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仁貴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詞匯學習處于基礎性的地位,就好比磚和墻之間的關系,只有學習好詞匯,才能夠學好英語。尤其是進入到高中階段,隨著詞匯量的增加,以及英語學習內容的增多、難度的加大,更加對詞匯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和挑戰(zhàn)。因此,對于英語教師來說,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尋找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詞匯學習的效果。作為一種較為形象、直觀的教學輔助方法,思維導圖自出現(xiàn)以后,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如果能夠將其運用到高中詞匯教學過程中,也能夠獲得顯著效果。本文主要據(jù)此展開論述。
進入到高中階段,隨著高中詞匯量的上升,以及英語學習內容的增多、難度的加大,都對學生英語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詞匯學習又處于基礎性地位,如果詞匯學習效果不佳,必然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和應試能力,尤其是處理英語交流、閱讀理解、作文寫作等方面問題的能力。因此,尋找到合適的方式解決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方面的阻礙,應當是高中英語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作為一種較為形象、直觀的教學輔助方法,思維導圖自出現(xiàn)以后,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并且在很多學科方面的實踐和運用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果能夠將思維導圖有效運用于英語詞匯教學中,必然能夠帶來顯著成效。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Mind Map)是 20 世紀 60 年代初由英國記憶大師 Tony Buzan 在對腦神經生理科學實踐的研究基礎上形成的研究成果,70 年代后,思維導圖開始廣泛應用于教育學習及商業(yè)決策等領域。英國把思維導圖作為國民中小學的必修課程,新加坡、韓國、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的教育機構也開始對該課題進行探索研究。我國對思維導圖的研究開始于20 世紀 90 年代,思維導圖傳入以來,受到各類學者的極大關注,成為我國教育研究的熱點。
思維導圖以放射性思考為基礎,是一個簡單、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維工具,能夠全面調動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shù)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象、顏色、空間、整體思維,使大腦潛能得到最充分的開發(fā),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其構成主要包括節(jié)點、連線、連接詞。思維導圖的特征之一是使用層級結構的方式來表述學習資源之間的關系;思維導圖的另一個特征是交叉連接,這是用來表達思維導圖中概念之間的關系,如對立關系、包含關系等。在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通過思維導圖 ?可以建立起立體思考的方式,使相關聯(lián)的詞匯、概念之間聯(lián)系更緊密,層次更加分明。
2.1增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效果
很多學生之所以覺得英語單詞掌握比較困難,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沒有對單詞形成巧妙有效的記憶方法,基本都是采用傳統(tǒng)的機械記憶法,即通過死讀爛記來掌握單詞,這樣不僅效率比較低,而且一旦時間長了以后,原本記住的單詞很容易就會變得生疏。因此,對于學生來說,能夠掌握更為巧妙的方法來記住單詞,對于學生的詞匯學習有著重要意義。而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任何單詞,即便是再晦澀難懂的單詞都能夠找到其構成的規(guī)律和特點,思維導圖由于本身具有形象化、可視化的特征,通過思維導圖,能夠將一些比較生硬難懂的單詞或者是比較長的單詞的組詞特點以更為形象直觀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展示,從而讓學生能夠對單詞形成一定的理性認識,而不再只是靠印象強加來記住單詞。
2.2提高學生對單詞的分辨能力
英語詞匯和漢字一樣,都存在具有多義、同音等特點的詞匯,而能夠對多義詞、同音詞等詞匯進行有效的區(qū)分和正確運用,也是高中學生單詞掌握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但是因為很多高中學生本身面對的詞匯量比較多,再加上對單詞的辨別能力不足,使得在多義詞、同音詞等單詞的認識和運用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而運用思維導圖,將一些同音詞、多義詞通過色彩的區(qū)分、線條的搭配,來呈現(xiàn)出其中的差異化,能夠讓學生在直觀感受的同時更為容易地記下其中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從而提高對單詞的分辨能力。
2.3強化學生的英語思維
當前,隨著核心素養(yǎng)概念在高中教育中被普遍提倡,英語核心素養(yǎng)也成為了英語教育中所被關注的重點內容。學生要能夠具備良好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英語思維的建立情況如何是其中的重要衡量指標。由于思維導圖通過圖形、線條的組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英語教師的思維過程,在詞匯教學中也是如此,當教師通過思維導圖來展示對單詞的理解、分辨、具體語境運用等思考過程,可以讓學生透過思維導圖,更加了解和跟緊教師的思維,從而強化自身英語思維的建立。
從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和觀察來看,將思維導圖運用于英語詞匯教學中,可以體現(xiàn)在如下教學情境中:
3.1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中的思維導圖運用
首先是在英語預習過程中,由于英語詞匯之間有著某種關聯(lián)和交錯,也有各自的運用范圍,這些區(qū)別和聯(lián)系構成了英語詞匯的語義場。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語教材中,雖然會按照不同的主題進行單元劃分,但是詞匯卻是單獨語義場。因此教師可以按照詞匯的表達功能、范圍和主體,通過思維導圖,將和單元主題相關的單詞圍繞主題中心進行相互連接,使得學生更容易把握重點單詞和新單詞。比如在學習“Wildlife protection”一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和主題相關的詞匯如mosquito、dinosaur、rhino、mammal、insect等通過發(fā)散型的網(wǎng)狀結構思維導圖,來進行布置和呈現(xiàn)。其次是在課中學習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夠增強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對一些單詞的轉換、組合進行展示,讓學生能夠對一些新單詞有更加理性的認識和靈活的掌握,比如在Unit 3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寫出“humor”的副詞、形容詞和動詞以后,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以“humor”為詞根,去展示不同的詞匯以構成新的單詞。第三是在課后單詞復習階段,教師為了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可以根據(jù)課堂上學生學習單詞的內容、過程,整合繪制成相應的思維導圖,讓學生能夠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對學習成果的認識,并且也透過思維導圖產生一些創(chuàng)新的理解和想法。
3.2利用思維導圖來提高近義詞、音近詞和形近詞的學習效果
目前,高中學生需要面對的英語詞匯整體量十分大,整個高中三年需要掌握的詞匯數(shù)量應該在3000個左右,面對如此數(shù)量的英語單詞,一方面,學生的單詞記憶能力遇到了很大挑戰(zhàn);另一方面,學生面對這其中眾多的音近詞、形近詞、近義詞等,如何有效區(qū)分也面臨了不小的困難。但是如果依靠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實現(xiàn)對音近詞、形近詞、近義詞教學效果的提升。比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將某個核心詞匯所關聯(lián)的音近詞、形近詞以“中心—拓展點”的形式來進行呈現(xiàn),比如形近詞方面,可以以“acc”為核心,在四周延伸聯(lián)結出包括accuse、accompany、account、acco-mplish等詞匯,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了解這一類型的形近詞。再比如,近義詞方面,可以將幾種近義詞在思維導圖中進行組合式呈現(xiàn),讓學生能夠形成組合式、系統(tǒng)式的記憶,比如take part in、participate in、join in這三種表達方式。將這些有可能會在學生概念中存在混淆、模糊的詞匯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直觀、清晰進行呈現(xiàn),其效果將遠比傳統(tǒng)的說教、強調方式更加明顯。
3.3利用思維導圖強化學生的單詞記憶能力
眾所周知,英語詞匯之所以比較難記,除了高中學生所固有的漢語思維模式所帶來的影響以外,英語單詞本身的字母排序特點和漢語釋義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因此,要能夠強化學生的單詞記憶能力,就應當重點幫助學生提升對英語單詞構詞特點方面的理性認識能力,即讓學生能夠在看到某個英語詞匯的時候,就可以通過一定的理性記憶技巧,來掌握其拼寫和翻譯。而思維導圖的引入,則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較好的途徑。具體而言,就是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強化單詞的印象植入,從而提高學生對單詞的理性認識,比如教師在教學一些體現(xiàn)情感特征的詞匯的時候,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中的色彩搭配,將一些能夠體現(xiàn)積極感情的詞匯如accomplish、happiness、success等用紅色進行涂寫,將一些體現(xiàn)消極詞匯的單詞如crime、cancer、critical等詞匯用藍色進行涂寫,并且根據(jù)其表現(xiàn)的感情程度,來變化色彩的深淺,從而強化學生對相關單詞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單詞記憶和掌握能力。
當前,不管是是全球化帶來的影響,還是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給英語學習提出的要求,都要求高中學生能夠具備更加靈活、扎實的英語能力,而英語能力的提升,離不開英語詞匯的良好掌握。作為近年來在很多學科教學中被實踐和運用的教學輔助方式,思維導圖如果能夠被引入到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并科學合理進行運用,對于促進高中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能夠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本文就思維導圖概念、在英語中運用的意義以及具體的運用對策進行了簡要論述,旨在為相關英語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1] 博贊,張鼎昆,徐克茹. 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
[2] 車偉堅,徐曉東. 概念圖與思維導圖及其應用中的異同辨析[C]. 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 2006.
[3] 托尼·巴贊,李斯譯.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8.
[4] 馬武林,陳鈺. 思維導圖輔助高中英語語篇教學理論探討[J].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08(03).
[5] 楊凌. 概念圖/思維導圖的結合對教與學的輔助性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 2006(06).
[6] Tony Buzan. Mind map—radiant thinking[M]. 中譯本: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 李斯譯,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4.
[7] 王新陽.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中小學外語教學, 2010(05).
注:本文是湛江市中小學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利用多元評價促進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行動研究”(課題批準號:2017ZJYB092)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湛江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