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廣廷
楊樹林是用材林、防護林的主要樹種,其具有環(huán)境適應性強、生態(tài)經(jīng)濟價值高的特點,對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推動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討論了楊樹種植技術措施與相關有害生物防治的手段,供大家位參考。
一、楊樹種植技術措施
1、選地、整地
育苗地的選擇是影響育苗成功率的關鍵因素,育苗地如果選擇不當,會直接影響以后3~4年的育苗效果。選擇育苗地時,應當選疏松的沙壤土或者輕壤土,不宜選用粘重的土壤以及不具有良好保水保肥能力的通體沙;選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地下水位低于1m、土層厚度高于0.8m的地塊,不宜選擇易于漬水的低洼平地,要保證育苗地排水條件良好,且能在降雨量大的情況下迅速排出積水。
整地主要是為了排除夾雜在土壤中的害蟲蟲卵,降低地下水位,以保證楊樹苗木健康生長。扦插之前整地時,每畝地施足40~50kg復合肥,以此作為底肥,深耕育苗地30~35cm,及時耙平保墑。在高床育苗的情況下,保持床寬為1.70.1m或者是1.10.1m,做好三溝配套。
2、選種、選苗、育苗
選種過程中,根據(jù)當?shù)貙嶋H生長條件或者是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選擇經(jīng)省級林木良種審定的優(yōu)良品種。如膠合板材主要選擇黑楊派優(yōu)良品種I-69、L323、T26、中荷1號等;紙漿材主要選擇I-69、L323、中林46、中林23等;家具材主要選擇魯毛50、I-102、T26、L35等。
選苗過程中,選擇2年根,1年或2年干、高超過4.5m、胸徑不少于3.5cm、根系發(fā)達完整、苗木粗壯、有飽實頂芽、無病蟲害的黑楊派苗木。這樣的苗木不僅生長快,緩苗期短,而且還具有較強的抗逆性。
育苗過程中,只能用一年生苗干截制插穗作為育苗,且要保證留用部分芽飽實、無病蟲害。截制插穗時,保證插穗長度在191cm、粗度在1.250.25cm、第一側芽完好且于上切口間有1cm的距離。此外,還要將同一品種苗干的不同部位插穗分開放置、分開育苗。否則,就會出現(xiàn)大苗壓小苗現(xiàn)象。
3、扦插、種植
扦插前,將裝在蛇皮袋中的插穗浸于干凈的水中3~4天,以增加含水量,促進生根;扦插時,選擇2、3月扦插,控制育苗密度,造林用苗一般以每畝2500株左右為宜,倘生產(chǎn)種條用苗則以每畝3500株為宜。此外,采取寬行密株的方法進行株行距設計。
在種植前或者種植后,減去苗木上弱勢部分,以增強頂端優(yōu)勢。種植時,采用寬、窄行的方法進行種植,每畝地以33株為宜,并使一行與另一行錯開成三角形,便于陽光照射。
4、施肥
肥料選用經(jīng)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及過磷酸鈣。采用穴施方法,先樹間挖深20cm左右方形坑,坑內(nèi)填入樹葉、雜草,同時,撒入500g過磷酸鈣及適量經(jīng)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再用工具將底土與其拌勻,蓋上踏實。在5月和7月份時,重施氮肥,以實現(xiàn)速生的目標;每半個月使用混合少量有機磷農(nóng)肥與適量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噴施1次葉面,以促進生長。
5、苗木管理
在苗木管理過程中,根據(jù)楊樹的生長情況選擇具體的管理措施。例如,苗木成活期是插穗生根的關鍵期,此時容易出現(xiàn)缺水狀態(tài),若不能保證土壤有適宜的濕度,插穗就不能及時生根,從而降低苗木成活率,因此,要在此時期實施透水措施。再如,幼苗期有害生物活動頻繁,此時當以有害生物防治為主,具體防治措施下文做詳細講述。又如,在苗木速生時期,苗木需要較多的營養(yǎng),此時應結合地區(qū)降雨情況追施氮肥。
二、楊樹有害生物防治
1、發(fā)生機制
楊樹常見有害生物有地老虎、天牛、地蠶、柳毒蛾、楊扇舟蛾、楊小舟蛾、柳藍葉甲、盲蝽蟓等。這些有害生物一般在楊樹幼苗期危害楊樹,以幼蟲為害為主。蟲卵夾雜在土壤或者田間雜草中越冬,第二年氣溫回暖后孵化成為幼蟲,直接對楊樹幼苗進行吸食或者咬食。而且,幼蟲多聚集于葉片、葉莖或者是土壤中,在土壤中的幼蟲活動隨季節(jié)氣溫做周期性變化。
2、防治手段
(1)農(nóng)業(yè)手段
在選地、整地期間,對土壤中的蟲口密度進行調(diào)查,做相應的記錄,蟲口密度高時處理土壤,以減少有害生物種群數(shù)量;在選種、選苗期間,選擇抗蟲害能力強的品種,以及無病蟲害的苗木、苗干;在扦插、種植期間,深耕、深翻土壤,破壞土壤中的蟲卵活性;在施肥期間,在保證葉片、根系不被燒毀的基礎上施足肥料,并保證基肥充分腐熟,以有效減少成蟲產(chǎn)卵;在田間管理期間,及時清理田間雜草,防止有害生物寄生。例如,在育苗床做好后,每畝地用3%呋喃丹750g左右與細糞拌勻,撒施在土壤表面,用鋤翻入土中,可有效防治地老虎。此外,地老虎成蟲主要在雜草上產(chǎn)卵寄生,而地老虎初齡幼蟲則以雜草為食,清除育苗地及其附近雜草可消滅越冬代地老虎成蟲產(chǎn)卵場所及第一代地老虎幼蟲的食料來源。
(2)化學手段
主要利用化學藥劑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治。例如,地蠶的防治過程中,在成蟲(金龜子)的寄主樹干上噴灑90%晶體敵百蟲9001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250250倍液、綠色威雷4001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蛘呤羌羧⌒迈r的楊樹枝葉,放入90%晶體敵百蟲200倍液中浸濕,在17時左右插入育苗地中,保持每畝5把,每把間隔12.52.5m,以達到減少地蠶成蟲數(shù)量的目的。
(3)物理、生物手段
利用楊樹有害生物的生活習性進行誘殺以及人工除蟲。例如,柳毒蛾、楊扇舟蛾、楊小舟蛾的防治過程中,利用成蟲趨光性的特點在成蟲羽化盛期采用黑光燈或者高壓泵燈誘殺,以減少其種群數(shù)量及下一代蟲口密度;利用幼蟲受驚后吐絲下垂的習性,振動樹干捕殺下落的幼蟲;為防止有些成蟲爬行上樹產(chǎn)卵,成蟲羽化前在樹干綁扎塑料布,或者是使用2.5%溴氰菊酯與費柴油按照1比10的比例混合,浸泡包裝用紙繩制成毒繩,在楊樹胸徑出處綁縛2周。另外,還可利用天敵效應引入其天敵松毛蟲赤眼蜂,在害蟲產(chǎn)卵初期,每畝地設置3個或者4個放蜂點,控制放蜂量41萬頭。
(作者單位:233600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楚店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