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又云
(魯中礦業(yè)有限公司醫(yī)院 山東 萊蕪 271113)
冠心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心內科疾病,以中老年人群為疾病多發(fā)群體,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臨床上針對此疾病應該展開積極的護理和治療。康復工作實踐水平除了會對冠心病干預質量帶來影響外,同時還會對其預后質量、病情轉歸質量等產生影響[1],所以要充分優(yōu)化康復干預工作,并且酌情展開整體化康復干預。本文為了深入探究整體化康復護理對冠心病患者的護理效果,選取了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相關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于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中,包括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為36~71歲,年齡平均(58.3±10.4)歲;觀察組中,包括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為38~72歲,年齡平均(58.6±10.1)歲。兩組在性別比、年齡等資料的對比中,P>0.05。納入標準:(1)經臨床診斷確診,符合Who關于冠心病診療標準中的內容;(2)無嚴重心血管疾病史、近期無急慢性感染史;(3)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意識障礙;(2)有糖尿病、腫瘤或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史。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內容主要為疾病常規(guī)健康宣教、藥物干預、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病情觀察以及并發(fā)癥護理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整體化康復護理,方法如下:
(1)針對性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及時展開健康知識問卷調查,結合患者病情實際情況,明確針對性健康宣教的內容,依據患者疾病知識的缺失點,開展有目的性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冠心病病機、治療方法、急救措施和臨床預后。
(2)肢體護理:術后適當抬高穿刺側肢體,術后1h內,每15分鐘對穿刺側肢體的溫度、顏色和指腹張力觀察一次;囑咐患者術后2h禁止做屈腕動作,制動腕關節(jié)4~6h,且穿刺側肢體制動1d。術后8h將穿刺側肢體壓迫器拆除,以加速靜脈回流;術后1d對橈動脈搏動、膚色及膚溫仔細觀察。做好穿刺部位皮膚清潔工作,使其維持干燥。
(3)并發(fā)癥護理:囑咐患者對穿刺側熱感、腫脹及疼痛等情況密切觀察,若發(fā)現異常,需及時報予醫(yī)務人員,再次包扎穿刺部位,避免血腫擴大或出血。術后需對患者面色、神色等加強觀察,主動詢問患者是否出現視物模糊、出冷汗、心悸與胸悶等情況,一旦出現迷走反射,需即刻報告醫(yī)生,并協(xié)助積極處理。
(4)心理康復干預。康復干預工作中,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在加強與其溝通的基礎上,予以詳細介紹疾病專業(yè)知識,同時告知其救治工作中注意事項、配合措施等,再指導患者正確疏導其負面情緒,在以樂觀心態(tài)接受專業(yè)救、護的基礎上,充分緩解機體病情。
(5)飲食康復干預。以患者病情狀況為標準,再結合其飲食偏好,予以設計滿足患者營養(yǎng)需求,同時能符合其喜好的飲食干預計劃,通過合理搭配食物類型,在重視葷素混搭的基礎上,確保飲食的均衡性。此外,進食中,囑咐患者選擇清淡類、消化性強的食品,酌情應用足量蔬菜、水果,以促進機體康復[2]。
采用SF-36(生活質量調查表)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情況進行評分,調查表共包括社會功能等四個維度,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佳。
利用SPSS19.0軟件處理數據,%即計數資料,χ2檢驗;即計量資料,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表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分)
表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分)
組別 n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情感角色 社會功能觀察組 50 87.34±4.32 82.39±3.23 83.39±3.45 81.28±3.43對照組 50 71.29±2.34 70.93±3.28 71.23±3.46 72.29±3.24
冠心病屬于全身長期性心血管疾病,是因冠脈出現局部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肌缺氧、缺血引起的,病情進展后,會導致心肌大面積梗死。冠心病患者需終身接受治療,大部分患者治療時易出現消極情緒,或放棄治療,進而使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故在患者治療過程中輔以可靠有效的護理干預意義重大。
全局式護理是一種綜合類型的護理模式,具有人文關懷特色,能將患者的真實需求作為護理服務開展的基礎,提供給患者優(yōu)質服務,以最大程度增強護理成效,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從本文結果中可知,相較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行整體化康復護理的觀察組患者有著更高的生活質量評分,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護理中實施整體化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