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攝影/呂若琦
大紅色風衣,玫紅羊毛內搭,涂著同色系的口紅,隨性地席地而坐,火紅立刻和周圍的濃綠交相呼應,整個畫面充滿幸福陽光的美感。她就是家住江蘇徐州曉市社區(qū)60歲的劉燕燕,個子不高,精神抖擻,熱情而快人快語,讓整個對話如沐春風般流暢溫暖。
劉女士從小生長在梨園世家,她的父親是搞戲曲的,受家庭的熏染,劉燕燕很愛傳統(tǒng)戲曲,尤其是豫劇和柳琴戲,而為更好地體現(xiàn)戲曲角色形象,她不惜花重金購買戲服、戲劇頭飾。如今,家里那三套華麗的旦角戲服,和花了她差不多一個月退休工資的那套花旦頭飾,是她服裝中最珍貴的寶貝了。
劉女士愛紅裝、愛戲曲,更愛生活,身材嬌小勻稱的她是一位很講究儀態(tài)的女人,出去買菜、買個小東西也從不隨隨便便,總會修飾好妝容,搭配好衣服才出門。她笑言:“穿上一套自己心儀的服裝,自信滿滿地走出去,才能更好地展示老年人美麗健康又快樂的生活風采?!?/p>
為了學習豫劇和柳琴戲,每周她開始在銅山、宣武、金山橋三個老年大學穿梭奔走。當年,偶然一次看電視節(jié)目《梨園春》里播放的豫劇,那粗獷豪邁的唱腔一下抓住了她的心,也讓她瞬間決意開始學習豫劇。如今,老年大學成了劉女士盡情唱豫劇的地方,一曲豫劇《花木蘭》里的《劉大哥講話》,和她最拿手的《打金枝》里的經(jīng)典唱段《勸駙馬》,每每被她演繹得鏗鏘有力、淋漓酣暢;各大敬老院及公園湖畔是她跟隨柳琴劇團參加公益活動去得最多的地方;而在泉山的奎園等多個社區(qū)參與“感動彭城” 惠民演出,也讓她退休后的繁忙充滿亮光。退休沒多久,她就在徐州市第一屆老年藝術節(jié)上,憑借豫劇《你家在哪里》獲三等獎。辛勤的付出和不斷的學習交流,讓她如今的戲曲唱功更是日臻完美。
劉女士性格開朗,廣交朋友,尤其是一樣愛好傳統(tǒng)戲曲的朋友,以戲會友結識就加微信,她的手機里三個老年大學戲曲班,加上兩個常去活動的劇團,已經(jīng)有200多個戲曲好友了。
“現(xiàn)在孩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就我們老兩口,經(jīng)濟負擔也不重,每年會出去幾次國內游。我愛戲曲,他愛下棋,我們相互支持彼此的愛好。平時,只要有時間,我還會和閨蜜聚會唱卡拉OK。有退休工資、有時間、有愛好、有朋友圈,還有大學、劇團。在家有溫暖,在外有朋友,有煩心事就不是事,一唱一跳煩憂全無,只剩下快樂了。人老了,就要多走出家門,不斷擴大朋友圈,心情好身體也更健康,很有幸福感。”劉女士對筆者說,“所以啊,只要你愿意,每個人退休后都可以讓自己活成一團火。”