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
【摘 要】在全民步入小康時代的背景下,生活已不僅僅滿足于吃、穿兩方面,人們對生活的追求更趨于多元化,藝術皆是生活品質的一種表現(xiàn),藝術教育在大多數(shù)城市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但在貧困的偏遠地區(qū),藝術教育的發(fā)展和推動卻是難題,如何開展貧困地區(qū)的藝術教育、如何借用學校的藝術資源開展藝術扶貧工作是該論文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藝術教育;扶貧;丹巴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9-0202-01
脫貧工作是中央近幾年來的重要指示,2020年農村脫貧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目標。丹巴縣作為一個典型的民族地區(qū),其脫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一批”總體目標中明確指出,脫貧并不僅僅就是經濟脫貧,科技脫貧、教育脫貧也是其中一環(huán),丹巴縣作為我院定點扶貧縣,幫助其教育脫貧也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難題。丹巴縣作為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藝術教師在各個教學階段都嚴重缺乏,多數(shù)都為其他科任老師兼任,對于家長而言,能供養(yǎng)孩子進行文化教育就已經非常吃力,根本沒有余力再來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這兩大因素導致了當?shù)貙W生無法系統(tǒng)學習藝術。
我院作為丹巴縣的定點扶貧單位,經濟脫貧只是脫貧的一方面,教育脫貧是需要我們努力的方向。我院設計藝術系在為丹巴縣藝術教育脫貧方面具備一定的優(yōu)勢,有藝術教育經驗豐富的教授、副教授;有多位海外留學歸來的研究生;有具備一定藝術素養(yǎng)的近千名藝術類學生,等等。這些均為藝術教育扶貧的中堅力量,為了服務丹巴縣藝術教育,我系領導及多位教師多次奔赴巴丹做調研考察工作,對該地區(qū)的藝術教育工作作出以下分析。
一、丹巴地區(qū)藝術教育問題分析
(一)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丹巴縣作為國家的貧困縣,又屬貧瘠山區(qū),當?shù)鼐用癫粌H對藝術教育認識不足,更有連文化教育都不重視的情況,所以素質教育在該地區(qū)無從談起。
(二)藝術教育師資不足。因為當?shù)匚幕⑹芙逃潭?、地理位置等原因,造成了當?shù)乩蠋焽乐夭蛔愕那闆r,更不用說藝術教育,很多學校的藝術老師還是由其他科任老師兼任,既不專業(yè)又不穩(wěn)定,學生更不重視藝術教育,對于藝術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更加困難。
(三)財政投入不足。因丹巴地區(qū)屬于貧困縣,讓家長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投入非常困難,而政府本身的教育投入也不足,導致很多學生即使對藝術學習有興趣,也因為沒有老師、沒有器材而放棄。
(四)藝術氛圍不足。當?shù)氐木用窀嗟臅r間投入到生產當中,政府的關注度投入到扶貧當中,學生的精力放在文化課程中,導致藝術氛圍的缺失,要想搞好藝術教育,藝術氛圍的培養(yǎng)必不可少。
二、丹巴地區(qū)藝術教育建設建議
(一)安排藝術采風教學環(huán)節(jié)。作為藝術專業(yè),我系將會定期安排老師帶領學生到丹巴縣進行藝術采風,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可用藝術的手法將丹巴美景在畫面中呈現(xiàn),并舉行義賣,所得善款將用于購買繪畫工具,并贈予丹巴縣小學;二是可以讓當?shù)鼐用耦I略藝術的魅力,感受除丹巴人文以外的藝術技法;三是可以以我院采風為基點,在丹巴建立采風基地,并逐漸擴大采風接待人數(shù),以優(yōu)美、獨特的風景魅力吸引其他院校走進丹巴,讓丹巴縣形成如上孟、麗江、稻城般的采風產業(yè)鏈。
(二)定期定點教學,為丹巴藝術教育緩解師資壓力。確定藝術扶貧方案后,我系將定期安排藝術系教授、副教授等專業(yè)老師以及學生親赴丹巴,為丹巴縣人民帶去如藝術概論、素描、色彩等藝術基礎課程;安排我系大師工作室為丹巴縣人民帶去如綿竹年畫藝術、陶藝、讓囧藝術等,不斷培養(yǎng)、豐富丹巴縣藝術內涵。
作為本身就具有一定藝術氛圍的丹巴縣,在壁畫、墻繪等方面有一定的藝術底蘊,但其作品多以當?shù)靥厣缂榘藢?黑、白、黃三色條紋兩方面為主,形式和內容都較單一,藝術系老師和學生可為丹巴地區(qū)進行更具意義和藝術感的壁畫和墻繪,既能鍛煉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又能為加強丹巴地區(qū)的藝術氛圍服務,也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段。
(三)發(fā)動藝術界更多專業(yè)人士參與丹巴藝術教育扶貧。即使我系全體教師都參與到藝術扶貧工作,都不能徹底解決當?shù)厮囆g師資缺乏的問題,僅僅依靠我系的有限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那么吸引或帶動更多的專業(yè)人士參與到藝術教育扶貧工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我系教師將會發(fā)動所有力量來帶動這個事情的發(fā)展,并持續(xù)性的為丹巴縣藝術教育工作努力。
(四)建立新媒體平臺,推動藝術教育扶貧工作。我系將為丹巴縣設計藝術教育APP平臺界面及內容架構,運用新媒體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師資不足的問題,借用APP平臺,開設網(wǎng)絡藝術教育公開課程,讓當?shù)貙W生即使使用手機也能受到藝術的熏陶,加深其藝術修養(yǎng)。
藝術扶貧工作室一項長期的工作,是需要政府、學校、企業(yè)、社會人士多方努力的工作,僅僅靠一個學校、一個地方是不能解決這一問題的,特別是政府加大對藝術教育的投入、加強對藝術教育方面的關注,才能將根本性問題解決。
參考文獻:
[1]謝漢文.新時期高等藝術院校志愿服務形式探索——以廣州美術學院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05).
[2]周小莉.關于藝術扶貧的探討[J].文學界(理論版),2012(07).
[3]唐俊.精準扶貧視野下大學生藝術扶貧模式研究[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