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fā)平
摘要:青少年的叛逆心理明顯,外表行為較為具體,不容我們教師忽視,筆者在執(zhí)教初中語文的過程中,發(fā)現了一些可見的叛逆表現,如學生上課睡覺、上課打鬧、續(xù)接老師“下腔”以及曠課去網吧等,該不當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不僅對青少年的自主發(fā)展無益,更會直接威脅到整個班級正常的秩序和氛圍,基于此,筆者提出了些許叛逆青少年教學轉化的方式,希望與各位同仁共勉。
關鍵詞:初中語文;叛逆心理;青少年
青少年叛逆心理和行為表現,其實是學生對渴望獨立的一種訴求,也是被期望者對期望者的精神寄托表現出抵觸和否決的表現。反應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即初中生是被期望者,而語文教師以及廣大的學生家長朋友就是期望者。初中生在賦予沉重壓力和精神負擔的背景下,渴望打破這種現狀,繼而產生了對教師和家長的叛逆行為。而有效轉化這一現狀,提升語文學科教學的質量,我們語文教師責無旁貸。
一、初中生在語文學科中的具體叛逆表現
叛逆心理主要是人們對于事物的一種較為常見的抵觸情緒,也是一種特殊的態(tài)度,其實總結起來,人在一生之中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表現出叛逆情緒,只不過由于青春期人們對于各種事物的認知產生了“半成熟”的認識,加之青少年年輕氣盛,做事不思后果,就容易在叛逆心理的影響下做出一些無法挽回的憾事?;诠P者所執(zhí)教的語文學科,通過觀察發(fā)現,進入初中階段的孩子開始逐漸喪失端正上課坐姿、上課睡覺、上課吵鬧,以及續(xù)接教師“下腔”的不當現象,尤其是對于一些平時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學困生,他們的成績得不到提升,學習興趣一再低迷,更得不到教師的關心和關注,基于此,部分學生產生了“你是我的敵人”的觀念,由此,而誕生的一系列針對教師的不當行為似乎也就“合乎常理”了。所以,綜合來看,實施一些教學轉化策略以緩解學生抵觸、叛逆的心理,就顯得尤為迫切了。
二、結合初中語文教學實施有效轉化策略
1.執(zhí)教者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教育觀
語文教師和學校的各級教育領導,都應當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教育觀,這是調整學生叛逆心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部分學校,直到現在教師還在給學生劃分“三六九等”,比如將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放在一個角落,將上課總是愛淘氣、睡覺的學生放在教師的講臺前面等,這些做法都在準確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你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也正是基于教師的這些做法,學生才誕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以至形成了教師與學生課堂“對戰(zhàn)”的惡性循環(huán)局面。其實,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一直都在倡導我們平等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并且還要高度重視學習中的困難學生,多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幫助他們實現語文學習質量的轉化,更提升教學的效率。
2.注意發(fā)現學生陽光面,表揚他們的優(yōu)點
卡耐基曾經說過:“要改變人而不觸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請稱贊他們最微小的進步,并稱贊每個進步?!彼裕瑢崿F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轉化,初中語文教師也應當從贊揚學生身上最微小的進步入手,或者表揚他們的優(yōu)點,永遠不要吝惜贊美自己的學生,因為,相比較寒冷的斥責話語來說,溫暖的贊揚更容易讓他們接受。
比如,在教學初中語文《背影》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提出一個問題(針對平時不愛舉手回答的同學),“這位同學,你知道《背影》這一篇文章是誰寫作的嗎?”,由于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只要做過預習功課,就可以知曉答案,當學生回答出“朱自清”時,借此就可以表揚其充分預習的良好習慣,讓他們看到自己前進的腳步,然后,再指出“既然你知道答案,下次記得舉手告訴老師哦,老師相信你會做得更好!”如此,不僅指出了學生的前進方向,更找到了繼續(xù)努力的方向,幫助客觀認識了自己,有利于提升教學有效性,另外,學生經此一番開導,也會重新拾起自主學習的機會,構建樂學、自學、趣學的班級氛圍,實現初中生叛逆心理的有效轉化。
3.多多組織活動,營造良好班級、校園氛圍
青少年朝氣蓬勃,青春氣息旺盛,利用得當可以為我們教學服務,而利用不好,則也將成為實踐中的障礙。對此,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可以多多組織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比如,主題辯論賽,針對一些社會現象,如“老人摔倒該不該扶”、“要金山銀山,還是綠水青山”等問題,讓學生自主選擇“陣地”,組成辯論小組,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默契配合,有效消除班級中的師生對立局面和生生對立局面,當然,比賽中依舊應當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比賽中一切是針對問題,而不針對個別學生,在這樣學習氛圍良好的情境下,和諧、融洽班級氛圍、校園氛圍得以構建,幫助實現叛逆心理和行為的轉化。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其他類型的文娛體育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競爭、合作、拼搏、積極向上等精神,則足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有效遏制青少年叛逆心理作祟問題。
綜上,青少年的自主叛逆心理是初中乃至高中階段的一個明顯問題,也是一個教育時期的特點。筆者在執(zhí)教多年語文學科的實踐中,也積累了部分青少年叛逆心理轉化的心得與體會,對此,本文從不同的教學引導層面,如革新教師的教學思想,多多組織教學活動,以及發(fā)現學生的陽光面等入手,盡快讓學生從抵觸教師、抵觸語文教學的情感中走出來,看到語文乃至多元學科的廣闊天地。
參考文獻:
[1]馮天鶴.叛逆心理青少年的教育與轉化[J].江蘇教育,2017 (23).
[2]閃電闊.淺析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叛逆心理轉化的引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6 (17).
[3]卞其春.從大眾文化視角看當代中學生叛逆行為的形成以及解決途徑[D].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