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芹
(濰坊學院醫(yī)院,山東 濰坊 261061)
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4例、40女例,年齡39~68歲,平均(57.85±1.36)歲。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各52例,常規(guī)護理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焦點式護理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聯(lián)合接受焦點式心理護理干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護理模式下,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和病情觀察、臨床生命體征監(jiān)測等。在此基礎上,對焦點式護理組聯(lián)合實施焦點式心理護理:(1)開放式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本著人情主動的原則,及時的為患者介紹病房環(huán)境情況,并進行科室情況介紹和自我介紹等。以促進患者快速熟悉環(huán)境,維持踏實、平和的心態(tài),并對醫(yī)務人員予以信任。(2)啟發(fā)式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積極的與患者進行交談,交談中發(fā)現(xiàn)并準確的把握患者的心理問題,啟發(fā)、鼓勵患者主動向自己說明所擔心、憂慮的問題等。之后,護理人員可根本自己的判斷以及患者的自述,及時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3)協(xié)調式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注意與患者之間保持融洽的關系,像朋友般了解患者的興趣愛好。之后,在現(xiàn)實條件允許,且不影響正常治療以及其他患者的前提下,為患者提供各種喜歡的娛樂設施[1]。(4)討論式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要定期與患者進行討論,討論的內容以患者感興趣為主。
實驗前后,分別觀察并評估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評估中以抑郁SDS量表和焦慮自評SAS量表作為評估工具。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實驗前后的SDS評分、SAS評分分別實施組間和組內統(tǒng)計學比較,可得均存在明顯差異,實驗后兩組患者SDS評分、SAS評分組內比較均顯示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下降,且實驗后焦點式護理組的SDS評分、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前后兩組SDS評分、SAS評分組間與組內統(tǒng)計學比較(±s,分)
表1 實驗前后兩組SDS評分、SAS評分組間與組內統(tǒng)計學比較(±s,分)
分組情況 n SDS評分 SAS評分實驗前 實驗后 實驗前 實驗后常規(guī)護理組 52 59.39±3.27 46.67±1.28 59.01±1.03 51.12±0.14焦點式護理 52 60.02±3.31 43.32±1.29 58.86±1.14 42.27±0.16 P>0.05 <0.05 >0.05 <0.05
焦點式心理護理干預的應用中,將護理的核心放在不同的患者身上,綜合采用多種方式對患者實施心理方面的干預,例如開放式心理干預和討論式心理干預等。最終得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心態(tài),減少其身心痛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實施焦點式心理護理干預效果顯著。結合表格數(shù)據來看,對兩組實驗前后的SDS評分、SAS評分分別實施組間和組內統(tǒng)計學比較,可得均存在明顯差異,實驗后兩組患者SDS評分、SAS評分組內比較均顯示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下降,且實驗后焦點式護理組的SDS評分、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這是因為,在具體的護理中,焦點式心理護理強調將護理措施的實施建立在患者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并通過多樣化的護理路徑,例如討論式護理等,來多方面調節(jié)患者的心理[2]。進而幫助患者放下思想負擔,緩解自身的精神壓力,放松身心,其焦慮、抑郁程度也自然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
總之,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實施焦點式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臨床效果顯著,具備一定的應用與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