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比較內鏡止血與藥物止血在上消化出血止血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收治時間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利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分別予以藥物止血與內鏡止血,對比兩組患者止血效果。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76.0%與研究組總有效率92.0%比較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再出血發(fā)生率14.0%與研究組再出血發(fā)生率1.0%比較差異顯著P<0.05;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內鏡止血在上消化出血止血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降低了再出血的幾率,利于患者的康復,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內鏡止血;藥物止血;上消化出血;應用效果
在臨床中上消化道出血是很常見的一種癥狀,具有較高的死亡率[1]。臨床治療上消化出血以內科綜合療法為主,如胃黏膜保護、擴容等[2]。在此研究中將我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別給予內鏡止血與藥物止血,對比兩種止血方法的臨床療效,以下為具體數(shù)據(jù)報告。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抽取我院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收治時間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利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50例患者為對照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33~57歲,平均(45.0±5.7)歲,出血因素有惡性腫瘤出血、消化性潰瘍、食管靜脈曲張等;50例患者為研究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33~55歲,平均(44.0±5.5)歲,出血因素有惡性腫瘤出血、消化性潰瘍、食管靜脈曲張等。經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并無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予以藥物止血方法:選取藥物為泮托拉唑(Takeda GmbH Byk-Gulden-Strasse2 D-78467 Konstanz,注冊證號H20150524),每次使用劑量為60mg,給藥方式為靜滴,每天用藥兩次。
1.2.2 研究組
予以內鏡止血方法:在實施胃鏡檢查中將冰鹽水噴灑在出血部位,噴灑劑量為80mg/L,待出血量有所減少時根據(jù)實際出血情況進行止血,先將血凝塊清除干凈,將出血部位徹底暴露出來,經鉗道內插入沖洗管,在直視下噴灑出血部位進行止血。選取的止血藥物腎上腺素(遠大醫(yī)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301),同時輔以冰鹽水止血。
1.3 觀察項目
①療效判定[3]:顯效:治療后出血癥狀停止,生命體征穩(wěn)定,24h沒有出現(xiàn)嘔血黑便的情況,經檢查便隱血結果為陰性;有效:治療后出血癥狀有所好轉,生命體征基本穩(wěn)定,24h沒有出現(xiàn)嘔血黑便的情況,經檢查便隱血大部分結果為陰性;無效:治療后患者24h內嘔血黑便的癥狀沒有消失。
②觀察項目:對比兩組患者再出血發(fā)生率[4-5]與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
再出血的判定標準有以下幾點:
(1)出現(xiàn)新的嘔血、黑便現(xiàn)象;
(2)在胃管引流液變得清澈后經復引又出現(xiàn)新鮮的血液,同時伴有血紅蛋白下降等癥狀。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計數(shù)數(shù)據(jù)皆以例(n)、率(%)的模式闡述,并采用卡方(X2)檢驗方法,計量數(shù)據(jù)皆以()的模式闡述,并采用t檢驗方法,錄入到SPSS21.0版本統(tǒng)計學軟件當中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無論哪一指標為P<0.05均能突出實驗價值。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76.0%與研究組總有效率92.0%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再出血發(fā)生率的比較
對照組50例患者患者再出血發(fā)生率為14.0%(7/50),研究組50例患者患者再出血發(fā)生率為1.0%(1/50),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X2=4.891,P<0.05。
2.3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器官疾病所引發(fā)的出血現(xiàn)象,在消化道疾病中是常見且多發(fā)的,臨床癥狀為黑便、嘔血,上消化道出血所引發(fā)的危害比較大,在發(fā)生出血后若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可導致失血性休克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6-8]。
本次研究中分別選用內鏡止血與藥物止血量兩種方法,經研究證實,內鏡止血的效果較為理想,并降低了再出血的幾率,更縮短了患者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泮托拉唑鈉為質子泵抑制劑,阻斷了胃酸分泌終末環(huán)節(jié),進而抑制了胃酸的分泌。內鏡止血具有恢復快、微創(chuàng)等優(yōu)勢,在直視下根據(jù)患者出血實際情況進行止血,止血的方式有食管靜脈曲張?zhí)自寡?、局部噴灑止血、局部注射止血等,使用最為廣泛的是局部注射止血,也是最為適應證最廣的一種方法;局部噴灑藥物治療方法的優(yōu)勢是操作簡單,適用于小量出血患者。此外在止血時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止血方法,如有穿孔、解剖位置異常等患者來說并不適用內鏡止血方法。
綜上所述,內鏡止血在上消化出血止血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降低了再出血的幾率,利于患者的康復,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檀喜玲.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內鏡止血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8,28(29):354-355.
[2]袁國鈞,蔡華容.內鏡止血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14(05):113-116.
[3]黃理,陳麗芬,覃冬林等.內鏡止血在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20):3912-3914.
[4]孫義華.上消化道出血內鏡止血治療與藥物治療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2):12-12.
[5]彭艷妮.內鏡下不同方法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及護理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7(06):120-122.
[6]王國立.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25(13):92-93.
[7]沈璐,王晶,吳菁等.內鏡止血聯(lián)合生長抑素治療老年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7,19(08):55-57.
[8]劉鑫鈺,王金金,施春瑋等.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及藥物治療探討[J].特別健康,2017,18(22):44-45.
作者簡介
何奕微(1986-)女,廣東省廣州市人。碩士學位。內科住院醫(yī)師。主要從事消化內科各疾病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