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嶸
[摘? ? ? ? ? ?要]? 全民閱讀,青少年先行,中職學生是全民閱讀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湛江市中職學生閱讀行為的調查,了解現階段中職學生閱讀行為的特點,分析中職學生閱讀行為面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探討培養(yǎng)中職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和對策。
[關? ? 鍵? ?詞]? 中職學生;閱讀;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0-0001-03
當前,閱讀已成為世界潮流和國家戰(zhàn)略,全民閱讀活動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在閱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他在不同的場合,屢次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并將讀書視為“一種生活方式”,他認為“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fā),讓人滋養(yǎng)浩然之氣”。國家領導人由讀書所形成的人格魅力和知識魅力為全民閱讀注入強大動力,也將極大地影響和激發(fā)青少年對閱讀的熱情[1]。
一、本課題調研的背景
閱讀是青年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發(fā)展心智的重要途徑,也是個人發(fā)展、終身學習的重要保障。閱讀行為的培養(yǎng)是青年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湛江市是職業(yè)教育大市,《湛江市中等職業(yè)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工作方案》明確了我市全面建設職業(yè)教育強市、人力資源強市和粵西職業(yè)教育高地的教育發(fā)展目標。中職學生作為一個龐大的知識群體成為湛江市全民閱讀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職學生閱讀狀況并不理想,仍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中職學生良好閱讀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本課題組以湛江市中職學生為例,開展了中職學生閱讀現狀調查及相關研究。
二、中職學生閱讀現狀及分析
我們選擇湛江市主要中職學校的部分在校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和現場訪談、集體座談等方式,從中職學生閱讀認知、閱讀量、閱讀傾向、閱讀能力等多方面了解我市中職學生閱讀行為現狀,并對調查數據進行總結和分析。
(一)閱讀觀念與閱讀意識調查及分析
從調查來看,大部分學生對閱讀有正面的認識,明白閱讀的重要性,也認同閱讀對個人的益處良多。但從閱讀意愿來看,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不高,只有一成多學生表示是因為個人興趣而愛好閱讀,大部分學生閱讀愿望并不強烈,有的學生只聽決心不見行動,缺少自主閱讀的意識,還有不少學生以一種應付的心態(tài)對待閱讀,缺少內在動力,學生閱讀的隨意性大,或僅憑一時的興致,偶爾才會看看書。另有10%左右的學生對閱讀毫不關心,甚至有抵觸情緒,這部分學生大多存在厭學心理,在學校無心向學,對閱讀更是“無動于衷”。在閱讀的目的選擇上,很多學生注重閱讀的娛樂消遣作用,把閱讀當作打發(fā)無聊閑暇時間的方式,更多學生主要是為了完成學業(yè),他們把提高考試成績作為閱讀的主要目的,有學生坦言,上中職學校就是為了學一門技術,早日在社會上找份工作,而課外閱讀就是可有可無、費力又不討好的事。由此可見,很多學生對閱讀的認知只停留在表面上,真正重視和熱愛閱讀的人并不多,閱讀并沒有走入學生的內心,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二)閱讀量與閱讀時間調查與分析
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閱讀時間和閱讀量的積累。從課余時間利用來看,中職學生課余時間的主要活動是休閑玩樂和體育活動。他們對讀書看報的熱情遠不及逛街、玩手機等其他活動,這從校園內隨處可見的手機“低頭族”也可見一斑。從閱讀量來看,多數學生每學期閱讀課外讀物不足5本,一學期閱讀能超過10本的人數也寥寥可數,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量都未達到中學生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課外閱讀時間上,學生每天平均閱讀時間也不足半小時,每天半小時的課外閱讀,時間不算長,不是嚴苛的要求,很多學生卻無法達到,能做到教育部倡導的每天閱讀1小時要求的學生人數也不足兩成。此外,有10%左右的學生課余并沒有安排閱讀時間,他們基本沒有閱讀的習慣。由此可見,閱讀時間少和閱讀量不足是當前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多數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而閱讀素養(yǎng)較低也正是目前中職學生文化水平偏低,文字、語言能力不強,思想浮躁、缺乏自信等人文素養(yǎng)缺失的根本原因。
(三)閱讀傾向與閱讀能力調查與分析
閱讀傾向能反映學生的閱讀范圍和閱讀層次,調查所得,超四成學生偏重于有趣、易懂的流行通俗讀物,相比優(yōu)秀文學、經典名著,學生更愿意把時間花在言情小說、漫畫、流行時尚刊物等層次較低的書刊上,顯然,“淺閱讀盛行,深度閱讀缺失”是當前中職學生閱讀普遍存在的現象。淺層閱讀的流行并不說明深度閱讀不重要,對中職學生而言,淺閱讀可以帶來短期的感官享受和心理的刺激,卻難以讓人獲得真正有益的閱讀體驗和思想領悟。學生時代是閱讀的黃金時期,如果只停留在低品位的閱讀上,不但浪費了大量寶貴時間,還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使人心態(tài)浮躁,思想淺薄。另外,有40%學生把閱讀變成了功利化的應試策略,他們的閱讀范圍僅圍繞在教科書、學習資料、考試輔導等“實用性”的書籍上,甚至認為課外閱讀會分心,影響學習成績。他們把本應愉悅心境的閱讀變成另一門吃力的“功課”,這樣的閱讀難免讓人厭倦,更容易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是拓寬視野、增知益智的重要途徑,若是局限于專業(yè)知識的閱讀,容易造成知識單一貧乏、視野狹窄,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從閱讀方式來看,傳統的閱讀方式受冷落,現在中職學生愿意捧起書本細細品讀的越來越少。網讀、屏讀等新型閱讀方式受到學生青睞,學生閱讀過程也被標題式、碎片化、跳躍式等快餐式閱讀方式所取代。粗略、瀏覽式的速成閱讀雖然方便快捷獲得的信息量大,但這種囫圇吞棗、走馬觀花式的讀書方法容易破壞學生的閱讀“胃口”,而且書本里面的知識難以被消化吸收,不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閱讀本身是一種能力,好的讀書方法才會有好的閱讀效果。調查發(fā)現,學生在如何“讀”的問題上存在不少困惑,會“讀”的學生更少。有逾兩成中職學生不知該讀什么書,不懂選擇適合的讀物,缺少閱讀目標和方向;大多數學生不能嚴格執(zhí)行讀書計劃,閱讀往往只是三分鐘熱度,甚至不能堅持看一本完整的書,又或者在遇到閱讀困難時,容易信心動搖,難以長久堅持;也有很多學生讀書時不懂得做摘錄、筆記,不習慣閱讀交流和分享,不注重知識的總結累積以及閱讀的感受和思考。這些現象說明了當前中職學生在閱讀方法和自主閱讀能力上存在不足,同時也反映了我們在學生閱讀訓練、閱讀引導、閱讀教學等閱讀教育方面有待重視和提高。
三、影響閱讀的因素及分析
(一)學生自身因素影響
1.中職學生主要是來自農村或城鎮(zhèn)的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由于缺乏對閱讀行為的認識和重視,加上學校閱讀條件、家庭環(huán)境的限制,他們缺少閱讀活動和閱讀體驗,對自身閱讀活動缺乏認識和行動,很多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沒有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閱讀習慣。進入中職學校后,學習心態(tài)和人生的目標發(fā)生了調整,認為中職學生只要學好本專業(yè)技術課程即可,從而放松了對自我的要求,把個人興趣和愛好轉移到其他文娛活動中去,而不愿意通過閱讀去學習和探索更寬泛的知識領域。
2.學生自身素質的不足制約了閱讀的效果和質量。大部分中職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受挫,自信心不足、文化基礎底差、閱讀能力弱,沒有掌握科學的閱讀規(guī)劃和有效的閱讀方法,特別是在缺少指導及引導情況下,更難以開展長久有效的閱讀活動。
(二)社會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當前社會,物質享受成為主流,精神層面的追求被忽視,導致社會上缺少崇尚閱讀、自覺閱讀的良好閱讀氛圍。盡管近年來全民閱讀活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國國民的人均閱讀量與歐、美、日、韓等國相比仍有很多大差距。我國仍是世界人均讀書量最少的國家之一。社會閱讀文化的缺失也是導致學生閱讀意識淡薄的重要因素[2]。此外,喧囂浮躁的社會風氣,對部分中職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產生負面影響,“讀書無用論”等錯誤思潮依舊在學生中存在,導致他們并不懂得珍惜學習和讀書的機會。另外,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各種刺激新奇的視聽產品對中職學生的閱讀心態(tài)產生很大沖擊。中職學生正處于叛逆的青春期,他們在享受網絡便捷的同時,也容易對網絡和電子產品產生依賴,沉迷于手機和網絡空間當中,這也是削弱他們閱讀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學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中職學校對學生的閱讀行為的教育培養(yǎng)缺乏應有的重視。中職學校教育屬于職業(yè)教育,在重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輕文化知識學習的中職教育大氣候下[3],學校偏重于學生專業(yè)技術能力培養(yǎng),而缺少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被忽視。在中職學校的文化基礎課程教學中,學生閱讀教學課程常被壓縮或取代,而單一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手段難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調動不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據了解,我市的中職學校幾乎都沒有開設專門的閱讀教學課程,學生缺少有效的閱讀水平訓練和閱讀教學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和能力的不足成為他們閱讀活動的絆腳石。
此外,中職學校教育經費緊張,學校會將有限的經費投入到專業(yè)的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上,校園閱讀設施和閱讀資源的投資捉襟見肘。調查所知,湛江市中職學校圖書館普遍存在辦館經費不足、館藏陳舊、管理人員短缺的問題,閱讀資源和服務質量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
四、加強閱讀的措施與對策
(一)更新教育觀念,重視閱讀教育
目前,國家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技術教育,實現中職與高職、本科教育貫通等多渠道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打通了中職學生未來升學發(fā)展的多層立交橋。學校應主動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從素質教育的高度,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學校應改變重專業(yè)輕文化的教育理念。將中職學生閱讀素養(yǎng)教育納入學校各項工作中去,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學生閱讀教育活動。
我們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加強閱讀理念滲透,加大閱讀宣傳、積極倡導閱讀行為,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的閱讀條件,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二)點燃閱讀興趣,增強閱讀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職學生求知欲旺盛、興趣愛好廣泛、可塑性強,閱讀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育活動中應根據中職學生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通過輕松活潑的閱讀方式、生動有趣的閱讀內容啟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喚起學生的閱讀期待;開展內容豐富的讀書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樂趣;舉辦各類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輕松、愉悅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增長人文知識、感受文化熏陶;建立閱讀交流平臺,組織讀書分享活動,促進同齡人分享閱讀樂趣,交流閱讀心得,激發(fā)學生思想和情感共鳴;積極關注學生閱讀心理,重視學生閱讀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消除消極心理,刨除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給予學生閱讀最大的肯定與支持,增強學生閱讀積極性和自信心,在閱讀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和堅持閱讀的恒心。
(三)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提高閱讀能力
學校應將學生閱讀培養(yǎng)工作,擺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位置,將學生閱讀教育落到實處,制定明確的學生閱讀培養(yǎng)目標和計劃,建立相關工作機制和管理規(guī)范,保障學生閱讀活動的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
學校應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真正落實到教學活動中去。在文化基礎課程教學中,增加閱讀教學內容,注重閱讀理念的滲透,改革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互動性、啟發(fā)性,帶領學生進入活躍的閱讀天地;開設專門閱讀教學課程,加強學生閱讀訓練,打好學生閱讀基本功,為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打下基礎;傳授和分享好的閱讀方法和技能,啟發(fā)學生在閱讀中認真思考和領悟,讓學生能感受到從閱讀到“悅讀”的升級體驗;當好學生閱讀的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為學生解決閱讀困惑;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幫助學生走出教材閱讀誤區(qū),指導學生拓展延伸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閱讀范圍逐步向深度和廣度發(fā)展。
(四)多方合力,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條件
中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重視和配合。
教育管理部門應出臺中職學生的閱讀培養(yǎng)目標和實施方案,建立促進職業(yè)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保障制度,同時政府應給予職業(yè)學校相關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積極推動職業(yè)學生閱讀素質教育工作。學校要重視閱讀設施建設,加強館藏資源建設,加大文獻資源建設力度,提升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閱讀服務方法,以滿足學生閱讀需求;將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延伸到學校,引導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全民閱讀活動,打造真正的書香校園。加強學校、家庭間聯系和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加強中職學校間的共建合作,依托我市公共圖書館和周邊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優(yōu)勢,實現資源共享,同心合力、積極開展中職學生閱讀促進工作。
五、結束
在職業(yè)教育事業(yè)迅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需要培養(yǎng)既懂技術,又有文化素養(yǎng)的綜合素質人才。因此,我們需要重視中職學生閱讀素養(yǎng)教育,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讓中職學生真正能捧起書本,感受閱讀的快樂,從閱讀中吸取奮進前行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高海霞,王宇民.高職學生閱讀現狀調查研究[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6(1):60.
[2]梅加艷.中職生閱讀素養(yǎng)情況的調查研究[J].讀寫算(教研版),2016(11):1.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