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朱麗娜,鄭雅寧,馬晶晶,李佳鑫,曹晶晶
(1.南京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鼓樓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8;2.南京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6;3.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 淮北 235025)
子宮脫垂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婦科疾病[1],是因子宮主韌帶與骶韌帶間連接發(fā)生松弛,子宮從原來正常位置順著陰道下垂,以壓力性尿失禁、陰道后壁突出為主要臨床癥狀。這將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活動造成嚴重影響,常需要手術治療。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FTS)由丹麥外科醫(yī)師Kehlet 率先提出,是指結合各種技術應用于擇期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管理的一門新技術,包括下床活動等積極的術后康復措施[2]。子宮脫垂患者手術后需要臥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目的是使外陰陰道的張力降低,促進傷口愈合。同時子宮脫垂的患者往往年齡偏大、常合并一些其他疾病、機體抵抗力差[3],因此在圍手術期護理中做好快速康復顯得尤為重要。我科指導子宮脫垂術后臥床的患者實施康復操鍛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 2017年5月~2018年6月間的65例子宮脫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診斷確診且采取手術治療的患者;②自愿配合參與本次研究;③術后Barthel評分>=65分;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者;術后嚴重不適(頭暈、惡心、嘔吐等)不能進行康復操鍛煉者。符合上述標準者63例,年齡40~85歲。將患者按照住院號奇偶數分為干預組32例和對照組31例, 對照組按護理常規(guī)指導患者活動,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于術后采取康復操鍛煉方案,兩組患者在年齡、文化程度、手術方式及麻醉時間上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按常規(guī)方法指導患者活動,干預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康復操鍛煉。在床上行全套康復操練習, 每天早、晚各1次;做操時播放音樂,曲目不限。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可連續(xù)做操 3~7d。提醒患者量力而行,動作宜緩慢,患者進行康復操鍛煉時護士在旁指導和協助,熟練后可自行鍛煉。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
表1 兩組患者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SAS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腹脹程度比較
術后康復操的制定是查閱國內外文獻,總結簡單有效可行且適合術后患者的鍛煉動作,不會增加腹壓,未對患者的術后康復產生不良影響。
術后患者胃腸功能若不能及時恢復,可引起腹脹等多種并發(fā)癥,增加患者不適感,延緩康復。四肢伸展運動及結合腹式呼吸,在增加肺容量、加速二氧化碳排出的同時,增加患者的腸蠕動,會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有利于患者術后肛門排氣。加速康復,充分契合了快速康復的護理理念。
兩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考慮可能與樣本量較小有關。通過呼吸運動可排除體內CO2,有利于肌腱纖維的修復。配樂發(fā)揮了音樂在康復護理中的潛能。輕松愉快的音樂可以調節(jié)內臟器官的功能, 對聽覺神經起作用而影響肌肉、血液循環(huán)及其他臟器活動[4]。
康復操鍛煉具有調節(jié)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 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恢復體力和精力.柔和優(yōu)美的輕音樂, 能使人感到心情放松, 起到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作用。同時在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過程中,護士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是一種有效的心理護理渠道。
本套康復操是按人體的解剖位置編排的, 操作方法簡單,并且突出了Orem自理模式在康復護理中的作用,強調自我護理及調動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健康水平和自我滿足感。簡單實用可行,獲得了患者及護理人員的一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