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戰(zhàn)略格局的推進,為高校排球教學的創(chuàng)新帶來的新機遇,尤其在排球公共課中,信息技術、網絡資源、數字化設備的優(yōu)勢促進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資源的應用效率,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能力的提升。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排球公共課的開展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運動意識,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使高校排球運動成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優(yōu)化學生運動體驗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校排球;“互聯網+”;公共課;教學改革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促進高校排球教學技術和模式的完善,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排球教學不再受時間和空間因素的限制。教師將公開課內容上傳至網絡之后,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興趣愛好、學習目標自主選擇排球教學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從當前高校排球教學情況來看,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排球教學的方方面面,“互聯網+”將打造高校排球公開課教學改革的新格局。
一、 “互聯網+”下高校排球公開課的新變化
(一) 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排球公開課在學習環(huán)境方面已有很大變化,課程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更加靈活多樣,呈現出網絡化、數字化、即時化的發(fā)展特點。在課程信息方面更具智能化特色,現實教學環(huán)境和網絡虛擬學習環(huán)境相互融合,從而使學生行為更加靈活多樣。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學生能夠在線觀看排球比賽,參加跨班級、跨校園、跨區(qū)域的排球運動討論,在虛擬環(huán)境下開展排球技能訓練等,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更具自主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排球運動積極性。
(二) 學習資源及方式的變化
傳統(tǒng)排球公開課一般以教師的理論性講解、動作示范、技術規(guī)范、實戰(zhàn)操練等內容為主,教師提前做好課程教案,學生按部就班的聽教師講解,這樣的教學過程互動性稍顯不足,難以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溝通。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排球公共課的學習方式出現了新變化,網絡資源整合了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多重資源,從而使教學輔助資源更加豐富,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隨時交流信息,從而更深刻的理解排球運動內涵,掌握更靈活的學習方法,為高校排球教學提供了更多元的實踐機會。
(三) 學習評價的變化
在以往高校排球公開課中,教師的評價主要集中在教學結果方面,由于體育活動的即時性,教師很難針對學生的排球訓練過程進行即時評價。即使教師會在公開課上觀察學生的表現,但是,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仍有很大區(qū)別。而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電子拍攝、視頻、圖片等方式都能夠記錄學生的排球公開課學習情況,并能夠對學生的具體實踐表現做綜合評價,這樣有利于教師更客觀地對學習的排球訓練情況進行評價,同時也有利于展開學生自評和互評。
二、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排球公開課改革的實施路徑
(一) 注重信息技術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在高校排球公開課中,基礎技術教學內容包括了站姿預備式、移步、墊、傳球、發(fā)、扣、攔等基本動作,學生需要準確掌握這些技術性動作要領,這就需要體育教師進行精準示范,學生通過模仿、實踐掌握具體動作。在動作分解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核心動作、重點動作、難度較大的動作制作成短視頻,通過視頻慢放、動作分解、慢動作觀察等幫助學生掌握排球動作要領。教師也可以在網絡中搜集現有的微課資源,作為充實公開課資源的有效途徑,以此強化學生對排球基礎動作的把握,運用互聯網資源提高公開課教學質量。
(二) 注重公開課教學資源共享
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排球公開課的資源價值更加重要,尤其是在高校體育運動環(huán)境不但優(yōu)化的背景下,參與排球運動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因此對專業(yè)排球教學資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教師的排球公開課被制作成網絡課件,就能夠面向全網開放,無論是校內學生還是校外的排球愛好者,都能夠通過互聯網搜索教學課程資源,從而打破了教學資源的局限范圍。排球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資源相互溝通交流,從而交換課程教學經驗,或者探討排球公開課的優(yōu)勢和不足,這樣的信息環(huán)境有利于建立起教學和教研的密切練習,從而實現優(yōu)勢資源的互補,促進公開課資源的有效利用。
(三) 依托信息技術優(yōu)化排球公開課環(huán)境
在高校排球公開課中,需要有性能良好的訓練場館為基礎條件,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公開課場館環(huán)境優(yōu)良明顯的完善和優(yōu)化,逐步向信息化、職能化、自動化方向發(fā)展。在公開課場地內有電子大屏展示課件信息,教師教學過程中有全程攝影錄制,與互聯網連接之后,教師公開課能夠實時對外直播,只要切入課程頻道就能收看公共課教學內容。在這樣的公開課環(huán)境下,學生的排球學習積極性更高,能夠建立起學習與實踐之間的有機練習。公開課結束后,學生也可以從網絡中搜集相關內容進行自學,或者在排球訓練遇到問題時,自主搜集相關公開課內容來尋找答案。尤其是在網絡公開課中,有名師解答和學生互動板塊,學生能夠在公開課下發(fā)表學習心得,或者交流自己的學習、訓練體驗,這些都是提高高校排球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三、 結語
隨著“互聯網+”戰(zhàn)略的逐步推進,在高校排球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將更加突出。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高校會進一步完善教學資源,建立起線上線下協同共進的教學模式,通過排球教學促進校園排球運動常規(guī)化、健康化、可持續(xù)化發(fā)展,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術水平,充分發(fā)揮網絡資源優(yōu)勢和信息傳輸優(yōu)勢,讓學生獲得更良好的排球運動體驗。
參考文獻:
[1]任玉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專業(yè)遠程教學模式的構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
[2]馬登峰,張明.“互聯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優(yōu)勢和建議[J].當代體育科技,2016(15).
[3]劉春蕾.分層教學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7(34).
作者簡介:
王志杰,副院長,副教授,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