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已成為現(xiàn)階段學前教育的一大重點。在這種背景下,新課程對中職學前教育舞蹈學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中心,全面圍繞學生展開教育工作。鑒于此,文章深入研究“以學生為中心”的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措施,以期給相關工作者帶來幫助。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01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008
舞蹈實訓課程是中職學前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必修課程,在教學中需要教育予以高度的關注[1]。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程主要是為了向幼師提供重要的教學技能,因此該學科不同于普通或專業(yè)舞蹈教學,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端正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課堂中心,圍繞學生進行授課,確保學生在未來的舞蹈教學工作中可獨立完成創(chuàng)作、編排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任務,并能夠向學生提供技術指導。
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通常是在分析教材中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與思想后,結合自己的想法與經驗,設計出相應的舞蹈教學內容,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當堂課的舞蹈知識[2]。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大量傳授的舞蹈動作與形式等,不僅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還易磨滅學生對學習舞蹈的熱情,導致學生產生抗拒心理。若是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可改進傳統(tǒng)舞蹈教學模式的不足,幫助學生端正主體地位,深入吸收與消化教師傳授的課堂知識。因此,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思維與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獨立對舞蹈進行深入探究,從中體驗學習舞蹈的樂趣,以此激發(fā)學習動機。譬如,在開展民族舞蹈教學時,教師可首先播放有民族特色的音樂,讓學生欣賞后結合自己的想法編排出符合音樂表達內容的舞蹈動作。在學生自行編排舞蹈時,教師可適當指導,并向學生講解教學要點,讓學生在自己想法的基礎上結合教學要點編排動作,領悟舞蹈真正表達的內涵與藝術,從中掌握學習的重點。此外,教師在教學中應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教學思想,盡可能向學生傳授教學經驗,為學生今后快速適應舞蹈教學工作以及開展舞蹈教學工作做充分的準備。
在傳統(tǒng)教育的持續(xù)影響下,教師與學生間通常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即使教師靈活打造高效課堂,應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也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3]。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背景下,為改變教學現(xiàn)狀,教師首先應改變教學模式,通過互動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從傳統(tǒng)課堂中解脫,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也能讓學生與教師或其他同學自由交流,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教學課堂中,更好地吸收與消化教師傳授的舞蹈知識,構建自己的舞蹈知識系統(tǒng)。譬如,在開展模仿類舞蹈教學時,首先播放音樂并指導學生欣賞音樂,體會其中的節(jié)奏感,由學生自由應用合適的道具,與學生討論當堂課的學習內容,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有效提升音樂鑒賞與舞蹈能力。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需以平等的心態(tài),尊重學生的想法與意見,形成“今后在教學工作中,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在增強互動的同時引導學生進入舞蹈實踐中,以促進舞蹈教學效率與質量提升”的教學思想。此外,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在改變教學模式的同時,還需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了解學生對于教學方式的想法,盡可能傾聽學生的意見后不斷改進教學方式,以確保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后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布置由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的任務,以促進個人或集體能力的提升。同時,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應充分應用學習資源,通過獨立學習、共同學習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扎實理論基礎,以便于今后在教學工作中正確應用理論知識。因此,為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學習的方式,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而學生在小組合作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可由最初的自主學習階段,經歷小組討論、整合意見、得出結果等過程,真實體驗學習舞蹈的成就感,為學生今后的教學工作打造良好基礎[4]。譬如,在開展關于小動物的舞蹈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自由分組,每組人數控制在4個左右,應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當堂課的舞蹈音樂、故事等相關資料,讓小組結合教學內容自由編排舞蹈。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可參與其中,傾聽小組的討論內容后給出相關建議,通過指導輔助小組完成合作任務。各小組討論與編排結束后,由小組向教師與其他同學分享本組的討論成果與編排的舞蹈。最后,由教師根據全班的舞蹈編排情況總結當堂課的學習效果,并給予學生肯定與支持,一方面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積累經驗。
綜上所述,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要求教師摒棄傳統(tǒng)教育觀念,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求知欲的驅動下促進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以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芳.淺談以學生為中心的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8):158.
[2]羅蕾.“以學生為中心”的中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初探[J].好家長,2017(67):236.
[3]吳坤.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探索[J].都市家教:創(chuàng)新教育,2017(4):255.
[4]郭孝麗.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8):128.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王蘇裕(1988.1— ),女,漢族,內蒙古鄂爾多斯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專舞蹈基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