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潔
(北部戰(zhàn)區(qū)陸軍原裝備部第一門診部 山東 濟南 250014)
在我門診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隨機選擇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資料為:男性69例,女性11例;年齡21~49歲,平均年齡32.26±7.43歲;病程0.5~17年,平均病程5.71±1.65年;且進行隨機抽樣分組。本次研究全部患者經臨床診斷及檢測均確認為慢性胃炎。由此可見,本次研究所選患者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針對隨機選擇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不同西藥聯合療法分組研究上,實驗組臨床治療采用左氧氟沙星+奧硝唑+奧美拉唑,而對照組則給予阿莫西林+甲硝唑+西咪替丁,具體用法用量如下:第一,實驗組三種西藥聯合治療中左氧氟沙星、奧硝唑以及奧美拉唑用量分別為0.01g、0.5g和0.02g,并且用法都是2次/日;第二,對照組三種西藥聯合治療中阿莫西林、甲硝唑和西咪替丁用量分別是0.5g、0.4g、0.02g,用法除第一個藥物是4次/日以外,剩下兩種2次/日。另外兩組患者療程均為10d。
為了判斷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所采用的兩種西藥聯合療法的臨床效果哪個更優(yōu),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采用比較治療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這兩項指標進行判斷。其中慢性胃炎治療總有效率按照相關診斷標準可以劃分為四個等級:①痊愈?;颊呗晕秆装Y狀完全好轉;②顯效?;颊呗晕秆状蟛糠职Y狀好轉或有效緩解;③有效?;颊唠m然部分慢性胃炎癥狀好轉,然而緩解情況較普通;④無效。患者慢性胃炎癥狀沒有好轉,更有一些出現加劇情況。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患者數量×100%。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主要是統(tǒng)計慢性胃炎患者治療期間所出現的頭疼、頭暈、腹脹以及腹瀉等癥狀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例數)/患者數量×100%。
處理本次兩組80例慢性胃炎患者研究所獲各項數據主要是借助于SPSS20.0軟件,其中(n,%)表示計數資料,檢驗則采取χ2,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結束且統(tǒng)計數據處理完成后結果顯示,采取左氧氟沙星+奧硝唑+奧美拉唑西藥聯合療法的實驗組以95%(38/40)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西咪替丁的對照組72.5%(29/40),并且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例)
在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上,采取左氧氟沙星+奧硝唑+奧美拉唑西藥聯合療法的實驗組僅為5%(2/40),而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西咪替丁的對照組則高達22.5%(9/40),由此可見前者同樣明顯優(yōu)于后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例)
從相關研究來看,慢性胃炎屬于消化道中一類常見疾病,由于當前種種因素地影響近些年來其發(fā)生率不斷提高。該疾病中患者容易表現出腹脹、腹痛以及惡心等癥狀,同時如果人體免疫力存在缺陷的話還有可能會誘發(fā)其產生舌炎、貧血等并發(fā)癥。假如患者慢性胃炎得不到有效地治療而任由其發(fā)展下去的話,病情會加劇演變成胃出血、潰瘍、穿孔甚至成癌!由當前臨床治療實踐來看,針對慢性胃炎治療上通常會采用到左氧氟沙星、奧美拉唑、甲硝唑以及西咪替丁等西藥,但不少醫(yī)生在它們使用上往往只選擇其中一種,這樣所取得的治療效果通常較為有限。針對這種情況,現階段越來越多臨床研究與治療實踐表明,聯合采用多種西藥能夠獲取更佳的效果,并且安全性也有了很大地提升。對此,為了判斷何種西藥聯合療法能夠在慢性胃炎臨床治療上取得更優(yōu)的效果,筆者通過在我門診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隨機選擇8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不同西藥聯合療法將其平均分成兩組,其結果顯示采取左氧氟沙星+奧硝唑+奧美拉唑的實驗組不管治療總有效率還是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上都明顯優(yōu)于給予阿莫西林+甲硝唑+西咪替丁的對照組。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胃炎治療上采用左氧氟沙星+奧硝唑+奧美拉唑等西藥聯合治療不但能夠取得更好的臨床效果,并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值得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