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萍
【摘 要】 目的 探討預防壓瘡新護理對策在骨科中的應用。 方法 對2018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88例骨折患者進行壓瘡風險評估,采用整體評估和Braden評分法相結合的評估方式。 結果 評估分值大于18分115例,15~18分43例(低風險)13~14分(中風險)22例,≤12分(為高危人群)為8例。結論 骨科患者因為疼痛,患肢腫脹、活動障礙,使用各種支具等原因,極易發(fā)生壓瘡。根據壓瘡的風險評估,對中、高危壓瘡人群進行壓瘡三級監(jiān)控,安置合理體位,選擇合適減壓工具,提倡自我減壓,加強營養(yǎng)支持及皮膚護理等預防措施,能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壓瘡的發(fā)生率。
【關鍵詞】骨科 壓瘡 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8-03--01
國際上仍將壓瘡定義為皮膚和/或皮下組織的局限性損傷,通常位于骨隆突處,由壓力(包括壓力聯合剪切力)所致。骨折患者因疼痛或肢體活動障礙而不愿更換體位[1];骨折患肢的腫脹,加上各種支具的使用;老年骨折患者的皮膚彈性差、皮下組織薄弱、大小便失禁、疾病限制需長期臥床[2],這些都增加了壓瘡發(fā)生的風險。為預防壓瘡的發(fā)生,我科加強了壓瘡的風險評估,對高危人群采取新的預防措施,取得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3月~2018年11月,我科收治骨折患者188例,男 103例,女85例,其中腰椎骨折32例、骨盆骨折11例、股骨骨折67例、髕骨骨折28例、脛腓骨骨折40例,合并糖尿病59例,大小便失禁者24例,偏癱8例。年齡平均68歲,最小17歲,最大95歲。
1.2 壓瘡風險評估方法
1.2.1 整體評估:對每位患者進行年齡、基礎疾病、皮膚狀況、疼痛、依從性的評估,了解患者的基本狀況。
1.2.2 壓瘡風險評估:采用Braden評分法,從感覺、潮濕、活動方式、活動能力、營養(yǎng)、摩擦/剪切力這6方面行評估,前5項指標有4級評分法,摩擦/剪切力3級評分法??偡?3分,最后得分越低,風險危險性最高。
2 結果
本組188例骨折患者無一例發(fā)生壓瘡。其中評估分值大于18分115例,15~18分43例(低風險)13~14分(中風險)22例,≤12分(為高危人群)為8例。
3 預防壓瘡新護理對策
1 建立壓瘡三級質控體系? 由責任護士和病區(qū)護士長、科護士長、“MDT”傷口團隊及護理部組成質控網絡,責任護士對每位患者進行壓瘡風險評估,對于高危人群進行上報,做好預防壓瘡的健康教育。科護士長接到報告后,核實患者情況,不定期檢查患者的皮膚情況及護理措施的落實情況。對于較嚴重、護理措施欠佳的患者,護士長可填寫護理會診單,由MDT成員對病例進行會診、核實、確認,提出指導意見,并進行追蹤、監(jiān)控、記錄。
2 合理安置體位? 對于使用氣墊床的患者,翻身時間由原來的2h一次,延長至4h一次[3],這樣可以減少因頻繁翻身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保證患者夜間的睡眠質量。側臥位時,選用采用30°的翻身枕作為支撐,兩腿間放置軟枕,避開骨突出部位,較好地分散壓力。
3 選擇合適的減壓工具? 下肢牽引的患者,把新的柔軟毛巾墊在大腿根部,減少大腿根部與勃朗架的摩擦力;在足跟處,墊上用棉墊包裹的自制橡膠手套水囊,減輕骨突出的受壓強度。使用石膏或者其他支具時,在肢體與支具邊緣受壓處墊上毛巾或者棉墊,避免過度受壓。
4 提倡自我減壓? 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指導患者做抬臀運動:雙手拉吊環(huán),健肢膝關節(jié)屈曲,依靠手臂、腰部力量將臀抬起,間歇性主動解壓,起到預防壓瘡的效果。
5 加強營養(yǎng)支持? 入院后及時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評估,包括患者的白蛋白、體脂率。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向家屬及患者講解營養(yǎng)不良與壓瘡的關系,強調營養(yǎng)支持的重要性。
6 加強皮膚護理? 每日用溫水擦拭全身皮膚1次或2次,皮膚干燥的患者,涂抹適量的滋潤型潤膚露,保護皮膚的柔軟性和彈性,降低摩擦力。大便失禁的患者,用濕巾紙擦凈后肛周處涂抹3M的液體敷料保護皮膚,減輕糞便對肛周皮膚的刺激。尿失禁的患者,男性可使用保鮮袋接尿;女性使用尿不濕時,勤更換、勤擦洗,必要時留置導尿。 髖部、尾骶部、足跟處等易受壓的骨突出部位使用美皮康類敷料來減少摩擦力,緩沖局部組織因受壓過久而造成血液循環(huán)障礙。
7 重視患者的疼痛主訴? 疼痛是我們的第五大生命體征,有研究表明[4],疼痛會會引起組織器官血液循壞減少,尤其是皮膚血循環(huán),從而降低皮膚的耐受力。對于分值≥6分的患者,我們采用藥物止痛、理療、音樂療法、安置舒適體位,每班檢查患者的皮膚情況。
4 小結
壓瘡是骨科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一旦發(fā)生,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因此,預防壓瘡的發(fā)生是骨科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我們應該及時評估壓瘡的危險因素,認真傾聽患者的主訴,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有效預防壓瘡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商丹英,賈勤,李璐,等.風險管理模式在骨科術后患者壓瘡護理中的應用有效性探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4):664-666.
陳曉青,吳愛蘭,朱玲.規(guī)范化管理在降低老年高危壓瘡患者發(fā)生率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125-126.
吳少瓊,陳麗萍,陳錄清,等.氣墊床不同充氣程度及不同翻身間隔時間預防壓瘡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2):1118-1119.
趙楓,呂輝照,曹杰,等.老年髖部骨折圍手術期疼痛控制對骶尾部壓瘡的影響[J].中華衛(wèi)生應急電子雜志,2016,2(5):28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