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十月底,都會迎來年度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的評選認定工作,對于高校輔導員而言,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項充滿挑戰(zhàn)的工作。當下的獎助學金評選和認定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輔導員運用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隱形方法來進行教育、引導和實施。要做好這一項工作,必須清楚明晰國家獎助金的政策、文件、意義、現(xiàn)存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公平順利地開展評定工作。
關鍵詞:獎助學金;問題;高校;評選方法
一、 關于國家獎助學金的政策性規(guī)定
高等學校如何進行國家獎助金的評選的首要依據(jù)是《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簡稱國發(fā)【2007】13號),這是政策依據(jù),同時每個高校根據(jù)高校所在省份的文件通知為補充依據(jù),結合高校自身的培養(yǎng)目標制定的評選規(guī)定為實施綱要,不斷踐行著國家獎助學金設置的初衷和意義。從意見中領會到國家獎助學金基本原則是:加大財政投入、經費合理分擔、政策導向明確、多元混合資助、各方責任清晰。
二、 當今評選認定工作中的問題
從意見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國家獎助學金是為了促使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使大學生在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無后顧之憂,達成教育公平,構建和諧校園,這本是一件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積極向上、平等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好機會。然而在當今的評選認定工作中出現(xiàn)了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對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和諧校園的建設提出了挑戰(zhàn)。
(一) 宣傳工作不到位
目前,國家獎助學金的宣傳工作停留在評選認定期間,短短的幾天時間,評選認定公開公平公正的程序,指導表格的填寫工作,真正進行細化的宣傳和準備是有不足的,尤其是在外實習的學生,做到人人知曉人人理會政策的初衷是有難度的。
(二) 貧困標準難以界定
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的評選對象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界定,盡管前期有貧困生的評選認定入庫,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為特別困難、困難、一般困難三個等級,但是這個界定嚴格意義來說是界定標準各不一樣,尤其是建檔立卡戶,在重大的經濟利益面前,有些通過各種渠道出具了政府證明手續(xù),導致貧困程度以及是否貧困出現(xiàn)了一定的水分,我們會看到使用蘋果最新型號手機的學生也是建檔立卡戶。而作為高校的輔導員對于學生家庭是否真實貧困是很難加以識別和鑒定的,尤其是新入校的大一學生。加之貧困是一個相對概念,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每個省份對于貧困的標準認定不同,這對輔導員開展認定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三) 學習成績標準難以界定
國家獎學金的學習成績排名前10%,有了量化的指標,但國家的名額有限,對于一個高校來說,名額更少,一個學校2~3人,不同的專業(yè)學習成績的考核和學生的培養(yǎng)標準大有差異,對于學生的技能競賽培養(yǎng)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習成績的考核標準界定有難度。國家勵志獎學金評選條件是學習成績優(yōu)秀,對于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界定各有不同,班級排名前十、系級排名前二十或其他量化指標。國家助學金要求學習態(tài)度端正,勤奮學習,積極上進,這個標準和要求更是難以定奪和把握。
(四) 評選過程中的不良風氣
為了讓人人知曉、人人參與,很多班級采取的是測評小組組織全班同學進行民主投票,民主投票過程中,等額選舉出現(xiàn)嚴重的拉票現(xiàn)象,某種程度上考驗的是人際關系,未能真實反映出認定標準中的條件要求。
(五) 延續(xù)心理現(xiàn)象
這個現(xiàn)象在大二以上的學生中較容易出現(xiàn),由于大一獲得了,所以大二、大三仍然必須是自己,提交了貧困資料的學生都認為自己是班級里面最貧困的,在獎助學金評定過程中,把貧困當成了一種資本和優(yōu)勢,日常的勤工助學崗位、感恩活動、服務他人的活動卻不見他們的身影。尤其是現(xiàn)在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助學金可以同時獲得的情況下,甚至通過家長向輔導員提要求,談條件,扭曲了獎助學金真正存在的意義。
三、 淺談問題的完善
(一) 宣傳工作要仔細
國家獎助學金政策是黨和國家給予家庭困難大學生的惠民政策,作為高校,是黨和國家政策的宣傳陣地,更應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使這項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使廣大學生知曉受助的權利,而不僅僅是評選期間的宣傳和教育,是一項從新生入校就需要端正三觀的工作,并且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引導學生教育學生。
(二) 評定工作要用心
評定工作對于輔導員而言,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既要把政策宣傳到位,又要把具體落實細節(jié)引導公平公正公開進行,結果是否進行了全班公示,還需要關注的是每個學生對于認定結果的理解程度和心理健康輔導,每個環(huán)節(jié)必須用心去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 建好跟蹤反饋機制
工作中,我們往往非常重視獎助學金的評選認定工作,忽視了認定之后獲得者的跟蹤反饋工作,尤其是獲得者的感恩意識教育、積極向上的教育引導工作,真正以獎助學金的評選認定為契機,形成對于貧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導向功能,這是我們的育人根本。
獎助學金的評選認定工作一定是與時俱進的工作,與時代、與社會、與經濟發(fā)展緊緊掛鉤的一個工作,我們需要在不斷學習和領會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在原有學生教育的規(guī)律和基礎上,不斷去探索和發(fā)掘新途徑新方法。
(四) 重視精神資助
真正的貧困并不是指我們當前所面臨的物質方面的短缺問題,而是精神上沒有自己的寄托和追求,這就導致了我們不得不面臨永久性的貧困。因此我們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必須著重地加強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實際作用。國家和政府都在加大對于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對于困難學生的幫助力度,免去他們對于生活的壓力和憂慮,能夠專心地進行學習。高校老師也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工作,幫助他們改變對于周圍事物的看法,感受到同學和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和愛護,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科學的品質和精神追求,成為我們國家建設的重要人才和推動力量。
作者簡介:
鄧有創(chuàng),湖北省武漢市,武漢信息傳播職業(yè)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