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新 胡大軍 杜 巍 周亞南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4230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心肌梗死的常見類型,患者除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絞痛、血清心肌壞死標記物濃度升高外,心電圖檢查可見ST段抬高[1]。已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本病的發(fā)生基礎,瑞舒伐他汀作為降脂藥物,不僅可調節(jié)血脂,改善血流灌注,還能抑制炎癥反應,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藥[2]。本文以醫(yī)院收治的60例STEMI患者為例,分析應用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對心功能及預后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STEMI患者60例,隨機數(shù)字表將其分為A組和B組各30例。A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5~83歲,平均年齡(65.2±5.5)歲,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8例,Ⅲ級15例,Ⅳ級7例。B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4~84歲,平均年齡(65.5±6.0)歲,NYHA分級:Ⅱ級9例,Ⅲ級15例,Ⅳ級6例。兩組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予以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擴冠等對基礎治療。A組在PCI術后予以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注冊證號H200110563)口服10mg/次,1次/d;B組予以瑞舒伐他汀口服5mg/次,1次/d。兩組均連續(xù)用藥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對比血脂指標。分別在用藥前后抽取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ml,使用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2)對比用藥期間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發(fā)生率。MACE包括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發(fā)性心絞痛、心源性死亡及靶血管再灌注治療。
2.1 血脂指標對比 用藥期間A組未出現(xiàn)心源性死亡,B組出現(xiàn)1例心源性死亡。兩組用藥前的TC、TG、LDL-C、HDL-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兩組存活患者的TC、TG、LDL-C均降低(P<0.05),HDL-C均升高(P<0.05),與B組比較,A組的TC、TG、LDL-C更低(P<0.05),HDL-C更高(P<0.05),見表1。
表1兩組用藥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用藥前比較,#P<0.05。
2.2 MACE發(fā)生率比較 A組用藥期間MACE發(fā)生率低于B組(P<0.05),見表2。
表2兩組MACE發(fā)生率比較
注:兩組MACE發(fā)生率比較,χ2=4.043,P=0.044。
已知STEMI發(fā)生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并由炎癥免疫、增殖凋亡及損傷應急機制的共同參與。STEMI發(fā)病后及時進行PCI治療是恢復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方式,但PCI可造成血管內膜的損傷,術后支架內再狹窄及血栓形成的發(fā)生風險較大,因此需配合他汀類藥物,以調節(jié)血脂、抑制炎癥,穩(wěn)定斑塊。瑞舒他汀作為第3代的他汀類抑制劑,在臨床的應用比較廣泛,但目前臨床對瑞舒伐他汀劑量的選擇尚無統(tǒng)一定論,何種劑量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預后是臨床研究的重點[3]。
本文結果中顯示用藥后兩組存活患者的TC、TG、LDL-C均下降,HDL-C均升高,且A組改善明顯。說明在STEMI患者中應用10mg劑量的瑞舒伐他汀對于調節(jié)患者的血脂指標有更顯著的作用。A組用藥期間的MACE發(fā)生率明顯低于B組,證實10mg瑞舒伐他汀對于減少MACE的發(fā)生有更顯著的作用。瑞舒伐他汀的降脂作用主要是抑制HMG-CoA還原酶,降低肝臟中LDL的數(shù)量和活性,減少TC及TG的合成,提升HDL-C水平,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一步發(fā)展,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同時瑞舒伐他汀可抑制血管內皮的炎癥,減輕氧化還原應激反應,清除多余的自由基,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MACE的發(fā)生率[4]。《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5],冠心病患者治療后的血脂達標標準為TC≤4.7mmol/L、TG<1.7mmol/L、LDL-C≤2.6mmol/L,本文中5mg及10mg的瑞舒伐他汀均達到這一標準,而10mg的效果更好,分析原因是降脂瑞舒伐他汀的藥物作用劑量選擇有一定的關系,因此應用10mg的劑量,能更好地改善血脂指標,減少MACE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應用10mg劑量的瑞舒伐他汀對于改善STEMI患者的血脂指標,降低MACE發(fā)生率有更顯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