梗死;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主要因為腦部血液出現(xiàn)粥樣硬化和形成血栓,使管腔狹窄,造成腦內供血不足而發(fā)病[1]。該疾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相當高,十分可怖。在臨床醫(yī)學上,對急性腦梗死多采用溶栓的治療方式,但溶栓治療容易出現(xiàn)副作用,引發(fā)腦顱內出血,所以需要對患者在溶栓后進行血壓的管理,以此來減少副作用的產生機率。本文主要探討的就是溶栓后,血壓管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2]。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16至2018年,在我院進行急性腦梗死治療的患者40例,按溶栓后是否進行血壓管理來對患者進行分組,分成對照組(2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齡(63.5±10.0)歲)和觀察組(20例,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齡(63.5±10.0)歲),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急性腦梗死,且都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根據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急性腦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療后,對照組不進行血壓管理,管理組則進行血壓管理,管理步驟如下:
心理干預:多數患者在溶栓治療過后,都會產生焦慮、害怕等負面情緒,所以專業(yè)的血壓管理人員在患者接受治療過后,需要對患者進行細心、耐心的安撫工作,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保持身心愉悅。
減少醫(yī)源刺激:外界的各種刺激,對溶栓后的急性腦梗死患者明顯,若是患者受到來自外界的刺激,血壓會因為刺激而大幅度波動,發(fā)生危險事故。所以管理人員要時刻關注患者,提醒患者盡量遠離醫(yī)源刺激,減少對血壓的刺激,保持血壓穩(wěn)定。
了解穩(wěn)壓藥物:血壓管理人員理應對穩(wěn)壓藥物全面了解到位,以便于在給患者用藥時,能準確無誤的使用藥物,并能夠熟練地為患者及患者講解用藥準則。
嚴密血壓檢測:急性腦梗死患者在溶栓后,管理人員需要嚴密記錄患者的血壓值,若是發(fā)現(xiàn)血壓有高于或者低于規(guī)定預期值,或是血壓波動的幅度過大時,需要及時向醫(yī)務人員回報,避免出現(xiàn)危險情況。血壓監(jiān)測的時候,要確定患者沒有受到外來刺激,導致血壓沒有因為刺激而升高或者降低,保證血壓監(jiān)測數據的準確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照組患者和管理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治療標準分為基本痊愈:急性腦梗死患者在治療過后,不再有任何神經衰弱、神經功能損傷等后遺癥出現(xiàn),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評分改善達到90%以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復正常,在殘疾評級中為0級;顯效:,急性腦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療過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的評分改善在46%至90%之間,勉強恢復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在殘疾評級中為1至2級;有效:急性腦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療過后,神經功能損傷的評分改善在18%至45%之間,對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較弱,在殘疾評級中為2至3級;無效:急性腦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療過后,一切指標及各項評分情況均無任何改變。以上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損傷改善的評分皆以100%為標準??傆行?(基本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 版本對數據進行分析,管理組與對照組的比較采用 t 檢驗;χ2檢驗計量資料。 P < 0.0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根據對比結果顯示,進行血壓管理的管理組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沒有進行血壓管理的對照組,具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高位病癥,其特點是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以及發(fā)病死亡率也高。急性腦梗死,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臨床醫(yī)學上,常常采用溶栓對該疾病進行治療,治療的效果顯著,治療過后,患者缺血、缺氧等癥狀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不過也會有副作用的產生,因此溶栓后的血壓管理,就變得極其重要[3]。
急性腦梗死患者在進行溶栓治療后,有機率發(fā)生血壓過低,血壓過低,會造成患者動脈動力不足,致使剛溶栓后通暢的血管堵塞,再次形成血栓。同時低血壓還會引發(fā)顱內供血不足,導致患者腦內供氧不足,引發(fā)缺氧狀況[4]。
因此急性腦梗死患者在溶栓后,對患者進行血壓管理,時刻監(jiān)測患者身體狀況以及血壓狀況,根據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狀況,對患者進行全面有效的血壓管理,在溶栓治療中,能起到提高治療的有效效果[5]。
通過上述文中的研究可以得知,對患者進行血壓管理后,可以有效的避免很多不良狀況發(fā)生,在患者出現(xiàn)血壓波動幅度過大時,能及時做出有效措施,因此血壓管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身體恢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管理作用,值得被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岑麗霞,靳敏,袁汝康 . 低分子右旋糖酐輔助溶栓治療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評估 [J]. 黑龍江醫(yī)學,2016,16(9):831-832.
劉思維,周立春,賈偉華 . 腦梗死發(fā)病前使用抗栓藥物治療對急性腦梗死后出血轉化的影響分析 [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18(11):1039-1042.
崔莉紅,冀玉婷 . 應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治療高齡患者急性腦梗死的效果評價 [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6,15(8):1069-1070.
姜大景,胡婷婷,汪華,等 . 多模式 CT 指導下靜脈和動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較 [J]. 中國 CT 和MRI雜志,2016,21(3):38-40,54
張成剛 . 尿激酶靜脈溶栓聯(lián)合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BNP 和胱抑素 C 水平的影響 [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5):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