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慧
【摘 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關鍵之年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了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這是對推動黨自我革命作出的最新部署。本文圍繞全新課題進行思考,提出了幾點科學建立制度的構想。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黨的領導
【中圖分類號】D25?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1-0475(2019)011-0007-03
健全的國家制度是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治理的重要基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歷史交匯時期的重要會議,全會圍繞“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fā)展什么”這一重大的政治問題,重點研究了突出的問題并做出決定,其中全會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了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這是對推動黨自我革命作出的最新部署。
一、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必要性
黨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并納入到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中,其制度的建立對黨的執(zhí)政地位、國家的長治久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的實踐要求
完善和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時代發(fā)展的永恒課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作出的行動綱領和政治宣示;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政治上、全局上、戰(zhàn)略上進行的全面考量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豐富的成果,為我國特色的制度更加定型更加成熟提供的理論依據(j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成就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黨內的自我革命精神,離不開國家特色制度的保障。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70周年之際,我們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是黨迎接第一個百年中的重要學習活動,是中國由大國躍升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錘煉黨性的重要活動,因此,全會提出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建立成黨內的制度,是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的實踐需求,是提升黨的執(zhí)政能力、保持黨初心和使命的實踐需求,是全國一盤棋達成共識、凝心聚力的實踐需求。不斷完善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黨才會更加堅強有力,帶領中國人民應對和戰(zhàn)勝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二)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不斷深化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認識的根本要求
中國共產黨在困難和挑戰(zhàn)面前之所以能夠不畏艱險、沉著應對、創(chuàng)新發(fā)展,其重要的理論法寶在于,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方針政策都是在不斷深化對三大規(guī)律的認識中進行部署和制定的,因此,黨的與時俱進的理論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會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旨在不斷豐富黨的科學理論。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提出,一是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成功做法和有效經驗的總結。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活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迎接建黨百年的偉大時刻,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的黨內重要學習活動,此次主題教育活動強化并踐行了黨的初心使命,深化并加強了黨的理論武裝、鞏固并增強了黨的自我革命精神,是繼續(xù)保持革命斗志、政治勇氣重要制度引領。二是對進一步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的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的規(guī)范。開啟“中國之治”關鍵在黨,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責任擔當精神,在黨的建設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提高了黨的執(zhí)政能力,鞏固了黨的執(zhí)政地位,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需要。三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中的“四個自信”的進一步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健全的,并為實現(xiàn)奮斗目標提供重要保障,健全科學制度是增強制度自信提升治理效能的需要。
(三)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強化全黨理想信念和使命宗旨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秉h從誕生起始終把“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做為根本立場問題,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黨始終圍繞這個問題展開。首先,人民至上是黨的價值追求??v觀黨的歷史發(fā)展歷程,不難看到我們黨始終把人民至于最高位置,黨的大政方針、社會的主要矛盾、制定的奮斗目標都是圍繞人民來進行的,黨的一切工作都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標準,人民是黨的使命宗旨,守忘初心黨才能永遠得到人民的支持。其次,人民幸福是黨肩負的責任。何為人民幸福?毛澤東同志明確提出:“要給人民看得見的物質福利”。黨領導全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當下走向強起來,黨的使命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擔使命是黨莊嚴的承諾。最后,人民認同是黨自信的動力。黨的自信來源于實踐、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真理,正因為黨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不畏艱難、勇往直前??茖W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堅定黨的理想信念、堅守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需求。
二、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應需具備的特征
制度機制有共性也有個性。制度機制的共性具有規(guī)范性、全局性和根本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自身的個性,因此,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需具備三種特征。
(一)政治性
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需具有政治性。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的“定盤星”,那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準確把握制度建立的政治方向的決定因素。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始終保持政治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行的關鍵時期,需要有一項制度時刻提醒我們黨“初心和使命”是偉大社會革命的行動指南,是提高黨員干部政治站位,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思想和行動上必須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規(guī)矩,是通過在構建系統(tǒng)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上下功夫,保障全會精神落實和整體推進。
(二)特色性
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需具有特色性。首先,必須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結合我國的國情來進行制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jù)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币虼耍碚摻Y合實際是中國特色制度的基本要求。其次,必須實現(xiàn)頂層設計與人民智慧的完美結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制度建立總體經歷了“自上——自下——自上”三個步驟,因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科學建構,仍需采用中央通過經驗及專家論證形成初步制度文本,通過廣泛征求全民意見,完成對初步文體的修改和完善。最后,科學制度要隨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新時代中國發(fā)展面臨著國內外的挑戰(zhàn)和問題,發(fā)展的保障要不斷的與時俱進。因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須在發(fā)展中不斷根據(jù)形勢調整和豐富,時刻保障黨內旺盛的斗志。
(三)長效性
科學建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需具有長效性。從實踐角度看,我國科學特色的制度關鍵在于執(zhí)行和落實,在執(zhí)行和落實過程中要避免形式主義,制度的常態(tài)化、長效性是關鍵所在,因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建立要把長效性融合進去。從黨的發(fā)展角度看,黨章、黨的宗旨、黨的使命都是圍繞著初心進行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黨重要的法寶,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一方面豐富和完善了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內容,另一方面致力于把黨的初心和使命變成長效機制,確保從根本上保證 “?!薄伴L”落實,久久為功。從發(fā)展角度看,初心和使命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前仆后繼、奮勇直前的根本動力,因此,黨的初心和使命必須融入到自我革命精神中,形成常態(tài)、發(fā)揮長效。
三、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構想
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經過40多年的不懈奮斗,在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的保障下,中國創(chuàng)造了世界罕見的經濟發(fā)展奇跡和社會穩(wěn)定奇跡,不斷完善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時代的呼喚。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可以充分調動黨員領導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
(一)完善理論學習制度,學深悟透科學理論
理論學習是凝聚全黨、團結人民、堅定信仰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夯實執(zhí)政思想基礎的制度,是加強理論武裝頭腦的武器,是學深悟透的關鍵。因此,建立制度的首要任務就是完善理論學習制度。首先,規(guī)范學習內容。必須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研讀相關書目和黨章,必須結合實際工作融會貫通提高工作能力,做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其次,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圍繞讀原著、學原文、悟道理的要求,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如支部研討方式、現(xiàn)場教學方式、分享學習心得方式等,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學習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最后,完善培訓制度。如完善理論宣講制度,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全黨無死角宣講學習,完善集中學習制度,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定期完成個人學習和集體學習。
(二)完善黨性教育制度,不斷補充精神之鈣
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是實現(xiàn)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思想武器,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得到人民擁護的行動指南,完善黨性教育制度可以保證思想上不斷洗禮,理想信念才能根深蒂固。首先,嚴明紀律規(guī)矩。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必須”為依據(jù),把政治紀律擺在首位,同時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最后,健全相關的長效機制。如完善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批示和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完善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制度等等。
(三)完善激勵和監(jiān)督制度,增強負責意識和擔當精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一經確立,就要有監(jiān)督機制來強化執(zhí)行力、約束力,同時還要有激勵機制來激發(fā)內在活力。首先,要完善廉潔自律機制。實現(xiàn)自我監(jiān)督和其它監(jiān)督共同發(fā)力,在健全黨內黨內法規(guī)同時,注重發(fā)揮黨外監(jiān)督作用,使黨員干部始終保持務實廉潔的政治本色。其次,要完善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責任擔當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重要因素,也是黨奮進的動力。以“重實績、重基層、重擔當”的用人導向,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
(四)完善為民服務制度,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其深層面歸因就是為廣大人民解決難題辦實事。為民服務的制度,必須要緊扣“為了誰”和“依靠誰”,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充分發(fā)揮人民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參與制度建立的積極性。為服務服務的制度,還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守人民立場,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責任編輯:馬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