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虎 鄭麗芳 鐘 超
普寧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普寧 515300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c,SAP)本質為由多種復雜病因造成胰管堵塞或損傷導致胰腺局部或全部炎性壞死,具有起病急驟、病情變化復雜、治療困難、病死率高與預后差等特點[1]。臨床針對SAP 多以思他寧治療為首選,思他寧是與天然生長抑素同樣具有抑制胰酶分泌作用的十四肽生長抑素,能夠減輕患者胰腺的損傷,但其治療效果仍不夠理想[2]。而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CRRT)則可針對處于免疫激活狀態(tài)的SAP患者,改善其機體炎癥狀態(tài),調節(jié)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預后,降低病死率[3]。本研究以生長抑素聯(lián)合CRRT治療SAP取得滿意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廣東普寧市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2016—2018年收治的114例SAP患者。納入標準:根據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組2007年《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4]SAP診斷標準確診者;血清淀粉酶(AMY)超過正常值3倍者;發(fā)病72h內入院者;入組前3個月內未經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合并傷消化道潰瘍穿孔者;腸梗阻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系統(tǒng)性血液疾病者;系統(tǒng)性免疫疾病者;嚴重感染者;過敏體質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研究患者按照奇偶數法平均分為常規(guī)組與聯(lián)合組,其對應性別(男/女)為[(32/25)和(29/28),χ2=0.32,P>0.05],年齡為[34~57(46.18±4.62)歲和36~58(46.53±4.37)歲,t=0.42,P>0.05],發(fā)病至入院時間為[7~64(34.68±8.74)h和7~58(33.29±7.76)h,t=0.90,P>0.05],Ranson評分為[3~8(4.61±1.24)分和3~8(4.37±1.18)分,t=1.06,P>0.05],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
1.2方法 研究患者均予包括吸氧、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改善微循環(huán)、胃腸道功能保護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常規(guī)組以生長抑素治療,予3 mg注射用生長抑素[商品名:思他寧,瑞士Merck (Schweiz) AG,注冊證號H20140873,3 mg/支]+0.9%生理鹽水配至100 ml后以250 μg/h速度靜脈泵入,持續(xù)5~7 d。聯(lián)合組以生長抑素聯(lián)合CRRT治療,生長抑素治療同對照組,另靜脈置管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構建有效體外循環(huán),采取CRRT系統(tǒng)連續(xù)治療,血濾機為德國Dipact CRRT,連續(xù)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模式(CVVH),輸入速度1500~2000 ml/h,血流量100~200 ml/min,超濾量參照患者全天治療量與生理需求量,無出血傾向患者以普通肝素抗凝,初始負荷量為0.3~0.5 mg/kg,穩(wěn)定后追加至2~10 mg/h,每6 h檢測患者凝血酶原時間,調整抗凝劑量,明顯出血傾向者不予抗凝劑;定時沖洗濾器與管路?;颊卟∏榫徑夂筠D入普通病房,跟蹤隨訪。
1.3觀察指標 (1)臨床相關時間指標:記錄患者腹痛持續(xù)時間、發(fā)熱持續(xù)時間、白細胞(WBC)與血清淀粉酶(AMS)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2)慢性健康狀況:采用 APCHEⅡ評分系統(tǒng)評估患者慢性健康狀況,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健康狀況越差;(3)炎癥指標:治療前后取患者靜脈血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以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C反應蛋白(CRP)水平。
2.1兩組臨床相關時間指標比較 治療后,聯(lián)合組腹痛與發(fā)熱持續(xù)時間、WBC與AMS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常規(guī)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相關時間比較
2.2兩組慢性健康狀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APACHEⅡ評分均為下降趨勢,差異顯著(P<0.05),且聯(lián)合組治療24h、72h后APACHEⅡ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2.3兩組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IL-6、TNF-α、CRP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且聯(lián)合組降低幅度更大(P<0.05)。見表3。
表2 兩組APACHEⅡ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表3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SAP患者因胰腺局部或全部壞死,可累及腹腔鄰近器官,器官受累損傷后同樣釋放出大量IL-6、TNF-α等炎性因子,引起患者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隨著病情發(fā)展,炎癥狀態(tài)進一步加重,引發(fā)多器官功能損傷、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并發(fā)癥,危及患者生命[5]。因而在SAP治療過程中,除抑制患者胰酶分泌,減輕胰腺損傷外,改善患者機體炎癥狀態(tài)尤為重要[6]。本研究針對SAP患者采取生長抑素聯(lián)合CRRT治療,發(fā)現(xiàn)可加快患者癥狀緩解,促進機體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其機體炎癥狀態(tài)。思他寧是由人工合成的環(huán)狀十四氨基酸肽類激素,與人體內自然生成的生長抑素具有相同結構,可有效抑制胃酸、胃蛋白酶、胃泌素等分泌,進而減少胰腺分泌,減輕胰腺損傷,保護胰腺及鄰近臟器,同時具有一定炎癥抑制作用,但其治療效果仍不夠理想,且其半衰期較短,需靜脈持續(xù)泵入[7]。而CRRT是在傳統(tǒng)血液透析基礎上,通過吸附與濾過形式實現(xiàn)連續(xù)、緩慢清除機體炎癥因子、內毒素等有害物質與水分的血液凈化治療方式,可減少患者機體的炎癥刺激,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恢復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調節(jié)機體免疫抑制狀態(tài),有利于快速緩解SAP患者癥狀,改善其預后,提高治療效果[8]。因此,本研究中以生長抑素聯(lián)合CRRT治療的聯(lián)合組患者各項臨床相關時間指標明顯短于對照組,其APACHEⅡ評分降低與炎癥因子指標改善也更為明顯,說明SAP患者選擇生長抑素與CRRT聯(lián)合治療更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復。本研究結論與茍小紅[9]等研究發(fā)現(xiàn)基本一致。究其原因,與CRRT具有強大的凈化機制,能夠有效清除患者機體炎癥因子與內毒素等有害物質,改善患者機體內環(huán)境有關。
綜上所述,以生長抑素聯(lián)合CRRT對SAP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機體狀態(tài),緩解臨床癥狀,減少炎癥反應,糾正病情惡性發(fā)展,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