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志君 陳素君 饒春寶
(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東莞市兒童醫(yī)院 東莞 523325)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PNS)發(fā)病期間,炎性介質、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血小板及單核巨噬細胞等均會侵犯患者腎臟,導致分子屏障及腎小球濾過膜電荷屏障受損,從而使得蛋白尿產(chǎn)生量增加,進而對機體功能造成影響,同時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免疫功能[1]。造成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主要機制是機體免疫功能紊亂,免疫調(diào)節(jié)、免疫防御及抗感染等免疫期間,C-3補體及免疫球蛋白等具有重要作用[2]。本文針對免疫球蛋白聯(lián)合C-3補體在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診斷中作用進行探析。
將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50例納入至研究組中,將同期健康體檢人員50例納入至對照組。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19~74歲,平均年齡(42.15±3.63)歲,平均體重(56.32±3.18)kg;研究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0~73歲,平均年齡(43.06±3.71)歲,平均體重為(55.84±3.21)kg。組間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入組標準:(1)受檢人員無慢性感染性疾??;(2)受檢人員未伴有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統(tǒng)感染現(xiàn)象;(3)均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簽署了知情研究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1)存在心理及精神疾病者;(2)存在意識、認知障礙者;(3)伴有肢體、言語、認知障礙者;(4)拒絕參與本次實驗者;(5)中途選擇退出者;(6)存在風濕病、腎臟病、其他慢性感染疾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者。
研究組與對照組在進行檢查前,均嚴禁患者飲食8~12h,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5mL,將血液均保存于真空試管中,然后實施血清分離等待檢測,分別對兩組補體成分3(C-3)、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進行檢測。IgE檢測方法是ELISA法,應用由上海恒遠生化試劑公司提供的試劑盒進行檢測;IgA、C3、IgG及IgM檢測方法為生化參數(shù)用散射比濁法,檢測儀器是Turbox特定蛋白分析系統(tǒng),檢測試劑是OrionDiagnostiea Turbox,其由芬蘭OrionDiagnostica公司生產(chǎn)。
對比兩組補體成分3(C-3)、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
在IgA、IgE及IgM方面,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高,而IgG及C3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呈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指標對照組(n=50)研究組(n=50)tPIgA(g/L)1.33±0.192.62±0.5316.2010.000IgE(ug/mL)139.73±10.15238.92±15.3438.1310.000IgM(g/L)1.21±0.392.46±0.1021.9530.000IgG(g/L)13.85±1.615.20±1.3329.2890.000C3(g/L)1.85±1.521.01±0.043.9060.000
本組50例患者通過檢測,有2例檢測呈陰性,48例檢測呈陽性,陽性檢出率為96.0%。
腎病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包括高脂血癥、水腫、低血漿白蛋白和大量蛋白尿等。臨床診斷期間必備的一項條件是低蛋白血癥和大量蛋白尿等,同時也可能伴有持續(xù)性腎功能損害或者高血壓或者血尿等[3]。隨著臨床研究深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伴有微小病變、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和膜增殖性腎炎等,為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惡化,有必要強化患者臨床監(jiān)測[4]。
相關病例研究表明,人體腎活檢標本中伴有免疫沉積相應的電子致密物、淋巴造血細胞、補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通過動物實驗研究模型,有助于正確認識腎病腎小球病變免疫學發(fā)病機制。研究證實[4],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主要是因為免疫介導、B細胞和T細胞等功能紊亂,從而導致補體水平紊亂,與免疫球蛋白存在緊密關聯(lián)。免疫球蛋白屬于球蛋白中的一種,其具有較強的抗體活性,組成成分以漿細胞的釋放和分泌為主,在免疫系統(tǒng)中起著重要作用。B細胞體分泌期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有IgA、IgG及IgM等,其與體液分泌有關。免疫球蛋白主要通過中和抗原及ADCC作用等增強中性粒細胞和吞噬細胞,以此實現(xiàn)免疫功效。補液屬于球蛋白中的一種,其能夠將介導炎癥及免疫復合物清除,對吞噬細胞進行調(diào)理,溶解介導細胞,對免疫應答進行調(diào)節(jié),此外還具有抗感染作用等。C-3補體屬于補體中的一種,其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激活補體系統(tǒng),因此有關疾病診斷期間,C-3補體通常被視為輔助診斷指標。若機體中的B細胞功能下降,那么機體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逐漸降低;若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或者重鏈提升異常,則表示B細胞免疫球蛋白分泌量增加,基于此,機體內(nèi)部的免疫球蛋白提高顯著且異常。IgA在機體局部免疫反應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是機體中相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對于腎病綜合征患者來講,其IgA水平顯著下降可能與腎小球產(chǎn)生局部彌漫性炎性反應而導致的免疫反應存在關聯(lián)[5]。
基于本研究結果可知,研究組患者的IgM、IgE、IgG水平相對高于對照組(P<0.05),而IgG、IgA水平更低(P<0.05)。而IgG、IgA下降的因素可能是因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機體內(nèi)部腎小球濾膜通透性提升,較高的濾膜通透性使得尿液丟失量增加,進而導致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紊亂和失調(diào),與此同時,其可能與淋巴細胞的合成及分解加快和減少等存在緊密聯(lián)系。經(jīng)過本次研究結果可知,研究組C-3補體水平較對照組更低,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P<0.05)。由此可見,C-3補體與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存在緊密聯(lián)系。體內(nèi)免疫系統(tǒng)中,補體具有重要作用。造成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補體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因為機體內(nèi)部免疫反應導致C-3補體消耗數(shù)量增加,進而降低了C-3補體水平。此外,本次試驗結果顯示,50例患者中,有2例檢測為陰性,48例檢測為陽性,陽性檢出率為96%,由此可見,免疫球蛋白聯(lián)合C-3補體具有較高的陽性檢出率,其可以將患者病情變化清楚地顯示出來,以便更好地治療疾病。根據(jù)C-3補體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各項指標變化程度,對患者進行判斷,并以此為依據(jù)提供相應的治療方法,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復健康,避免其他疾病的產(chǎn)生。
總而言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C-3補體水平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存在不同程度的變化,所以可以通過密切監(jiān)測C-3補體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有助于更好地診斷疾病,并根據(jù)診斷結果實施相應的治療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